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怎么写 > 文章内容

化学方面论文范文参考 化学方面毕业论文范文[精选]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化学方面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3-15

化学方面论文范文

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化学方面论文范文参考: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有孔虫和钙藻的灭绝与复苏
  2. 第二篇化学方面论文样文:基于厌氧环境的倒置A~2/O工艺生物除磷机理研究
  3. 第三篇化学方面论文范文模板:中国放射化学的发展历程(1934-2000)
  4. 第四篇化学方面论文范例:化学溶液及其水压作用下灰岩破裂过程宏细观力学试验与理论分析
  5. 第五篇化学方面论文范文格式:快、慢速扩张洋中脊玄武岩特征对比及意义

★本文收集了100篇免费化学方面论文范文,都是免费优秀的相关论文范文,可以做为本科毕业论文和硕士论文以及职称论文写作相关范文格式模板参考文献,【快快阅读吧!】

第一篇化学方面论文范文参考: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有孔虫和钙藻的灭绝与复苏

二叠纪末的生物大灭绝与随后的生物复苏是显生宙生命发展史上最重大的变革,见证了海洋生态系结构的巨大转变,同时也促使古生代生物群向现代生物群的转变.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生物大灭绝与复苏是当前国际古生物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选择底栖生态系中的三类特征性的生物类群——有孔虫、钙质藻类和管壳石为重点研究对象,探索该生物类群在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的灭绝与复苏过程和表现形式,进而为探讨生物大灭绝的原因提供新的思路.同时通过碳酸盐岩碳同位素-水深的梯度变化和牙形石磷灰石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来揭示二叠纪-三叠纪之交以及早三叠世古海洋环境的演变规律.进而同时从两条主线——生物演变和环境变化来探讨重大地质突变期生物与环境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

为了探讨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有孔虫、钙藻和管壳石的灭绝型式,我们选择华南三个不同沉积相的剖面(较深水碳酸盐岩台前凹陷区的煤山剖面、碳酸盐岩隆浅水微生物岩相的打讲剖面和正常海浅水非微生物岩相的凉风垭剖面),对重点层位进行连续、加密采样.研究结果表明煤山剖面和凉风垭剖面有孔虫均为两幕式灭绝过程.其中结构复杂、壳体较大的物种在第一幕灭绝事件(煤山剖面25层)中消失,包括所有的口类有孔虫都在此灭绝,而个体较小的非口类有孔虫则在第一幕灭绝事件中残存,但这些残存种大都没能穿越第二幕灭绝线(煤山剖面28层).在处于岩隆相的打讲剖面,第一幕灭绝事件表现的十分清晰,发生在微生物岩与下部生物碎屑灰岩之间的界线处.而在该界线之上,残存的有孔虫种类较少,仅有5种,其中的两种没能穿过第二幕灭绝线(微生物岩之上的薄层灰岩处).在打讲剖面,由于第一幕灭绝线之上出现了钙质微生物岩,反映了该剖面当时发育大量的蓝细菌,因此这种环境下可能不适合有孔虫的生存.而在同时期同样为浅水条件的非微生物岩相的凉风垭剖面,则发育着较为丰富的残存有孔虫.因此从整体海洋生态系统的角度来看,有孔虫无论在浅水(凉风垭剖面)还是在较深水(煤山剖面)均出现了两幕式灭绝.此外通过煤山和打讲剖面长兴期有孔虫分类学研究,建立了一个有孔虫新种Rectostipulina hexamerus Song and Tong,2009,并根据该属内各种的地层分布,探讨了其演化谱系.

化学方面论文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化学方面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10000字研究生毕业论文、2000字学术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6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化学方面科目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化学方面论文范文选题

在煤山、凉风垭和打讲剖面的二叠系顶部地层中发现了丰富的钙质藻类和管壳石,但所有的二叠纪型钙藻和管壳石都没有穿过第一幕灭绝线,表现为单幕式的灭绝型式.这与有孔虫的两幕式灭绝型式并不矛盾,因为不同的生物类型,其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不同.钙藻和管壳石通常生活在透光带之上、海水清澈的环境中,而有孔虫生活范围非常广,在各种环境下都能生存,因此有孔虫相对钙藻和管壳石具有较强的抵抗力.而且在不同的有孔虫类型之间,其抵抗力也不同,比如口类有孔虫其个体较大、结构复杂,通常只能生活在热带、亚热带浅海干净的海水中,其结果是口类在二叠纪-三叠纪之交也呈现出单幕式的灭绝.综上,华南微体生物的灭绝过程表明在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生物呈现出两幕式灭绝型式,生活习性窄、适应性差的物种大都在第一幕灭绝事件中消失,而残存的物种大多没能穿过第二幕灭绝线.该结论进一步表明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海洋存在两次环境灾变事件,为探讨生物大灭绝的原因提供了新的角度.

通过对华南有孔虫、钙藻和管壳石在7个地质剖面(包括四川上寺剖面、湖北五峰剖面、安徽巢湖剖面、贵州青岩剖面、打讲剖面、关刀剖面和边阳剖面)上的分布(共计1780张薄片,10276枚生物化石),发现在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生物大灭绝之后的印度期,有孔虫的分异度和丰度都处于极低的水平,而在这时期没有发现钙藻和管壳石.钙质藻类和管壳石最早出现在Smithian期,但该时期的分异度非常低,而有孔虫在这一时期的丰度和分异度相对较高.这些数据表明这些生物的复苏开始于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1百万年之后的Smithian期,而不是其他一些生物所反映的长期的迟滞的复苏(大灭绝4-5个百万年之后的中三叠世早期).在Smithian-Spathian界线处,未发现有孔虫的大量灭绝,但其分异度和丰度明显受到了影响,处于非常低的水平,表明Smithian-Spathian界线处确实存在一次环境灾变事件,但对有孔虫这类底栖生物影响较小.

通过对华南三个地质剖面(浙江煤山剖面、重庆凉风垭剖面和四川上寺剖面)有孔虫壳体大小进行数据测量统计以及对资料的总结,发现有孔虫壳体大小在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的第一幕灭绝事件前后发生了重大变化,灭绝后印度期有孔虫最大壳体的体积仅为灭绝前长兴期的1/3000.该数据表明不仅很多后生动物在早三叠世出现小型化现象,原生动物也出现了小型化现象,从而将早三叠世生物小型化的范围扩展到几乎所有动物身上.有孔虫大小变化的过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大个体有孔虫的灭绝,如口类有孔虫和其他的个体较大结构较复杂的类型;②残存种变得更小,度过这次危机的物种其个体比灭绝前要小;③新生种全部为小个体,新生的物种相比灭绝前的水平显得壳体非常小.结合现代海洋中影响有孔虫壳体大小变化的因素与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海洋环境的异常,我们推测海洋缺氧、酸化与全球变暖是导致有孔虫小型化的机制,其中全球变暖所引起的温度升高可能起到主要作用.

基于精细的牙形石生物地层,将江西沿沟、浙江煤山和四川上寺剖面在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碳同位素演变曲线进行对比,发现在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界线处,三个剖面之间出现巨大的碳同位素梯度,反映了古特提斯洋海水化学结构在该时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δ13Ccarb-深度梯度的演变以及古生物学和地球化学方面的证据表明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古特提斯洋主要存在4种类型海水化学状态,分别是①长兴期早、中期正常环境下三明治结构,也就是上下两层富氧层,中间为贫氧层;②长兴期晚期贫氧层氧含量进一步减少,范围扩张;③长兴期末期和早三叠世下层海水缺氧硫化,氧化还原界面上移到透光带内;④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处和早三叠世下层海水缺氧硫化,氧化还原界面下移到透光带之下.二叠系-三叠系界线上下都呈现出两次明显的碳同位素负偏,以及对应的δ13Ccarb-深度梯度两次剧增,这与生物的两次大灭绝在时间上是一致的,表明古特提斯洋两次缺氧海水的上移可能是导致生物大灭绝的原因.氧化还原界面上移到透光带内导致浅水缺氧和生物的灭绝以及浅水碳酸盐岩碳同位素的负偏;而氧化还原界面下移则导致浅水氧化还原状态的好转和浅水碳酸盐岩碳同位素的正向漂移.

通过对浙江煤山剖面、贵州青岩剖面和关刀剖面上二叠统至上三叠统牙形石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发现牙形石牙冠部位Ωce和Th/U比值在煤山剖面25层出现快速升高,指示了一次快速的缺氧事件,与该剖面其他缺氧指标的变化是一致的,表明牙形石ΩCe和Th/U比值是良好的氧化还原指标.牙形石QCe和Th/U比值表明古特提斯洋几乎在整个早三叠世都处于缺氧环境中,这与同时期广泛发育的错时相沉积现象是在时间上是一致的,表明缺氧下的海水化学条件可能正是错时相沉积的产生环境.早三叠世氧化还原状态的变化与碳同位素的波动具有耦合关系,碳同位素的负偏对应缺氧的环境,而碳同位素的正偏对应相对还原的环境,表明古特提斯洋下层海水存在缺氧现象,且氧化还原界面的不稳定性是导致浅层海水碳同位素波动的原因.

第二篇化学方面论文样文:基于厌氧环境的倒置A~2/O工艺生物除磷机理研究

污水的生物除磷技术能够经济有效预防水体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有助于回收磷资源,环境意义重大.生物除磷机理在微生物学和生物化学方面的研究进展明显.众多研究者认为:聚磷菌在厌氧条件下通过水解胞内聚磷提供能量,跨膜吸收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ds, VFAs)合成聚羟基烷酸酯(Poly-hydroxyalkanoates, PHAs),在好氧条件下氧化利用PHAs产生能量过度吸磷,从而实现污水中磷的脱除.这样的观点认为厌氧环境聚磷菌胞内PHAs合成能力的大小决定着好氧吸磷动力的强弱,因而特别强调厌氧释磷水平对于污水生物除磷性能的重要作用,长期以来一直被用于指导传统污水生物除磷工艺的设计.

大量试验结果表明,倒置A2/O工艺相对于传统生物脱氮除磷工艺不仅具有更高的脱氮除磷性能,而且具有更好的节能技术优势.倒置A2/O工艺的理论观点中强调厌氧环境对聚磷菌过度吸磷能力的重要影响,不同的研究者对此有不同的观点.为了系统了解厌氧环境因素对倒置A2/O工艺除磷性能的影响,本论文从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两个角度系统研究了厌氧历时和厌氧程度对倒置A2/O工艺生物除磷过程的规律性影响.基于厌氧历时的倒置A2/O工艺生物除磷机理研究表明:

1.在一定水质范围内,无论废水中VFAs的比例高低,适当延长厌氧历时,在厌氧有效释磷水平和PHAs合成量没有明显增加的情况下,可有效提高好氧段的吸磷动力、除磷效率、微生物能量代谢的水平及活性.厌氧有效释磷水平高低或者PHAs合成量的多寡,都不是决定聚磷菌过度吸磷能力的充分必要条件.

2.随着厌氧历时的延长,聚磷菌的过度吸磷能力和微生物能量代谢的水平及活性总是发生同步的增减变化,都会先增加后减小.适当延长厌氧历时能够提高微生物的能量代谢活性及水平,过度延长厌氧历时反而会降低聚磷微生物的能量代谢活性及水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微生物能量代谢水平及活性的提高总会导致聚磷菌过度吸磷能力相应增强.适当延长厌氧历时能够增强聚磷菌过度吸磷能力的根本原因在于提高了微生物能量代谢的水平及活性.

3.使聚磷菌的过度吸磷能力最强所需的厌氧历时与废水中VFAs比例有关,废水中VFAs比例高时所需的厌氧历时较长,表明废水中所含的VFAs比例对聚磷菌耐受厌氧历时的能力有一定的影响.对于VFAs/COD等于30%左右的生活污水而言,使聚磷菌过度吸磷能力最强、微生物的能量代谢活性及水平达到最高所需的厌氧历时在4h左右.

基于厌氧程度的倒置A2/O工艺生物除磷机理研究表明:

1.在一定水质范围内,适度增加厌氧程度可以提高厌氧段的释磷水平和聚磷菌PHAs合成量,还可以提高好氧段的微生物能量代谢的水平及活性,最终导致除磷效率提高.

2.对于实际生活污水处理厂的污泥而言,在厌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提高进水中的VFAs比例虽然可以有效的增加厌氧释磷水平和PHAs合成量却不一定能提高除磷效率,表明厌氧释磷水平的高低和PHAs合成量的多寡都不是决定聚磷菌过度吸磷能力的充分必要条件.同样的试验条件下,微生物能量代谢的水平及活性和除磷效率密切相关,微生物能量代谢的水平及活性的提高总是导致除磷效率的增加,表明厌氧程度能够提高聚磷菌过度吸磷能力的根本原因在于微生物能量代谢的水平及活性得到了提高.

第三篇化学方面论文范文模板:中国放射化学的发展历程(1934-2000)

放射化学是近代化学与核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放射化学的发展始于1934年.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放射化学虽然随着国家需求的变化经历了蓬勃发展与停滞不前的不同阶段,但是从总体上看,它为国防安全、核能开发及核技术应用做出了重大贡献.本文以中国放射化学60余年的发展历程为研究内容,总结其发展特点及经验教训,为未来制订科学有效的放射化学学科规划提供一定的借鉴.本文将中国放射化学的发展历程划分为起步阶段(1934-1949)、初步发展阶段(1950-1960)、快速发展阶段(1960-1970)、常态化发展阶段(1970-1986)以及艰难调整阶段(1986-2000).论文探讨的各阶段主要内容如下:(1)起步阶段.介绍了20世纪上半叶放射化学的国际学术背景以及中国学者对于放射化学的早期探索工作.(2)初步发展阶段.详述了国家创建核工业前后放射化学的科研与人才培养工作,分析了高等院校放射化学专业建立初期的特点.(3)快速发展阶段.选取了铀钚燃料循环技术的两项杰出成果——中国首枚原*所用二氧化铀的制备和萃取法核燃料后处理技术的自主研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于前者,描述了科技人员完成二氧化铀生产任务的艰苦过程,重点分析了生产工艺流程.对于后者,再现了后处理技术的研发过程,考察了军用后处理厂建设中两种工艺路线抉择的来龙去脉及其影响因素,指出苏联并非有意向中国援助落后的后处理技术.对放射化学围绕核武器研制取得的其他成果也进行了概述.(4)常态化发展阶段.探讨了放射化学在寻求学科正常化发展的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重点考察了《放射化学学科规划》的制订、修订及专业学会的成立过程.(5)艰难调整阶段.从高校放射化学专业的萎缩与科研机构研究水平的下滑两个方面,对放射化学发展遭遇的困境进行了论述,指出有关部门忽视放射化学对于核电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管理体制欠顺、对于放射性危害的不恰当夸大是导致放射化学停滞不前的深层原因.在对上述5个发展阶段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归纳出了中国放射化学发展的几个基本特征:“任务带学科”、苏联援助对于放射化学的初期发展助力甚大、“任务”完成后“学科”没有真正建立.最后,本文总结了几点中国放射化学发展的经验教训.

第四篇化学方面论文范例:化学溶液及其水压作用下灰岩破裂过程宏细观力学试验与理论分析

存在于岩体中的渗透水流对岩体具有力学的、物理的和化学的各方面作用,水-岩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是边坡、坝基、硐室、石油开采、地热开发、核废料地下处置、地下能源储存、地下二氧化碳储存、文物保护等众多与水相关的岩石工程的最基础性研究课题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开展了一系列水化学溶液浸泡饱和与水化学溶液水压力作用下灰岩的宏细观力学试验,建立了考虑水化学溶液及围压效应的岩石进化神经网络本构模型,分析了化学溶液及其孔隙压力对岩石水化、水力损伤特征及作用机理,利用细胞自动机理论模拟了水化学溶液作用下裂纹灰岩的破裂过程.主要研究工作及获得的有益认识如下:

1.通过硬脆性灰岩在不同pH值的0.1mol/l,Na2SO4和CaCl2溶液以及蒸馏水浸泡后的的常规三轴压缩试验,分析了受化学侵蚀的灰岩在不同围压下的变形及强度特性,探讨了三轴强度参数及变形参数的变化规律,并对浸泡岩石的化学溶液进行水质检测,得到了化学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变化规律,初步分析了化学溶液对灰岩力学特性影响的机理和规律.试验表明:化学溶液浸泡后,灰岩有从脆性向延性转化的趋势,灰岩的强度参数c、φ值及弹性模量E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泊松比υ则增大,相同的化学溶液侵蚀下,弹性模量E和内聚力c降低幅度最大,灰岩力学参数劣化的程度与从灰岩中溶出的离子浓度的大小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从灰岩中溶出的离子浓度越高,其力学参数劣化程度越大.

2.通过对常规三轴试验结果的分析表明,影响其力学特性的因素包括力学和化学两方面:力学方面,岩石的应力应变依赖于先前历史的应力应变以及围压,化学方面依赖于化学溶液对岩石的损伤程度,这与水岩之间的反应程度相关,可以通过岩石中溶解出的离子浓度来表示.在上述基础上,建立了一种综合考虑力学效应及水岩化学作用的进化神经网络本构模型.所建立的模型不但较好的反应了化学腐蚀作用下的应力应变关系,还具有较好的预测性能.

3.通过岩石破裂过程的岩石细观力学试验系统,实现了对水化学溶液及其水压力作用下预制单裂纹或两裂纹灰岩破裂过程的实时观测研究,获取了岩石破裂过程的应力应变曲线及其对应的实时图像.研究表明水化学溶液和水压力作用对岩石裂纹的扩展有一定影响,裂纹扩展路径、搭接模式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岩石破裂形式更复杂.

4.分析了水化学溶液的化学、力学作用对灰岩力学特性影响机理.通过X衍射、电镜扫描、以及能谱分析对岩石微观形貌、矿物成分等进行研究,发现灰岩在腐蚀之后微观结构、矿物成分发生了改变,通过对浸泡岩样的水溶液进行水质分析,得到了水溶液pH值及离子成分的变化规律.综合试验和理论分析表明:化学腐蚀作用对裂纹岩石破裂过程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岩石力学参数的劣化,从而引起裂纹扩展破坏特性发生改变,另一方面是化学腐蚀导致非均质性增强,从而裂纹扩展模式或路径不同.化学溶液孔隙压力的劈裂和挤入作用有利于岩石裂纹的扩展,在岩石破裂的不同阶段,孔隙压力对岩石的作用也不同,因而对裂纹的扩展、强度等产生影响.

5.运用弹塑性细胞自动机模拟系统EPCA2D模拟了裂隙岩石的破裂过程,模拟再现了由于水化学溶液腐蚀导致岩石非均质性增强和岩石力学参数降低对裂纹岩石破裂过程的影响.

第五篇化学方面论文范文格式:快、慢速扩张洋中脊玄武岩特征对比及意义

本文对中国大洋科考所获得的分别来自EPR(1.23°,)N区和SWIR(49.6°,E和50.5°,E)区的洋脊玄武岩进行岩石学、矿物学和元素地球化学方面的对比研究,两个地区分别为典型的快速扩张洋脊和慢速扩张洋脊,扩张速率分别为140mm/a和14.8mm/a.对两个地区进行对比性研究有利于探讨在快、慢扩张洋脊下岩浆活动、构造特征和地球动力学特征等方面的差异性.

研究表明,从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等方面,EPR(1.23°,N)区和SWIR(49.6°,E和50.5°,E)区洋脊玄武岩都存在明显差异.总体上,EPR1.23°,N区较SWIR(49.6°,E和50.5°,E)区玄武岩具有更高的斑晶含量,且斑晶以斜长石为主,橄榄石极少,缺少辉石;SWIR(49.6°,E和50.5°,E)区玄武岩斑晶以橄榄石为主,斜长石和辉石含量相对较少.通过对斜长石化学成分的分析对比,EPR(1.23°,N)区最基性的斜长石具有明显的韵律环带(3个峰谷).这指示了多期结晶作用,结合全岩元素低Mg的特征,推测斑晶的特征变化来自岩浆房内的混合作用.说明该区玄武岩的确在洋脊下浅部岩浆房内经过强烈的结晶分异作用,且经历了多期(至少3期)的岩浆侵入和混合.而在SWIR(49.6°,E和50.5°,E)区斜长石晶粒很小,未见有明显的环带现象,反映了斜长石的结晶过程中岩浆化学成分变化稳定,晶体稳定生长,岩浆在上升过程中没有新的岩浆混合和侵入.

EPR(1.23°,N)区玄武岩斜长石晶体(主要指大颗粒斑晶)长轴排列具有一定的定向性,结晶温度相对高,说明岩浆可能来自相对更深的深度,在早期斜长石斑晶结晶过程时,该区残留熔浆流动性较大,这可能指示岩浆在早期上升速度很快,分异作用主要发生在浅部.SWIR(49.6°,E和50.5°,E)区玄武岩斜长石未出现明显的定向性,结晶温度相对低,结合斜长石晶粒很小、没有明显的韵律环带、基质常含放射状分布的斜长石微晶等特征,岩浆来源可能相对浅,以稳定但缓慢的速度上升,且上升过程中温度下降快.同时,EPR(1.23°,N)区相较于SWIR(49.6°,E和50.5°,E)区具有高的Na8值,结合Ce-Ce/Yb相关关系,指示了SWIR(49.6°,E和50.5°,E)区具有更大的熔融程度.


https://www.mbalunwen.net/weijiezhimi/82438.html

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化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

化学方面引用文献:

[1] 比较好写的材料化学论文选题 材料化学论文题目怎么定
[2] 优秀材料物理与化学论文题目 材料物理与化学论文题目哪个好
[3] 化学检验工技师学论文选题 化学检验工技师论文题目怎样拟
《化学方面论文范文参考 化学方面毕业论文范文[精选]》word下载【免费】
化学方面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