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怎么写 > 文章内容

炉石论文范例 炉石论文例文8000字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炉石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4-04

炉石论文范文

《从廪君传说探源炉石遗址的廪君巴》

该文是炉石类有关论文例文与从廪君有关毕业论文范文.

摘 要:在对大量的古代文献典籍梳理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关于巴人的记载都比较简略,尤其是对于巴人起源的廪君的记载,更是含糊不清.在对三峡工程中发现的香炉石遗址的数据梳理中,我们发现其对于研究廪君传说及巴人历史具有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从古籍中记载的廪君传说入手,配合与其相关的考古资料来分析其所处的时代及活动范围,我们继续研究巴人的起源及廪君巴历史.本文主要依托王善才老师在三峡工程中对新发现的有关香炉石遗址的数据梳理,延续其对巴人祖先廪君的朔源及考证,并结合已知的相关信息进行浅层梳理,辅证自己对于廪君传说的部分推理.

关键词:廪君;巴人;《世本》;清江;香炉石遗址

21世纪以来,在对于夏商周时期的文化遗址发现与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除了我们在结合典籍及之前发现的文化遗址梳理出来的“枳巴”、“宗姬巴”、“江州巴”等,廪君巴在当前对于巴人历史的研究中显然处于一个较为突出的位置.香炉石遗址的发现与研究,使得我们能够对于廪君的传说进行更深层次的解析,同时也使得我们能够更好的结合古籍探究廪君传说及廪君巴的始末.

1 廪君传说由来

古代的巴族,在历史上留下过灿烂的文化.在巴族漫长的历史研究中,廪君传说是一个清晰而又显著的路标,无论是对巴人起源的研究,还是对巴人迁移路线或者分布区域的研究,或者是对巴人图腾的研究都绕不开这个英雄传说.那么,既然如此,我们就先从传世典籍中去了解这位巴人传说中的英雄人物.

在对于古籍的梳理中,我们发现对于廪君传说的记载集中出现于以下几本古籍:《世本》、《风俗通义》、《北堂书钞》、《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水经》等.比较以上罗列的这些记载,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记载廪君传说的古籍中,《世本》的时间线是最久远的,《世本》中这样记载:“巴郡南蛮,本有五姓:巴氏、樊氏、瞫氏、相氏、郑氏,皆出于武落锺离山.其山有赤、黑二穴;巴氏之子,生于赤穴;四姓之子,皆生黑穴.未有君长,俱事鬼神,及共掷剑于石穴,约能中者,奉以为君.巴氏子务相,乃独中之.众皆叹,又令各乘土船,约能浮者,当以为君.余姓悉沈,唯务相独浮,因共立之,是为廪君.乃乘土船从夷水至盐阳,盐水有神女谓廪君曰:「此地广大,鱼盐所出,愿留共居.」廪君不许,盐神暮辄来取宿,旦即化为虫,与诸虫群飞,掩蔽日光.天地晦冥,积十余日.廪君思其便,因射杀之.天乃开明,廪君于是君乎夷城.”[1]但是《世本》散佚已久,目前《世本》的古本有三种,即刘向的二卷本(最早校定本)、东汉初宋均的七卷本、东汉末宋衷作注的四卷本.[2]《史通·正史》云:“楚汉之际有好事者,录自古帝王公侯卿大夫之世,终乎秦末,号曰《世本》.”也就是说这是一部抄录先秦文献的史书,汉魏之际仍有人续书.[3]在《汉书》中关于司马迁的传记曾提到司马迁撰写《史记》时,就参考过《世本》,但却没有收录关于廪君传说的记载,这使得我们极为费解.而当时其他史书亦或地域传说也都没有提及廪君传说,战国初年至汉初的地理著作《山海经》也仅是言及起源自伏羲氏,却无廪君传说的记载.廪君传说,先秦文献没有记载,出土文物也无法确切证明.

随后,我们再来看看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在这本书中应劭较为详细的记载了廪君传说中关于选址筑城始末,但却没有提到廪君五姓石穴掷剑这一传说.叙及典籍,现存的十卷也没有记载廪君事迹.但《北堂书钞》有引文:後漢巴蠻有五姓/皆出武洛鍾離山/其山有赤黑二穴巴氏之子赤穴四姓之子皆生黑穴/未有君長俱事鬼神乃共擲劒于石穴約能中者奉以為君巴氏子務相乃獨中之衆/皆歎因共立之是為廩君補.[4]从时间线及地域上来看,应劭主要活跃的时间是东汉末年到魏晋初,并且相当于世代居住于武陵地区,对于史学的记述及研究乃是子承父业,是为家学.他父亲著有《史事》,又是专门的蛮夷问题专家,多次参与对武陵蛮的战争.家学渊源再加上长居此地,通典洽闻,多方寻访之下,《风俗通义》对于武陵附近的廪君传说的记载,应当更为真切.

之后我们来看一下《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对于廪君传说的记载,内容如下:“巴郡南郡蛮,本有五姓:巴氏、樊氏、瞫氏,相氏,郑氏.皆出于武落钟离山.其山有赤黑二穴,巴氏之子生于赤穴,四姓之子皆生黑穴.未有君长,俱事鬼神,乃共掷剑于石穴,约能中者,奉以为君.巴氏子务相乃独中之,众皆叹.又令各乘土船,约能浮者,当以为君.余姓悉沉,唯务相独浮.因共立之,是为廪君.乃乘土船,从夷水至盐阳.盐水有神女,谓廪君曰:"此地广大,鱼盐所出,愿留共居."廪君不许.盐神暮辄来取宿,旦即化为虫,与诸虫群飞,掩蔽日光,天地晦冥.积十余日,廪君伺其便,因射杀之,天乃开明.廪君于是君乎夷城,四姓皆臣之.廪君死,魂魄世为白虎.巴氏以虎饮人血,遂以人祠焉.”[5]从《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记载的内容来看,比起,前两本,《后汉书》的记载要更为详备.至于之后的基本典籍,由于记载都只是只言片语,便不必一一详述了.

从这几本典籍的记载来看,尽管《世本》中记载有廪君传说,然而《史记》参考了其大量的记载,书中却没有对廪君传说的文本记载,这确实是比较令人费解的.那么,从历代学者对《世本》的研究来看,廪君传说的种种与《世本》也有不少冲突之处.张舜徽先生曾简评过《世本》,他说“虽是记录黄帝以来至春秋时帝王公侯卿大夫祖世所出”,“然则世本传至六朝,已大非汉时之旧本”[6]唐代李贤所见的《世本》已经是魏晋时期所续写,不同于两汉及之前时代的《世本》了.其内所叙,几多真实,也无从得知了.另外,据雷翔在《廪君传说考》一文中所叙:“廪君传说与《世本》体例不合.《世本》重血统,重世系,“蛮夷”不录,所录总是归在黄帝一条根下,而凛君传说与这三条都不相合.后人辑世本者多,廪君传说均归于氏姓一类.其實,传说并不明言五姓的来源,与氏姓类其余记载迥然不同.从“廪君之先,故出巫诞”,“廪君种不知何代”两句看,更不类‘两汉旧本’文字,‘廪君种’,是东汉末年以后,蛮族大盛,为区别蛮族内部各系而有的语言.因而更像是注樼入正文.[7]任乃强先生评价说:“《世本》关于槃瓠廪君这些氏族部落的传说,则全是魏晋地方史发展以后,好事者搜集来傳益在后的.”[8]从以上一些情况分析来看,《世本》中关于廪君传说的记载目前是不可信的,《风俗通义》反倒是廪君传说最早的记载.总之,廪君史料出现于汉末,南朝时逐渐增多,并且叙述的事件也逐渐趋于完整.到了范晔时期,经其梳理载入正史,之后才开始在诸多史书中频繁出现.

2 廪君所处时代

目前的学术界在讨论“廪君巴”的问题时,在典籍梳理方面都习惯于首先从世本开始.而对于巴人祖先的传说中,廪君出自赤穴,五姓掷剑以选首领的记载经常会被作为廪君为巴人祖先的辅证.对于这点,《世本》的记录涉及了前半部分.因此,根据典籍及传说的相互辅证,廪君巴起源于清江流域就由此而出.在一些研究民族史专家的记录中,通过对于湘、鄂、川等地区土家族的传说进行梳理,我们发现廪君巴清江起源说将更为确切.所以,理清廪君具体所处时代,对于我们研究巴人的起源以及廪君巴人源或流的历史演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就目前的学术研究成果来看,对于廪君所处时代,学术界的众说纷坛.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1)原始社会末期,2)夏商时代,3)西周时代,4)春秋末期,5)战国时期,6)秦汉时期.那么,这几种说法终究是有所疏漏的存在,那么我们就从多方面入手对于这就种说法进行大致的辨别分析.

首先,我们从典籍入手对廪君所处时代进行梳理.北魏郦道元著作的《水经·夷水注》中这样记载:“昔廪君浮土舟于夷水,据捍关而王巴”,之后是在《水经·江水注》中的记载:“捍关廪君浮夷水所置也”.两者似乎都提到了捍关在廪君传说中的重要地位,但是捍关的建筑时代从典籍我们可以分析到大致是战国时期楚肃王阶段所筑造的关隘.因此,廪君处于战国时期的说法大多源于此记载.但是从廪君的记载来分析,如果说廪君是战国时期的人,其时巴国经济已发展到一定程度,且在夷水设关隘阻拦楚军那么大的军事行动,作为领导者的廪君却没有详细的记载,而且作为敌对国,廪君的事迹在楚国的记载应当不会处于空白状况.同时,在《世本》、《后汉书》、《风俗通义》等书中,都没有提到“捍关”这个地名.因此,廪君所处时代划分为战国时代,应当是有所疏漏的.鉴于此,更后的秦汉时代应该也是可以暂时排除了.在对于典籍的进一步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廪君所处时代“未有君长,俱事鬼神,”应为巴蛮五姓氏应该还处于原始部落时期,大致应在夏商或者更早的原始社会时期.而且记载中的神女部落的典型母系氏族特征也更好的辅助了这个论据.至于学界所争论的廪君巴源流之辨,本文就不再叙述.

从典籍的记载以及学界对于廪君的地域定位,我们可以明确的知道,廪君巴所处的地域当为清江流域.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从清江流域的考古发现进一步探究廪君所处的具体时代.

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于鄂西清江流域的考古发掘伴随着三峡工程的推动变得更为广阔和彻底.考古工作者先后在隔河岩和高坝洲两工程库区发现了早期巴人的古文化遗址及墓葬区共6处.分别是桅杆坪、香炉石、驰滩崖屋、千渔坪、深潭湾和南岸坪.其中,桅杆坪和香炉石两处,既是遗址又是墓葬区.在发掘的这6处遗址中,以香炉石遗址的出土文物最为丰富.[9]这处位于清江中游北岸,土家族聚居的巴人遗址面积大概有三万多平方米.根据王善才老师的数据:“在1983年发现之后,先后进行了三次较大的考古发掘活动,共获得了夏、商、周时期的石器、陶器、骨器和铜器等文化遗物近万件,同时还有一批早商时期的甲骨和两枚商末周初时期的陶印章(玺印).香炉石遗址出土的陶器,风格独特,以夹砂褐陶和灰褐陶为主,纹饰以粗、细绳纹和方格纹为主,其他还有弦纹、戳印纹、三角刻划纹、米粒纹和回纹等多种.火候一般较高,质较硬.一些主要陶器如平底或圆底鼓腹罐、圆唇敛口平底钵、敞口鼓腹圆底釜和侈口小鼓腹尖底杯等的造型与北方中原夏商文化的陶器迥然不同,而与附近长江三峡地区许多夏商时期遗址的出土物很相似.但三峡地区已有的同类遗址的出土物,都没有香炉石遗址出土的那么多、那么典型、那么自成体系的陶器群体.”[10]依据碳十四的测定数据,再结合合地层关系和器物标型学的研究分析,遗址的时间被确定为夏至西周时期.之后在对于遗址周边地理环境的考察取证中发现了更为详细的数据,结合古文献记载的廪君传说中的“夷城”地貌特征描述,还有在当地流传已久的“白虎垄”传说,更进一步确定该遗址可能就是廪君传说中的“夷城”所在.

综上所述,结合典籍与考古发现来分析,我们可以将廪君时代确定在西周以前.那么从香炉石遗址以及其他几个区域的所处时期来分析,廪君作为清江流域巴人的祖先,其所处的时代应为遗址的上限时期.那么,综合这些我们可以得出,廪君所处时代是夏末商初时期,这与历史记载大致是相符的.

3 小结

总的来说,在对于廪君传说的研究过程中,我们更为直观的得到了先秦时期在清江流域的巴人先民们在生活、文化等的各个方面的具体信息.于前人学者在研究中的大胆怀疑,严谨认真的论证的治学态度佩服之余,反馈己身,敬先贤学者而学成当下.在以后的求学和研究过程中除了需要更为严谨认真、精益求精求学态度之外,还需要厚积己身,避免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状况萌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以前贤之言自省之.

参考文献

[1](汉)刘向校注.《世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

[2]周天游.《史略》校笺[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

[3]顾颉刚.中国上古史研究讲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8.

[4](唐)虞世南.《北堂书钞》[M].158卷“地理部二穴十五篇”.

[5](南朝宋)范晔.《后汉书》[M].卷86南蛮西南夷列传第七十六.

[6]张舜徽.史学三书评议[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7]雷翔.廩君传说考[J].恩施,鄂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01.

[8]任乃强.四川上古史新探[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9]王善才.香炉石—我国早期巴文化遗址的发现和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10]王善才.我国古代早期巴人历史考证[J].恩施:湖北民族学院院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6.

作者简介

李黎明(1991-),男,汉族,河南三门峡市人,历史学硕士,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史专业,研究方向:先秦史方向.

上文评论:这篇文章为关于经典炉石专业范文可作为从廪君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炉石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炉石引用文献:

[1] 炉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炉石类有关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8000字
[2] 炉石论文范例 炉石论文例文8000字
[3] 炉石传说大改开卡重复率
《炉石论文范例 炉石论文例文8000字》word下载【免费】
炉石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