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大全 > 文章内容

当代大学生生态价值观培育现状考察

主题:当代大学生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1-16

简介:该文是大学生现状和大学生硕士论文范文和当代大学生相关专升本论文范文.

大学生现状和大学生论文范文

当代大学生论文

目录

  1. (一)未来性
  2. (二)标杆性
  3. (三)可塑性
  4. 二、当代大学生生态价值观培育现状不容乐观
  5. (一)大学生自身的问题
  6. (三)家庭层面的问题
  7. (四)社会层面的问题
  8. 三、当代大学生生态价值观培育的途径
  9. (一)转变生态认识的观念
  10. (二)建设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体系
  11. (三)校园内营造生态文明建设氛围
  12. (四)社会上营造生态文明建设的氛围

摘要: “生态文明”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未来,其生态价值观的培育情况将影响“生态文明”建设前景.当代大学生生态价值观培育现状有待改善,可以从“转变思想观念”“建设课程体系”“营造相关氛围”三个方面做出努力.

关键词: 大学生生态价值观价值观培育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人类的一切活动都以这个星球的良好运转为前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充满了对大自然的尊重和保护理念.《论语》记载“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体现了孔夫子在保护生态方面的身体力行.孟子提出的“不违农时”体现了尊重自然规律的思想.道家创始人老子更是遵从自然法则的典型代表,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后的中国历代思想家多次提出尊重自然的观点.

农耕时代,由于生产力落后,人们对大自然抱有朴素的敬畏感.进入工业文明之后,生产力有了长足发展和提升,人们掌握了更多改造大自然的能力,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经济效益,同时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马克思、恩格斯[1]等人早就关注到这一问题,并提醒人们积极消除工业文明带来的负面影响.从世界范围来看,当前很多国家都加大了对生态环境的保護力度,并形成了相关制度,成立了相应的保护组织.从国内情况来看,“生态文明”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党的十七大报告[2]提出,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们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3]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十九大报告[4](29)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十九大报告[4](76)特别强调青年一代在中国发展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报告提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全党要关心和爱护青年,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同时对青年提出了殷切希望,希望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当代大学生就是青年的代表,这一群体的生态价值观培育情况与生态文明建设情景息息相关.

基于此,本文拟就大学生生态价值观培育的相关问题做探讨.

一、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决定了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

(一)未来性

“未来性”指的是当代大学生在未来社会中将起到重要作用.当代大学生是青春的一代,富有活力的一代.他们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建设祖国美好明天的重任;他们是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他们是社会的未来脊梁,是未来从事各行各业的主力军;他们是一个个家庭的未来,在未来各自家庭教育中将起到主导作用.当代大学生的“未来性”特点决定了生态教育在大学生教育中的重要性,这一群体的生态价值观情况直接影响未来生态文明建设前景.

(二)标杆性

“标杆性”指的是某一群体的行为表现等对同一社团中其他群体的影响,与该群体在这一社团中的特殊地位及受到的关注程度密切相关.就当下而言,大学生是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一个群体,并且这一群体受到社会整体、家庭个体的广泛关注.这一群体的良好生态面貌将对整个社会起到较好的示范作用.反之,如果这一群体不具备良好的生态价值观,没有良好的生态行为,将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

(三)可塑性

“可塑性”指的是生命个体从不定型性质到定型性质过渡的一种可能性.当前大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意识,但是这种意识并未完全定型,具有较大的调整和重塑空间.当代大学生来自家庭小环境,又身处校园环境中,也置身于社会大环境,还会接触国际宏观环境,他们在这些环境中学习知识,体验生活,适应规则,获得本领,掌握技术,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外部环境会在大学生“三观”的形成、塑造中产生影响,这个时候如果能够在各种环境中加强宣传,加以积极引导,必将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态价值观.

二、当代大学生生态价值观培育现状不容乐观

周晓平,杜桂萍(2014)、张倩(2018)、朱王素(2018)、封伟,彭谦(2018)等都对大学生生态价值观培育中存在的问题做了专门探讨.综合分析已有研究,结合我们的调查,认为当前大学生生态价值观培育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大学生自身的问题

当代大学生在观念意识、生态知识掌握、生态行为等方面存在很多不足.调查显示,学生对于保护生态的重要性都会表示认同,一旦具体到自己身上,往往表示“自己仅仅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个体,所能发挥的作用极其有限”,或者认为“‘保护生态’应该是政府所做的事情,自己最好还是专心完成学业”.

“保护生态”不仅需要理论上的建构,更需要掌握实际知识进行实践.很多大学生对“生态保护”相关知识知之甚少,包括对于一些基本材料性质的认知,比如哪些材料是可降解的,哪些材料是不可降解的,哪些东西对于环境的污染是不可恢复的,哪些材料是环保的,垃圾分类如何做,还包括专业知识的利用,比如一些学生不知道如何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保护生态.

在生态行为方面,大学生同样存在很多问题.虽然没有固定的经济收入,但是由于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大学生中存在铺张浪费情况.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网上购物、叫外卖等现象较为普遍,随之产生的是各种快递包装、外卖垃圾等,一些学生随手乱丢造成一定的环境破坏.现在国家大力推广的垃圾分类在大学生中并未得到良好执行,很多垃圾堆放在一起,随意扔进垃圾桶.

(二)学校层面的问题

学校常通过开设相关课程、举办专题讲座、组织相关实践活动等方式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但是这些措施在实际执行中会出现一些问题.很多学校开设了“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但大多为辅修课程,且说教性太强,学生选修积极性并不高,即使选修了也是以获得学分为目的,并非从主观上获取相关知识,学校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很多学校会邀请相关人员举办环保、生态等方面的讲座,但多流于形式,未能真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学生虽然到场,并未真正听取讲座内容.学校组织的相关实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课内外结合”的原则,活动内容过于简单,形式过于单一,效果并不显著.

(三)家庭层面的问题

当前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子女的学业更看重,往往无暇顾及甚至忽视孩子的“生态价值观”塑造.同时,由于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有些家长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放任孩子的浪费行为,或者家长本身就存在一些有违“生态文明”的行为,给孩子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四)社会层面的问题

过去,国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环境保护有所忽视.同时,一些地方配套设施不够完备,有些地方连基本的垃圾存放设施都不具备,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卫生问题.

三、当代大学生生态价值观培育的途径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當代大学生生态价值观培育至关重要且十分必要,具体来看,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培育:

(一)转变生态认识的观念

提起“生态”,当前存在以下误区:将之视为一种知识范畴而非一种素养;将之视为国家、政府、他人的事情而非自己的事情;将之视为遥远的事情而非目前急切的任务.“生态价值观培育”首先就是转变观念,走出误区.

“生态”一词的含义相当广泛,就与人相关的层面来看,包含各种生态知识、各种保护生态的技能和各种行为等.但是,如果仅仅将“生态”做以上理解的话,则会出现一种“这种知识我可以不学,我去学习其他知识”“这种技能我不愿意掌握,我想去掌握其他技能”的情况.所以,从生态文明建设实际来看,“生态价值观”更应该是人的一种基本素养,是现代社会要求的一种基本素质,“生态文明素质”应该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如果当代大学生都能意识到这一点,就会自然地将“保护生态”视为己任,将之视为当前一项重要事情去做.如果各高校能将“生态文明教育”视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的话,那么在相关课程建设、宣传教育等方面将有更有力、有效的措施.

(二)建设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体系

积极探索“专门课程+思想课程+专业课程”三结合的课程体系.首先,学校开设“生态教育”课程,可以是必修课程也可以是辅修课程,课程以提高生态素养、培养生态理念、增强实践能力为教学目标.其次,作为大学生必修课程的思想政治课程,可以适当增加生态文明建设内容.再次,在各自专业课程中积极探寻专业教学与生态教育之间的结合点,让学生利用专业知识践行生态保护.在这些课程教学中避免“填鸭式”说教,特别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乐于学,从中切实认识到“这些课程讲授的生态文明知识对我是有用的,是实实在在的”.

(三)校园内营造生态文明建设氛围

学校可以通过“主题讲座+系列活动+校园建设+文明宣传+奖惩措施”五位一体的方式营造生态文明建设氛围,让学生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已是大势所趋,也是近在咫尺的.首先,学校可以邀请相关领域专家举办一些“生态文明”主题的讲座.其次,还可以举办一系列以生态为主题的活动、竞赛等.再次,在校园环境建设上,学校要切实做到“生态先行”,为学生做好示范.第四,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宣传生态文明.第五,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比如将生态文明行为的落实情况纳入学生评优评奖的参考项目等.

(四)社会上营造生态文明建设的氛围

“生态文明”建设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也并非某一个小群体的事情,需要全社会甚至全人类共同努力.对大学生进行生态价值观培育,校园内的教育固然重要,社会上的影响更重要,除了在校园内营造氛围之外,社会上也应该营造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前面所说的“转变观念”不仅指的是校园主体观念的转变,更应该是社会全体成员观念的转变,要通过各种方式、途径让大家认识到良好的生态文明行为是良好素质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文明”包括“生态文明”,其中的“和谐”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除了传统的电视、广播、报纸和强势的网络媒介之外,现在流行的自媒体也可以成为宣传生态文明的重要渠道,在这些宣传媒介中树立一些生态保护的典型,批判一些有损生态的恶行,推广生态文明的理念,使全社会都行动起来,人人都以保护生态为荣,人人都具备生态文明素养,人人都具备生态保护的知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58.

[2].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07-10-15.

[3].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12-11-8.

[4].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17-10-18.

[5]周晓平,杜桂萍.高校生态价值观教育现状及教育重构[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11):189-190.

[6]张倩.当代大学生生态价值观践行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18.

[7]朱王素.当代大学生生态价值观教育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8.

[8]封伟,彭谦.高校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必要性极其实施机制探析[J].高教论坛,2018(11):92-94.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州师范学院2019年校级“生态文明”和“乡村振兴”专项课题“当代大学生生态价值观培育研究”(项目编号:2019XJST02)研究成果.

总结:归纳总结,这是一篇大学硕士与大学生现状和大学生本科大学生现状和大学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当代大学生方面论文范文.

当代大学生引用文献:

[1] 当代大学生毕业论文怎么写 大学生现状和大学生方面学士学位论文范文2500字
[2] 当代大学生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大学生现状和大学生有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2万字
[3] 关于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的论文题目 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题目怎样取
《当代大学生生态价值观培育现状考察》word下载【免费】
当代大学生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