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参考文献 > 文章内容

旅游产业本科论文范文 关于旅游产业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10000字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旅游产业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4-17

旅游产业论文范文

论文

目录

  1. 一、红河县旅游业发展现状
  2. 二、红河县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 三、加强红河县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红河县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本文是关于旅游产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与对策有关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摘 要:红河县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但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得问题日益增多.本文客观地分析了红河县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旨在为促进红河县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助力全县的脱贫攻坚工作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红河县;旅游业;问题;建议

红河县位于云南省南部,红河州西南部,地处红河谷綠色经济走廊前沿,是红河州对接玉溪市、普洱市的重要门户,是连接昆河高速、昆曼高速两条国际陆路大通道和滇中、滇西、滇东南三大经济圈的交通节点,是一个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为一体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7年末,全县常住人口34.06万,少数民族人口占96.2%.其中,哈尼族人口占79.5%,为26.8万,是全国最大的哈尼族聚居县.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已不再是“奢侈品”,旅游业从针对个别群体,正在慢慢向经常性、大众化的生活方式转变,成为人们的时代需要.我县确定了“一条环线”“两个片区”的旅游产业建设规划,不断发展旅游业,从而促进人民群众增加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为我县的脱贫攻坚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一、红河县旅游业发展现状

红河县旅游资源丰富,具备多种旅游资源类型,而且品质较高,素有“华侨之乡、歌舞之乡、棕榈之乡”的美誉和“云端古城、梯田故里”的美称.目前全县在外华侨有1万余人,分布于18个国家和地区,是全省第二大侨乡.县内中西合壁式、城堡式、庭院式等古建筑群被史学家、建筑家称为“江外建筑大观园”,被誉为“遗落在红河谷里的法式小镇”.红河哈尼长街宴历史悠久,“奕车风情”独具一格,“哈尼多声部”、“乐作舞”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县域哈尼梯田面积26.46万亩,是世界文化遗产、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哈尼梯田的重要组成部分.

1.红河县旅游资源优势

红河县确立了文旅兴县的发展方针,将旅游产业提升为支柱产业之一,按照立足资源优势,走差异化发展道路,着力推动哈尼梯田和马帮侨乡多元文化旅游开发,以就业增收为目的,围绕“房入会、田入股、文化入景、农特产品入市”和打造“云上撒玛坝、醇情哈尼人”旅游形象的旅游总体工作思路,确定了“一条环线”“两个片区”的旅游产业建设规划.不断整合资金,盘活项目,积极推进道路、厕所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并以马帮古城和哈尼梯田两个核心景区为依托,全面打响“云端古城、梯田故里”这一旅游品牌.

(1)拥有资源品级较高的世界级文化资源——哈尼梯田

2013年6月22日,红河哈尼梯田在第三十七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名录.规划区主要涉及桂东梯田、尼美坝梯田、撒玛坝梯田、他撒梯田等梯田,总面积近40000余亩.其中,撒玛坝梯田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集中连片式梯田,面积约14000亩,梯田以面积广大、气势磅礴著称,被誉为世界第一,是全国在一个视角点能将万亩梯田尽收眼底的唯一观赏区.集合了森林、村寨、梯田、水四大元素,完美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无论是春天碧绿的世界,还是秋季金黄的稻山,一年四季梯田的景色都不同.而入冬后,块块梯田如明镜镶嵌沟谷,似彩练直上云天,早观云海日出,更是美如仙境,令人震撼.正所谓,“不到撒玛坝不知梯田大,不到撒玛坝如同没有到红河.”梯田从海拔400多米起向上延伸,4300多级次第相连,依山开垦,顺势造田,形如天梯,美如龙脊,构成了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

(2)民族文化底蕴丰厚

红河县的各族儿女能歌善舞,有“能走路便会跳舞,会说话就会唱歌”之说.在这里,随处可见哈尼特色蘑菇房建筑、梯田里辛勤劳作的哈尼族人、色彩鲜艳的民族服饰、哈尼族特色生态餐饮等,还有长街宴、仰阿娜节、矻扎扎节等民族节庆,游客在这里可以充分感受到浓郁的哈尼族民俗风情.

近年来,县委、政府对发展旅游文化产业非常重视,于2015年创办成立“红河哈尼梯田文化传承学校”,全力推进民族文化的传承效应,着力打造“歌舞之乡、棕榈之乡、华侨之乡”的品牌,培养民族文化的传承艺术人才,促进文化旅游业的融合发展.

(3)生态资源丰厚

红河县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独特,森林、水体等可休闲农业资源体量较大,景区内随处可见梯田、绿树环绕,生态环境较好,森林植被覆盖率高达53.3%.全年平均气温20.9℃,年降水量945.3毫米,年平均气温11.2-23.4℃,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干热河谷气候和高山气候等多种类型,干湿季分明,立体气候明显,“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漫山梯田与云海、森林、村庄组成一幅奇妙的图画,一年四季变幻色彩,甚至一天之内也是气象万千,宛如仙境,是旅游者、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4)侨乡文化源远流长,马帮文化底蕴深厚

红河县素有“侨乡”之称,归国华侨和侨眷近万人,迤萨镇十之有海外亲属.现今安邦村全村百多户人家中,侨眷占了37户,在外华侨分布亚洲的老挝、泰国、越南、缅甸、新加坡、菲律宾、日本,美洲的美国、加拿大,欧洲的英国、法国、瑞士、德国,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非洲的多哥等世界五大洲的16个国家或迁居祖国的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成为云南省仅次于腾冲的第二大侨乡.

红河县迤萨马帮是清代以来活跃在云南境内,通往东南亚的马帮路,勤劳、智慧的红河人打通了滇南通往东南亚的第一条马帮之路,驮出了滇南旅居国外的第一代华侨,并创造了独特的集中西建筑文化、马帮文化为一体的迤萨古镇,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东门城楼及民居建筑群,其建筑特征和细部装饰也反映迤萨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是研究滇东南马帮贸易的重要实物.他竜古村落雕梁画栋的古民居、青石板的小巷、气宇轩然的文庙、储水的石缸、从外地入迁的先祖、走南闯北的赶马人、被马蹄踏得蹭亮的马帮古道等,都彰显着浓郁的马帮文化氛围 mbAlunWen.net.

2.政府主导,谋划长远

红河县十三五规划中确立了“旅游强县”“文旅兴县”的战略目标,专门聘请知名专家对县域旅游建设进行充分调研和科学规划,重点按照“打造一条环线、做强两个片区”的思路,围绕“马帮古城”和“哈尼梯田”两个重点旅游文化集聚区,在《云南省红河县哈尼梯田景区旅游总体规划》《云南省红河县迤萨马帮古城景区旅游总体规划》的指引下,完成了《绿树格梯田景区总体规划(2016-2030)》《撒玛坝旅游修建性详细规划》等9个重点旅游项目的推进规划工作.近年来,为了促进全县旅游业的发展,先后投资了近6亿元,进一步完善交通规划网络和景区设施,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

3.加大宣传力度,注重品牌营销

近年来,红河县相继举办了“哈尼梯田美食大赛”“脱贫攻坚成果展示暨商品交易会”“迎宾文艺展演”“迤萨古城自由行”“捉鱼大赛”“抖音大赛”“万人乐作舞”“奕车之花评选”等一系列独具民族特色的活动,有力地助推了我县旅游品牌建设,彰显了本地民族独有的“醇情”魅力.加强与央视等国内顶尖媒体的交流合作,连续4年,在央视播放撒玛坝梯田春耕生产情况.在与我县接壤的交通要道及省内的一些大城市,通过贴标语的方式,大力宣传我县核心旅游景区.2018年,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85.5万人次,同比增长15%,其中,外国旅游人数1554人次,同比增长16%,国内旅游人数85.34万人次,同比增长15%,实现旅游总收入13.83亿元,同比增长36%.

二、红河县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红河县旅游业虽然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但由于起步晚,知名度不高,又缺乏资金,没有成熟的实践经验可借鉴.随着到红河州旅游人数的剧增,弥勒市、建水县、元阳县等兄弟县市旅游业迅猛发展,我县望城莫及,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1.交通相对闭塞

红河县城所在的山脚下是波涛滚滚的红河水,红河峡谷如一道天堑,千百年来阻隔了红河两岸人民群众的交往.闭塞的交通,让红河县自古就有“江外”之称.截至2019年底,红河县境内的高速公路还未通车,对外交通只有省道连接县城,立体化的交通格局尚未建立.县内的旅游景点大多数分布在乡镇.迤萨镇到乐育镇、宝华镇、甲寅镇的旅游环线公路在原乡村公路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建,目前是双车道,但宝华镇到甲寅镇的公路还是单项车道,旅游环线公路网有待进一步完善.

2.景区配套设施不足

(1)旅游配套设施缺乏.目前进入景区交通方式较为单一,设施建设不完善,外界进入景区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较高,旅游集散功能不健全,景区游客中心、停车场、交通换乘体系建设不足,给游客带来极大不便.景区卫生环境有待改善,规划区内旅游厕所数量不足,住宿、餐饮等功能较少,缺乏购物、娱乐等功能.景区在国家节假日、本地民族节日时由于游客剧增,不能完全满足游客的住宿、餐饮等需求.

(2)缺乏专业的导游.由于平时外来游客较少,景区基本处于闲置状态,旅行社专业人员不足,导游有限,且综合素质不高,在知识水平、工作经验上都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导致外来游客的旅游体验度质量偏低.

3.缺少精品旅游線路

大部分外来游客只知道红河县的马帮古城和哈尼梯田,这2个景点仅仅是视觉上的感受,体会不到本地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使得旅游行程变得枯燥,多数游客都只有“到此一游”的感受,一般都不会产生重游的动机.

4.缺乏民族文化旅游产品

红河县的旅游文化商品开发不足.目前,市面上销售的民族产品主要有哈尼烟熏肉、哈尼焖锅酒、茶叶、葛根粉、哈尼族刺绣、少数民族服饰,手工艺品种类较少而且缺乏品位.销售手段大多采用地摊摆卖的形式,有的手工艺品甚至来自外地,导致旅游业单一,缺乏民族特色,对当地浓厚的乡村文化传统和民风民俗等文化资源的挖掘不充分,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三、加强红河县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多方筹措资金,对景区进行升级改造

以创建全省旅游扶贫示范县为契机,采取地方财政支持、招商引资等方式多方筹措资金,对县域内的旅游景区进行升级提质改造,包括景区内的游务中心、停车场、公厕、乡村客栈、旅游标牌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旅游环线交通网,把宝华镇(哈尼梯田景区)到甲寅镇(作夫特色村)长度约30公里的乡村公路进行扩建,并在这段路上多建几处休息区和公厕,休息区应建在可以很好欣赏到哈尼梯田或云海的地方,以方便游客参观和休息.

2.完善旅游规划,打造精品旅游线路

红河县大部分景区和特色村基本上分布在迤萨镇、乐育镇、宝华镇和甲寅镇4个乡镇,打造一条由迤萨镇(县城)—乐育镇—宝华镇—甲寅镇—迤萨镇的精品旅游线路.根据各乡镇的景区和民族文化的特色,如乐作舞、多声部的发源地阿扎河乡,仰阿娜(姑娘节)的演出地大羊街乡等,根据游客的喜好,可打造多条精品旅游线路.同时,加强对线路周边的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展示特色村的民族文化,提升环线旅游品质,释放民族文化魅力,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探索县域旅游发展模式.

3.扩宽宣传渠道,打造立体化营销模式

建议由县政府相关部门牵头,对全县重点旅游资源在全国旅游市场进行持续性的宣传和推介,在传统的纸质或媒介宣传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的互联网,利用大众媒体,云数据、灵活的网络平台,通过制作旅游宣传歌曲、拍摄旅游短视频等方式进行宣传.充分利用我县“侨乡”的优势,宣传我县特色的旅游资源和文化,进行全方位营销.在宣传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完善我县旅游宣传推广内容,展现出我县旅游要素风采和民族特色.

4.开发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实现文旅产业高度融合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红河县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在民歌、民族舞蹈、民族节日的背后都有一些鲜为人知的经典故事或深化传说,民族美食和民族服饰别具一格.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把民族特色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例如开发民族旅游工艺品、纪念品和消费品,不断发展壮大,最终形成民族文化旅游产品.

5.开创旅游业发展新模式

(1)探索“旅游+”的新模式.立地的特色旅游资源,探索“旅游+乡村”、“旅游+小镇”、“旅游+文化”等新时代旅游模式,开启特色小镇旅游、特色乡村旅游、民族文化旅游等,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2)发展生态旅游业.红河县拥有肥沃的绿色自然资源,县内林地面积124840公顷,森林覆盖率高达53.3%,发展生态旅游具有明显的优势.县内阿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5988.6公顷,地跨9个乡镇27个行政村.保护区共记载野生维管束植物190科,638属,1243种;两栖爬行动物11科24属32种,被誉为“动植物基因库”,是生态旅游理想圣地.开发生态旅游必须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基础上进行,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发展之路.

红河县具有丰厚的旅游资源,有独特的民族文化,有好的政策支持,因地制宜,寻求有效的发展模式,采取多种对策策略,红河县的旅游产业必将迎来新一轮的大发展.

参考文献:

[1]红河县年鉴.德宏民族出版社.2017

[2]红河县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

[3]2018年红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汇总:本文论述了关于旅游产业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对策相关旅游产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旅游产业引用文献:

[1] 优秀文化旅游产业论文选题 文化旅游产业专业论文题目如何拟
[2] 文化旅游产业专著类参考文献 文化旅游产业期刊参考文献哪里找
[3] 文化旅游产业论文提纲模板 文化旅游产业论文框架怎样写
《旅游产业本科论文范文 关于旅游产业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10000字》word下载【免费】
旅游产业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