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毕业论文范文 > 文章内容

高师声乐小组课教学实践之

主题:教学实践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4-04

简介:本文是声乐和音乐本科毕业论文范文跟教学实践类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声乐和音乐论文范文

教学实践论文

目录

  1. 一、高师声乐小组课利与弊
  2. (一)高师声乐小组课教学优势
  3. (二)高师声乐小组课教学弊端
  4. (一)培养学生文化素养,以情带声.
  5. (二)分层教学、多措并举
  6. (三)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7. (四)重视课堂讨论与总结
  8. 三、结语

【摘 要】声乐课作为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对于提高其声乐教学能力、丰富专业素养有着重要作用.随着高校的扩招,传统声乐课堂“一对一”的教学模式显然在教学资源上无法适应当下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于是声乐小组课便应运而生,并成为普遍的声乐授课模式.针对这一发展现状,笔者就声乐小组课的重要性、如何上好声乐小组课进行了思考,以期对声乐小组课教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师;声乐小组课;利与弊;策略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2-767X(2020)12-0115-02

【本文著录格式】李珊.高师声乐小组课教学实践之探索[J].北方音乐,2020,06(12):115-116,237.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社会对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越发凸显,艺考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随之而来的是全国各高校扩招.从客观上看,音乐专业学生数量猛增的同时,各高校师资力量却没有相应增长,形成了“师少生多”这一普遍现状.就声乐教学而论,传统的“口传心授”式一对一的教学模式无法适应现有师资匹配,采用声乐小组课教学将相同声部、同一唱法的学生安排在一组内可以整合师资力量,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从主观上看,首先,高师以培养中小学教师为主,注重对学生艺术素养及综合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走向社会后“在讲台上是称职的教师,在舞台上是合格的演员,在课余文化活动中是活跃的多面手.”采用声乐小组课教学更符合高等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其次,小组课具有多样性、灵活性、丰富性等特点,小组内的学生在课堂内互相倾听、观摩、讨论,可激发他们从“如何唱好、怎样唱好”上升到“如何教好、怎样教好”的高度.小组内同学间还可借助课内互相学习,课后编排小组唱、小合唱等形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演唱与教学、创编的能力获得深入拓展.因此,从主观、客观方面看,声乐小组课教学都将成为高等师范院校声乐教学的一种常态和发展趋势.笔者将结合高师声乐小组课的优、劣势提出相应改进策略,以期提升声乐小组课教学水平.

一、高师声乐小组课利与弊

声乐小组课是以小组为单位对学生进行分组授课,一般小组内有4-12名学生.小组课教学在对学生讲授科学、系统的声乐基础理论的同时,着重于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以及对声乐作品内涵的理解与风格的把握,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一)高师声乐小组课教学优势

1.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声乐小组课最大的优势在于增强了小组内的学生间互相讨论、互相评议、交流借鉴的机会.在声乐小组教学中,教师通过对声乐基础理论与发声技巧进行统一讲解,可有效解决学生普遍存在的技术性问题.此外,针对学生演唱进行单独指导时,小组内的学生可相互聆听、观摩,并展开简短的讨论,在这一过程中有利于学生主动融入课堂,拓展思维,促使学生间善观察、善思考、善体验.当歌唱中同一问题在不同的学生身上出现时,由于各自在感悟理解上存在差异,有些问题可能难以即刻解决,但在小组课上,学生通过观察其他同学的纠错过程及教师的讲解、示范,可能瞬间得其要领、心领神会.此外,小组内学生在共同学习的和谐氛围内,也有利于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激发学生潜能,形成激励机制.

2.在实践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声乐小组课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曲目选择上可采用半开放式.比如学期内由教师根据学生的演唱能力,布置4-5首必唱作品.再由小组内学生展开讨论,选择2-3首声乐作品,美声、民族、通俗作品皆可,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成为自我学习的主角.在曲目的演唱形式上也可以完全打破传统声乐教学的“独唱”形式,结合独唱、重唱、齐唱、对唱、小组唱、合唱等多种声乐表演形式,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小分队,课后主动参与到节目排练中,再由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对编排较为成熟的节目形式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内校外的展演比赛,在实践中不断磨练、成长.通过这样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一定的组织排练节目的能力,为其今后从事音乐教学工作打下良好基础.此外,钢琴伴奏能力也是声乐教师必备的素养,教师可以要求小组内学生互弹伴奏,培养学生的伴奏能力.刚开始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应及时鼓励学生课后多加练习,不断强化.可见,声乐小组课有利于学生在宽松、自由的合作氛围内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二)高师声乐小组课教学弊端

1.不利于学生个性的施展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利弊兼具,声乐小组课可有针对性地解决发声技术、歌唱技巧中的共性问题,但也不可避免地呈现出这一集体授课形式的弊端.由于声乐是一门专业性、技能性非常强的学科,每位学生都是不同个体,其个人条件、声音色彩、音高音域、音乐素养、演唱水平、歌唱心理以及接受音乐熏陶的程度上都存在较大差异,声乐教师在教学中很难制定出一套适合每位学生“个性”发展的声音训练方法和发展方案.所以,这需要教师多花心思了解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包括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异,才能在教学中体现出“因人而异”.

2.上课时长难以合理分配

声乐小组课人数偏多教学且授课时间有限,小组课课时为90分钟,学生人数不均,4-12人不等.在课堂上,一般前20分钟学生统一进行发声训练,剩下的70分钟,如果是10人的课堂,平均分配至每位学生的时间仅为7分钟,这就使学生单独进行练习的时间缩短.教师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科学合理的安排好每一位学生的授课时间,并在较短的时间内有的放矢,教师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抓重点问题,有针对性地重点解决某一问题.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学生理解程度、领悟能力不尽相同,且受到上课时长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二、上好声乐小组课的策略

针对高等师范院校声乐小组课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了一定的思考与探究,希望可以扬长避短,进一步发挥声乐小组课的优势,提升教学效率.

(一)培养学生文化素养,以情带声.

声乐小组课中,教师应引导每位学生在演唱作品时将自己对于作品的理解表达出来,“声情并茂”“以情带声”是我国声乐教学中根深蒂固的理念.那么歌唱中的情感从哪里来?从文化来.有了文化,就有了底,也就有了情感的依托.所以,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离不开歌唱者的文化积淀.尤其高师是培养教师的摇篮,需要培养全面发展的音乐人才,而不是“发声匠”.因此,在小组课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比如:在歌曲演唱前,鼓勵学生发散思维,展开联想,将作品的人物、情节、故事展开描述,然后再由教师进行补充.这就需要学生课后大量阅读,查阅资料,了解作品的深刻内涵.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下的声乐作品难免会在岁月的洗礼中镌刻上时代的烙印,很多场景我们的学生今天也许很难看到或者从未经历过.然而,对于具备一定文化积淀和生活体验的人来说,一定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将歌曲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在头脑中经过加工、提炼,即使从未经历过但也能感同身受.这样,学生在演唱前有了情感的依托,自然而然地便能唱出与作品风格、表现力一致的声音色彩了,也能让他们在今后的歌唱中更加自如、大胆地演绎作品.

(二)分层教学、多措并举

所谓分层教学,是指教师要针对小组内不同学生的演唱水平、音色等特点选择其能力范围内的曲目,切不可盲目拔苗助长.尤其在小组课教学中,学生个体嗓音条件、音乐素养等方面存在差异,采取分层教学显得尤其重要.在曲目的选择上,应根据学生个体差异选择相应的艺术歌曲、古诗词歌曲、地方民歌、歌剧以及西方经典的外文作品.规范歌唱技术的同时,引导学生用符合作品艺术表现的音色诠释其音乐内涵.另外,可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组课内学生来自四面八方,我在小组教学中常常鼓励学生演唱自己家乡的民歌,再由组内的学生互相教唱,从对方言、声调的学习上升到对当地风土民情、文化传统的全面学习中,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自主、深入了解传统民间音乐文化.在完成对民歌的搜集、学习后,再由学生讨论、商议选取一首民歌,在课堂中我再指导学生编排民歌小组唱,并划分好声部,组织学生课后带上舞蹈动作进行排练,通过教学实践相结合,学生在对民歌的学习与传承中可更好地把握民歌地域风格特征.此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小组内学生每学期排演一部歌剧片段,由教师布置任务,根据学生的音色、条件、形象分配角色、台词.如排演民族歌剧《江姐》中的选段《绣红旗》,女主角江姐是一位年轻且久经考验的革命领导人,扮演该角色要求声音明亮靠前且浑厚、大气磅礴,才符合人物从容不迫的精神面貌.在角色选定上教师根据组内学生的情况先确定一位担任江姐,再选择6位同学担任孙明霞、华子良等狱中难友.所谓歌剧,首先要先有“歌”,后有“剧”.在排演前教师要先对学生的声音、咬字、气息等进行调整,再由学生课后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时代环境、价值取向,结合人物的年龄、身份、出现场合,分析角色性格,再开展对歌剧的欣赏、模仿、表演练习,使学生在互动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发挥其个性特长.

(三)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在声乐小组课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丰富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氛围.通过播放中外优秀歌唱家的演唱音频,甚至可以对不同国籍、不同时代的歌唱家演唱版本进行比较学习,学生在观摩学习的同时对他们的歌唱方法、演唱技巧、舞台表现等展开讨论,在比较的学习中借鉴他们各自的演唱风格、特点以及对艺术作品的处理方式.“博采众长、兼容并蓄”,便能给予学生进行二度创作时更多的灵感和启发.学生间针对演唱所开展的讨论可极大地增强其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进而提高其演唱能力.

(四)重视课堂讨论与总结

课堂的讲解与总结非常重要,总结不仅来自教师,更重要的来自学生本人及同小组的学生之间.当学习结束后,教师要把自己的观点、进一步的要求和教学计划告知学生,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气息共鸣、声音特点等有针对性地加强课后练习.教师在总结中指出学生问题时也应注意方式方法,尽可能委婉指出,多采用鼓励式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大程度挖掘学生的潜能.同时,小组内的学生可开展每月、每期一次的阶段性总结,使其对自身的演唱有更清晰、深刻的理解,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针对课后的练习,教师应向学生强调“耳朵走在声音前面”的观念,引导学生课后开展训练时,学会用敏锐的耳朵分辨自己的声音状态,以巩固教学成果,提高学习效率.

三、结语

声乐小组课的教学,可以系统地将声乐的理论在课堂中进行传授、普及,有利于课堂性问题的集中解决,既可以节省时间,也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教学中如何兼顾好“共性”与学生个体间差异性问题,真正发挥好小组课的优势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始终保有钻研的精神,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改进教学策略、反思教学成果,在教学与实践中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不断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提高声乐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王蓓.浅谈高师声乐小组课的教学优势[J].中国音乐, 2002(2).

[2]汤慧.地方院校声乐小组课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究[J].戏剧之家,2015(17):62-63.

[3]沈湘著,李晋玮,李晋媛整理.沈阳声乐教学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

[4]姚小兰.因材施教理念指导下高校声乐教学改革研究[J].当代音乐,2019(1).

[5]吕翠翠.高校声乐小组课教学难点及对策分析[J].艺术评鉴,2018(16).

[6]黄恩旖.音乐多学科融合下音乐教育专业应用声乐小组课教学模式的构建[J].北方音乐,2019(2).

总结:该文点评,这是一篇大学硕士与声乐和音乐本科声乐和音乐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教学实践方面论文范文.

教学实践引用文献:

[1] 热门高中音乐教育教学论文选题 高中音乐教育教学论文题目如何定
[2] 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类论文选题 小学教育教学实践论文题目选什么比较好
[3] 新颖的小学音乐教学论文题目 小学音乐教学论文题目如何定
《高师声乐小组课教学实践之》word下载【免费】
教学实践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