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大全 > 文章内容

韩国小说杀人者的记忆法与其电影改编的对比

主题:记忆法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1-26

简介:本文是杀人者和小说有关毕业论文范文与记忆法方面论文范文例文.

杀人者和小说论文范文

记忆法论文

目录

  1. 一、人物塑造
  2. 二、表现手法

《杀人者的记忆法》是韩国当代作家金英夏创作的小说作品,2013年出版即成为文学类畅销书.2017年,元信延执导的由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杀人者的记忆法》于韩国上映.两者在叙述形式上均可视为主人公自传形式,但在人物塑造、表现手法、情节等方面均存在不同之处.本文将主要从叙事角度与文学角度对两者进行分析比较.

小说《杀人者的记忆法》主要讲述了患上阿尔茨海默症的连环杀手重新记忆起曾经忘却的杀人行为的故事.导演元信延通读了此小说后,下定决心要改编为电影.电影《杀人者的记忆法》刻画了失去记忆的杀人者金炳秀的形象,金炳秀除了杀人和犯罪意识,还突出表现了强烈的父爱.从叙事角度与文学角度探索小说与电影的区别,人们可以感受到两者之间不同的魅力.

一、人物塑造

原著小说的特点就在于叙述形式为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连续杀人犯在老年的自白,即主人公自传式,通过反转的要素与自我指示性的艺术手法传达了哲学性的深意与遗忘的恐怖.患上阿尔茨海默症的主人公如何重组散落的记忆碎片是作品的魅力所在.电影改编与原著的大体框架相同,亦从金炳秀的立场展开叙述,但是为了创作惊悚恐怖片的电影体裁,发生了以闵泰柱(原著为朴柱泰)与恩熙(原著为金恩熙)为主的人物塑造变化.

原著中朴柱泰并不是真正的杀人凶手,只是一名普通.根据金炳秀的记忆,自己所做的所有犯罪行为都是朴柱泰所做,朴柱泰只是金炳秀的疑心对象.小说通过金炳秀的视角与扣人心弦的情节最大化反转,使读者在醒悟到朴柱泰不是真正的凶手的同时,还感受到了记忆深处被遗忘的恐惧.电影为了渲染恐怖气氛,将朴柱泰设定为了真正的杀人凶手,通过最后与金炳秀的对决表现出急剧的紧张感.

电影虽然没有小说通过自述口吻刻画的主人公形象引人入胜,但是作为杀人者中的一人,闵泰柱的形象塑造是电影的成功之处.除此之外,小说中的恩熙是金炳秀的错觉、想象中的人物.小说中,由于恩熙是金炳秀妻子的私生女,恩熙早在很久之前就被父亲杀害并埋葬在院子里,但是金炳秀早已忘却了女儿被自己杀害的事实.小说中金炳秀呼唤的金恩熙实际上是来到金炳秀家的社会福利人员,但金炳秀一直错以为是自己的女儿.所以小说中并没有像电影一样刻画恩熙与金炳秀的家人亲近关系,而是将她设定为金炳秀错觉中守护的对象,最后通过无论是想要守护的女儿还是社会福利人员均被金炳秀杀害的情节,使小说再次被恐怖的气氛所笼罩.与小说不同,电影中恩熙是金炳秀所养的女儿且是真心想要守护着的对象,从最后去对决的途中还在记忆着自己要守护女儿的录音内容,可以看出他强烈的父爱.

小说中,金炳秀是70岁手无缚鸡之力的老人,而电影为了保持对峙的紧张感,将金炳秀的年龄设定在了50岁,从电影中金炳秀为了与闵泰柱对决而锻炼身体的情节,可以看出金炳秀也已年老的事实.小说中的安刑警实际上也是金炳秀想象中的人物,时而也被金炳秀错认为朴柱泰;而电影中的安炳万是真实存在的,作为金炳秀的好朋友,也是派出所的所长.安炳万对于之前的连环杀人案的受害者们有着深深的负罪感,所以有着一定要抓到凶手的强烈愿望.电影中金炳秀认为闵泰柱是真凶,所以安炳万也推动了后期追查的情节发展.

二、表现手法

小说与电影的最大的区别在于,小说中金炳秀带着“下次会做得更好”的想法进行杀人,可以看出他是为了更加完美的快感而杀人.小说中还有金炳秀为了写出精巧的日记,曾去文化中心学习詩歌创作的情节.对于杀人,金炳秀认为“杀人是比想象中更加繁琐而又肮脏的职业”.

与小说相反,电影中金炳秀以杀害家暴的父亲为契机,怀揣着“一定要清除掉像垃圾一样的人”的目标和想法进行杀人,他认为这样会有更多的人被救活,但实际上只是让自己杀害父亲的事实变得合理化.电影中金炳秀的形象反而与小说中朴柱泰的形象塑造有异曲同工之妙.电影利用金炳秀与闵泰柱的差异展现了戏剧性的效果.

电影中闵泰柱穿着蛇皮图案的衣服隐喻了闵泰柱的形象,闵泰柱隐藏着自己的本性装作善良的,在恩熙耳边低声细语道:“我也不愿相信,但是的确是你爸爸做的事,并且监视之后才会知道,你妈妈的失踪也等”为了使恩熙失去了对父亲的信任,闵泰柱像一条奸诈的蛇一样蛊惑着恩熙.

小说与电影中录音机、竹林以及闵泰柱与金炳秀的相遇情节等均相同.由于金炳秀丧失记忆,录音机记录着自己做过的行为以及将来要怎么做,是一个代替金炳秀记忆的装置;竹林是金炳秀杀害的尸体的埋藏之处,也是金炳秀心灵获得安宁的场所;金炳秀与闵泰柱的轻微交通事故,使两个杀人者相遇,从此展开新的叙事.

作家金英夏擅长以冷静的视角、嘶哑的嗓音表达新生代对于都市的全新感受,他的小说大多表现对人与人性的探索与追求.《杀人者的记忆法》通过一位罹患老年痴呆的老人的日记,领人们走进时间、人性与记忆的漩涡,带人们领略最可怖的臆想空间.表面看似是意外,但内在却涉及更加深层的关于存在与记忆、生命和意义的讨论,“开放性”结局的戛然而止,在惊悚之余更留给了读者一片遐想的空间,相对比传统思维上杀人犯本身带来的“恶意”,更多的是由于“破碎”和“丧失”的无奈萦绕心头.故事中的情节似真似假,通过一处处的伏笔与情节的吻合,在纷繁复杂的碎片化信息中,貌似可以寻找出最有逻辑的“真相”.但是对于作品的解读,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见解.小说与电影通过不同的人物塑造与表现手法,也带给了读者和观众不同的感受.

(延边大学朝汉文学院)

总结:括而言之:上文是一篇关于对写作记忆法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杀人者和小说本科毕业论文杀人者和小说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记忆法引用文献:

[1] 优秀wto法论文选题 wto法论文题目哪个好
[2] 民商法本科论文选题推荐 民商法本科论文题目如何定
[3] 民商法研究生论文选题推荐 民商法研究生论文题目怎么取
《韩国小说杀人者的记忆法与其电影改编的对比》word下载【免费】
记忆法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