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毕业论文写作 > 文章内容

社会传播学论文范文参考 社会传播学毕业论文范文[精选]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社会传播学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2-05

社会传播学论文范文

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社会传播学论文范文参考: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传播学发展轨迹
  2. 第二篇社会传播学论文样文:传播学哥伦比亚学派考论
  3. 第三篇社会传播学论文范文模板:传播学视野下的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研究
  4. 第四篇社会传播学论文范例:桂村社会传播网络研究
  5. 第五篇社会传播学论文范文格式:媒介环境学视阈下文学与媒介之关系研究

★100篇免费社会传播学论文范文,可作为优秀社会传播学论文写作参考,适合社会传播学方面本科论文和硕士论文以及职称论文相关写作范文格式模板参考,【快快阅读吧!】

第一篇社会传播学论文范文参考: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传播学发展轨迹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方法,研究在社会转型背景下中国传播学的发展进路.从中国社会转型本身的进程与中国传播学发展的相关性,考察传播学如何在整合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追寻理论的创新.首先,中国社会转型的进程对中国传播学的发展带有制度性的限定作用.传播学在1983、1989年的两次低谷,1992年以后的大发展无不与中国社会转型的进程相关,并以此为背景,奠定了中国传播学发展的四个阶段.

其次,本文根据目前国内的传者研究、媒介分析、受众研究、效果研究四个方面的研究现状,分别从传播体制(宏观)、把关人(中观、微观),新技术导致的新媒介分析的研究*,受众调查、受众理论,由个体到全局的效果研究进路出发,分析、总结了研究现状,归纳了研究的特点,指出了研究的成效与问题的存在,辨析了其中的原因.

最后,本文认为,现阶段中国传播学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不足与差距是明显的.这可以归结于三方面的原因,传播学传入中国时间的短暂,造成了学科积累的不足与专业研究人员培养的欠缺,制度性的因素限定了某些研究领域的深入,经济转型先行带来的商业化浪潮在很大程度上冲毁了研究者的心理防线,带来学术研究上的不规范与躁进.当然,学术研究的目的最终是为了理论创新,就晚近国内传播学的研究现状来看,这种理论创新的努力与可能突破的领域集中在两方面——“网络传播”(亦即新媒介分析)与“本土化” 研究.而 “本土化”研究的重点是结合国情,首先提出适合中国自己的理论,然后对之进行提升,以具有普适性.

第二篇社会传播学论文样文:传播学哥伦比亚学派考论

本论文在反省传播思想史方法的基础上,尝试一种“打破传播学科重做传播学史”的思路,对于“传播学哥伦比亚学派”进行了“复线历史”的知识社会学考论.传播学哥伦比亚学派作为大众传播研究的源头,不仅是实证效果研究理论与方法论的起点,更是传播研究各种学术传统“重新评估一切价值”的关键,因此在传播研究历史中关涉到诸多根本的问题.

按照“知识逻辑”的思路,本文在阅读一手文献的基础上,关注哥伦比亚学派在美国社会科学领域中的知识谱系与价值导向,结合由此引发的争论、批判与知识的流变,揭示大众传播研究曾经走过的路.具体来说,本文围绕三方面的问题展开:(1)作为公认的大众传播研究源头的哥伦比亚学派传播研究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涉及的传播研究知识图谱是怎样的传播研究中采用的方法与得出的结论内在的逻辑关系如何,背后的哲学支撑是什么怎样的知识生产模式生成了怎样的知识形态在学派知识场域中学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如何关联知识生产,并体现出哥伦比亚学派的特点(2)在传播学哥伦比亚学派兴起的1940到1960年代间,大众传播研究背后对应的美国社会科学演进的逻辑如何对此问题的知识社会学解答不仅涉及对于传播研究源头的澄清,也关乎大众传播研究在整个社会科学体系中的位置.由此,本文不仅需要直面所谓“行政研究”与市场、政府、基金会的关系,更要论证理论在传播研究中经历了怎样的嬗变,可能带来的隐患有哪些并尝试论证研究背后的社会结构关系如何由此在宏观的视野下,传播学哥伦比亚学派怎样在美国社会中兴起,又是怎样走向衰落(3)通过探索大众传播研究在其源头之地关心的“大问题”,我们从历史的视野讨论了植根于社会理论的传播问题脉络如何这一问题脉络又得到了怎样的延续

通过对传播学哥伦比亚学派的知识社会学考论,本文提炼出大众传播研究如何在美国社会科学的体系中形成“方法论逻辑”与中层理论互为犄角的学术样态,并将传播研究放到大的社会科学研究主题中分析其呈现出的形态、特征与裂变.最终,本文从传播问题的社会理论脉络中,透过哥伦比亚学派,将大众传播研究的未来置于历史中,讨论了大众传播研究的困境与希望.

第三篇社会传播学论文范文模板:传播学视野下的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研究

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文化艺术中最为活跃、最受关注的组成部分,本文主要运用传播学的视角,以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大陆以及香港、台湾的流行音乐文本为研究对象,探寻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在与外部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中传播发展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一些特点和规律.

传播学是一门涵盖多个领域的综合学科,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因此,它可以作为我们认识了解社会,以及各种经济、文化现象的理论工具.传播架起了音乐与社会联系的桥梁,人类社会音乐实践的本质便是音乐的传播实践.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流行音乐文本是传播活动中的信息,而流行音乐传播流行的过程则是一个信息交流与共享的过程,它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制约,各个环节紧密联系、频繁互动的有机整体,将其置于传播学的视野下进行研究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识流行音乐传播活动中的特点和规律.

兴起于改革开放之初、70年代末的中国当代流行音乐迄今已走过了三十多个年头,它的发展历程更是一条中国社会政治意识、经济制度、文化*、审美趣味、艺术观念的变迁之路,流行音乐也正是在与它们的角力互动中曲折前行的.近些年来,随着流行音乐以不可逆转之势地发展与繁荣,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研究这一重要的音乐形式和文化现象,其中从传播学角度研究流行音乐的文献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探讨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对流行音乐传播的影响,二是研究流行音乐与传播学的关系,三是研究媒介对流行音乐传播的影响.

本文以流行音乐传播过程中的五大要素为理论切入点,将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传播活动置于广阔的社会、经济、文化、科技背景下,从传播主体、传播媒介、传播客体、传播效果四个角度去全面研究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传播活动,而流行音乐作为传播过程中所传递的信息,则贯穿整个论文研究始终:一、传播主体.流行音乐在其制作生产环节常常会受到主流意识形态和商品经济等因素的制约,流行音乐文本肩负着承载传播主流意识形态、民间传统文化、时尚消费文化等诸多信息的任务.二、传播媒介.流行音乐的传播深受媒介技术发展的影响,传统媒介、新媒介以及各种存储介质的演变使得流行音乐不断改进和丰富着自身的传播手段和传播样式.三、传播客体.流行音乐传播中的受众不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者,他们在与流行音乐文本互动、协商的过程中参与意义的生产与重构.四、传播效果.流行音乐的传播效果主要有两个层面:一个是以社会控制为中心的宏观层面,另一个则是以受众需求为中心的微观层面.

论文第一章将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分为两个时期: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前当代时期和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当代时期.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前当代时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20年代末至1949年,这是中国流行音乐产生和快速发展的第一段时期,主要以城市爱情歌曲和群众革命歌曲为代表.第二阶段是1949年至70年代末,群众革命歌曲主宰了这一时期大陆的流行音乐,而港台的流行音乐则在继承了城市爱情歌曲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当代时期的中国流行音乐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这一时期的港台流行音乐以其先进的创作理念和成熟的商业运作深刻影响了大陆流行音乐的发展,而大陆的流行音乐在经历了最初的艰难之后,迅速涌现出许多著名的歌手和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第二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大陆、港台的流行音乐整体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歌手繁多、题材多样.第三阶段是新世纪以来,大陆、港台的流行音乐逐渐走向融合,借助于新媒介,流行音乐涌现出了许多草根明星,同时,其商业属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在日益彰显.回顾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从最初对它的一系列论争,到正视它的存在,并对它进行积极地研究和探索,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发展是在与社会外部因素的角力互动中曲折前行的.因其所独有的审美特质,以及它与社会生活和大众媒介的紧密联系,从美学和传播学的角度出发去研究中国当代流行音乐是目前最主要的两个理论出发点.


https://www.mbalunwen.net/kaogu/87977.html

论文第二章主要从文化工业、文化产业、意识形态等理论和概念出发,分析流行音乐制作生产时的制约因素.作为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大陆唱片业在经历了最初短暂的辉煌之后,一直被盗版所困扰,同时数字技术的应用也给予唱片业以致命地打击,唱片业的未来发展还是要努力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寻求突破.本章以1983至2008年央视春晚的流行音乐文本为例,阐释官方话语和主流意识形态正是借助于央视春晚的流行音乐完成了国家、民族、社会、家庭形象的建构.在流行音乐的制作与生产中,明星的地位不可或缺,大众媒介在明星的生产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超级女声》节目的成功便证明了大众媒介在这场声势浩大的造星运动中的巨大作用.

论文第三章从传播技术的媒介理论入手,探讨媒介和技术对流行音乐传播的影响.根据磁带、CD、MP3等流行音乐存储和播放技术的演变,可以看出每-种新出现的媒介都是对原有媒介固有缺陷的有益补充,媒介技术的发展不但增强了传播者的影响力,同时也提高了受众的创造性和生产力.目前,较为常见的流行音乐技术传播主要有以下类型:基于印刷技术的乐谱传播,基于电子技术的唱片、广播、电视传播和基于数字技术的网络传播.其中,电视媒介将流行音乐变为更加直观、视听一体的综合艺术,流行音乐文本所具有的多义性和商品性也使它深受广告的青睐,与此同时,它也受到消费主义和暴力、*等不良倾向的影响.随着数字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发展,网络媒介带给流行音乐传播领域许多前所未有的改变,目前,网络流行音乐一般主要以原创、翻唱、恶搞三种形式出现.其中,恶搞打破了传统语境中约定俗成的能指和所指的意义关联,给人们提供了一种集体狂欢的娱乐方式.

论文第四章主要探讨受众在对流行音乐文本进行解读、重构和生产的互动中所呈现出的一些特点和变化.“以媒介为中心”和“以受众为中心”是传播学受众研究的两个基本立场和出发点,文化研究的视角将受众置于宏大的社会环境和历史进程中去研究,更多得关注到了受众在媒介使用中的主动性,他们对媒介的使用主要基于获取信息、交往需要和情感需要三种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各种新媒介的不断涌现,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受众呈现出一些诸如更加分化、难以感知,接触媒介时间长、年龄跨度大等新的特点.在流行音乐的传播过程中,受众不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者和消费者,他们在与文本互动、协商的过程中参与意义的生产和重构.尤其在青少年受众那里,虽然最后难逃被商品经济和主流意识形态收编的命运,但他们通过对抗权威、突破禁忌、改编经典等手段积极地参与生产.“粉丝”所具有的群体性、主动参与性、辨识力等特点使他们成为流行音乐受众中最受关注的一个群体,他们是过度的消费者,市场话语在其中常常居于主导地位,同时他们又是生产者,通过具有生产性的实践活动重新赋予流行音乐原初文本以新的意义.

论文第五章从媒介传播效果研究的理论发展为切入点,阐述了信源、传播技巧、媒介技术、受众等因素对流行音乐传播效果的影响,认为媒介的传播过程是一个媒介与受众协商的过程,效果产生于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在流行音乐宏观传播效果的研究中,以2008年汶川地震和北京奥运会为例,阐释了流行音乐在支持强化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和参与社会宏大叙事所发挥地巨大作用.流行音乐所具有的社会性和对社会生活的积极参与性,使得许多媒介设置的议程成为流行音乐所吟唱的主题,而反过来,正是有了流行音乐的渲染,许多由媒介设置的议程又得到了进一步的突出和强化.“使用与满足”理论则主要从微观层面去考察传播效果,将受众看作是有着各种需求的个体,受众在演唱卡拉OK和泡吧时满足了各自社会交往、感情宣泄、消磨时间等不同的内在需求.

工业化大生产所带来的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得生活在当下的人们拥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流行音乐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消费产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为重要的地位.然而,在消费主义大行其道,我们身边充斥着各种有着标准化和恶俗化倾向的音乐商品的今天,本文将流行音乐置于更为广阔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社会背景下,通过借助现代传播学的理论视角,结合文化研究、音乐史学、音乐社会学和音乐美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去思考和研究流行音乐如何在与外部因素的互动中实现预期的传播效果,并旨在通过该项研究寻求一条中国当代流行音乐有效传播和健康发展之路.

第四篇社会传播学论文范例:桂村社会传播网络研究

本研究通过对“桂村”个案的深入考察,采用以传播民族志为主的多种方法,对当今中国的乡村社会的人际传播网络、组织传播网络、大众传播网络和新媒介传播网络予以“全景”展示,重点解读转型期中国村庄的社会传播现象,讨论不同类型的乡村传播网络的功能,探究传播与村庄社会发展的关系,是一项传播学和社会学的交叉研究.论文首先介绍了作为考察对象的桂村的自然环境、建制沿革、社会变迁概况,就村民经济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对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的“传播网络”等概念加以界定,提出“传播五观”作为观照全文的基本架构,还就研究范围进行了说明.论文认为人际关系是维系村庄秩序的重要纽带,人际关系在人际传播网络中展开,人际传播网络处于村庄社会传播网络的核心圈内.论文根据在桂村的实地调研资料,说明在村庄人际传播网络中,传者与受传者的角色是不固定的,常常发生彼此换位的现象;重点讨论了村庄人际传播的“三喻文化”现象;特别揭示了一种特殊的村庄人际传播——闲话传播.论文随后考察了国家意志向村庄的组织性渗透进程,说明了国家政权组织嵌入桂村的新表现,并对桂村的教育组织传播作了全面描叙,特别揭示了一种特殊的组织传播——民俗传播,以挂灯、二月二庙会为例对民俗传播的实景加以呈现;对桂村村政组织大力推进的旅游传播进行了事件-过程分析.论文阐述了各种形式的乡村组织传播所具有的整合、控制和认同等功能.论文对桂村村民接触、使用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影、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情况作了全面描叙,考察了村民的电视体验——在哪里看、怎样看、看什么,重点对村民对电视的使用与满足状况进行“深描”,说明电视在乡村的传播效果.基于大众传播功能的复杂性,论文重新审视了若干流行颇广的乡村电视研究观点.在新媒介传播网络方面,论文主要考察的是电脑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论文考察了桂村村民日常生活中的电脑接触情况,分析了村民对电脑网络的应用偏好.在对桂村村民手机拥有情况的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论文分析了村民的手机使用状况.考察发现,新媒介传播使村庄社区媒介化,村民在新媒介使用方面存在明显的“数字鸿沟”,提高村民媒介素养的问题亟待解决.在桂村传播网络的个案研究的基础上,论文进而阐述了社会传播网络与村庄发展的关系,指出各种社会传播网络都具有整合、解放、交换、认知和区隔等功能;在不同的乡村传播网络中,都有可称之为“能人”的核心人物,他们在社区传播网络中处于“节点”位置,他们的传播观念、行为在乡村社区内具有扩散力和影响力,逐步被多数村民所接受,逐渐形成乡村社区的共识,引发乡村社区文化形态和生活方式的变迁.“能人”作为乡村精英,以舆论领袖的身份参与村庄建设,对村庄的发展发生影响.借鉴已有的乡村传播研究成果,论文建构了“以村庄社区为基础、以农民为中心”的乡村传播网络的结构模型.论*调指出,乡村社会传播网络是一个复合体,不同层次的传播网络的基本功能不尽相同——人际传播网络相对稳定,功能侧重于乡村稳定的人际关系秩序的维系,其参与者注重互惠;组织传播的变数较大,组织传播网络是对社区的文化发展和社会结构变迁作用最大的传播网络,其功能侧重于整合,其参与者注重获得安全保障和在组织中的身份认可;大众传播是乡村最为显在的传播形态,村民通过接触使用大众传播网络,实现文化消费,享受娱乐性的精神按摩;新媒介传播网络具有功能上的融合性,是乡村社区最有发展前景的传播网络.

社会传播学论文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社会传播学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3000字本科毕业论文、10000字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4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社会传播学专业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社会传播学论文范文题目

第五篇社会传播学论文范文格式:媒介环境学视阈下文学与媒介之关系研究

如今的时代被冠以各种名目繁多的称号:全球化时代、电子时代、读图时代、网络时代、信息时代、数字化时代等等,不管从哪个角度去指称当下这个时代,无可否认的是我们都已经认识到这是一个与以前大不相同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文化、社会正在经历着全方位的转型和变革,这种变革突出体现在媒介的影响力上,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媒介的时代,媒介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也把它强大的作用力辐射到文学活动.任何历史现象的研究都要将其置于整体的宏观视角才能真正了解局部的内涵和价值,因为“只有这个整体,才是一种可以自行说明问题的研究范围.”对于文学研究来说,这个整体就是指处在媒介多元化转型中的当代社会.文学的生存环境和发展境况已经发生变化,在市场、意识形态、文化建制、学术惯性等众多因素的操控下,文学表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样态、原则和秩序等,文学的属性呈现出多样化,文学的价值标准日趋多元化.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很难有纯粹的文学问题,也很难为媒介时代的文学确定唯一的属性,但是我们可以借助一个切入点来考察文学的时代特征,这就是文学与媒介的关系.归根到底,文学首先是一种基于媒介的艺术,媒介的形态特征必然会影响到文学传播活动的各个环节和整体面貌.媒介借助自身的特性塑造了特定的传播环境,在特定媒介环境中发生的文学活动自然受到这个环境的影响,同时文学活动又会反作用于它所产生的媒介环境,在这种交互关系中,无论是作者与媒介,文本与媒介,还是读者与媒介的关系,都对文学传播的具体形态和效果产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文学与媒介的关系成为文艺传播学的理论焦点和学科支撑点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

研究文学与媒介的关系既是对文学现实处境的回应,也体现了当下学术融合和学科交叉发展的趋势.在这方面已经有不少研究成果值得借鉴,本文选择了一个比较新的角度和方法来探讨文学与媒介的关系,那就是借助一个新兴的传播学研究流派——媒介环境学来探讨文学传播活动与媒介形态特性所构建的媒介环境之间交叉逆反的互动过程和历史演变轨迹.这种新视角既是文学与媒介之关系研究的具体化尝试,也是一个相对比较新的跨学科研究课题.论文借鉴现象学方法力求回到事物本身的存在方式,以及主体间性的研究模式追问文学与媒介之间互为存在主体的复杂关系,致力于为文学传播学研究贡献一些基础理论.

论文的主体框架包括六大部分:导论主要介绍论文选题的由来、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等相关背景材料.第一章对论文中涉及到的主要概念及主要理论工具进行了规范和梳理,以便在随后的论述中保持逻辑上的清晰和连贯.第二章和第三章是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阐释文学传播活动和媒介环境的互动关系,属于对二者关系的宏观性把握.第四章把文学与媒介的关系研究引向微观领域,借助媒介环境学的“情境”理论分析文学传播与电子媒介环境的关系.结语部分探索文学和媒介的发展趋势等问题.

导论部分主要介绍论文选题的由来及研究意义、相关研究成果综述以及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和解决的主要问题,明确为什么要研究文学和媒介的关系,用什么理论视角研究,研究什么等基本问题.本文的选题是为了回应时代对文学以及文艺学研究提出的新问题,同时引入传播学的新成果,拓展深化文学传播学研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如今的文学传播学已经基本获得了学科自足性,可以总结出一些一般性的假设.目前国内文学传播学研究存在多种研究维度,大多数研究成果都是站在文学史或者文学理论的立场上,分析文学受到媒介的什么影响,对于如何把文学和媒介放在一个互动的主体间性的框架中,思考二者的辩证关系的理论研究还比较欠缺.而且在这些研究成果中,侧重分析传播者、文本、社会文化等因素的比较多,对文学传播的媒介环境关注不多.因此文学传播学研究在如何还原并真正理解媒介环境所发挥的影响和作用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第一章对论文中涉及到的主要概念——文学传播和媒介形态,以及论文研究的主要理论工具——媒介环境学进行了简要的界定和规范,并且对媒介环境学的发展概况进行以点带面式的梳理.文学传播是指文学活动中信息传递的结构系统.媒介形态是指在不同历史、社会、文化环境中的媒介(尤其是社会主导媒介)所呈现出来的形式和特性.媒介环境学兴起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与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并立的传播学第三种研究范式.媒介环境学是西方研究媒介形态的主要学术群体,它改变了西方媒介理论研究长期以来把媒介所传达的内容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状况,把关注点放在媒介本身.认为媒介是一种本体性的存在,从长远的社会发展来看,媒介才是真正的信息.这个学派从研究媒介的形态特性出发,考察不同的媒介如何构建了不同的媒介环境,并进而对社会文化产生深远影响.媒介环境学在三个层面上展开对媒介的学术探究:作为符号环境的媒介,作为感知环境的媒介,以及作为社会环境的媒介.无论是把媒介作为抽象的符号环境或者作为外在物化的可感知的环境来研究媒介与人的感知、思维等之间的互动关系,还是作为人与人构成的社会环境来研究媒介与社会的共生关系,其研究的基本出发点都可以归结到人.由此可以看出,虽然媒介环境学研究的对象是媒介,但其关注的焦点是媒介与人的关系.通过概括梳理芒福德、朗格、伊尼斯、麦克卢汉、波斯曼、翁、梅洛维茨、莱文森等媒介环境学代表人物的理论,以点带面地展示了这种研究范式的具体内涵和风范.在肯定其在本体论、认识论和目的论上有所突破的同时,也指出其不足和缺陷.为避免这些不足和缺陷,我们在借助媒介环境学理论分析文学传播活动时要注重关注人的能动性,辩证地分析二者的互动关系.

第二章的主要内容是阐述作为环境的文学传播媒介的具体特性和结构.论文在人与媒介互动的框架内宏观地把握文学传播媒介的内涵及其塑造的媒介环境,在媒介环境学的理论视阈下对文学传播媒介的本体性存在进行形态和动态分析.从形态分析来看,文学传播媒介表现为符号媒介和物质媒介的统一.符号媒介用线性排列的方式表现为时间结构,物质媒介以一定的空间体积表现为空间结构,二者统一起来构成文学传播媒介.符号媒介和物质媒介共同参与了文学的符号环境和感知环境的塑造.文学传播媒介既是作为符号环境的媒介,又是作为感知环境的媒介,作为符号环境的文学媒介的作用倾向于在变动中维持文学观念的同一性,维护文学活动的延续性.作为感知环境的文学媒介虽然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保持了相对稳定,但是一旦发生重大变化,将会极大地改变我们的文学观念和文学实践.文学媒介所塑造的符号环境和感知环境相互参与对方的建构过程,二者统一于文学传播活动的社会文化环境.从动态分析来看,媒介是文学传播活动中的能动性因素,在文学创作、文学流通、文学接受的环节中都存在着人与媒介之间互为主客体的间性作用,表现为不同层次的多重媒介化.创作主体、接受主体和传播主体之间基于媒介产生的信息交流和循环互动,使文学传播媒介呈现出多层次交互式的动态结构,同时也塑造了多层次的文学传播媒介环境.

第三章以媒介环境及其历史演变为坐标分析文学传播活动和媒介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文学传播活动是人与媒介的互动,这种互动关系的特殊性表现在它是围绕语言进行的具有修辞意义的互动关系,是在一定的符号环境和感知环境中发生的情感和审美的多层次交互运动.媒介环境构成文学活动的基础和背景,文学四要素作者、读者、世界、作品都是在一定媒介环境中实现自身的意义和存在.同时文学对媒介环境也具有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文学传播对媒介形式的选择和对媒介环境的塑造等方面.传播的历史也是集体知识积累和传承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信息传播的规模和效率两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媒介环境与信息传播的规模和效率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互动关系,表现在一定的媒介环境决定了人的传播方式和效果,因此也就决定了传播规模和效率;而人类发展历史过程中,不同的信息传播规模和效率也选择造就了相应的媒介环境.文学作为集体知识的一种,在符合这一基本规律的同时,也在媒介演变的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特殊的信息传播的规模与效率之间的关系.以媒介环境的演变为坐标,文学传播史经历了口语媒介、文字印刷媒介、大众媒介三个阶段,每一种传播媒介都对应着特定的创作方式和接受方式.在历史梳理的基础上,论文提出了在文学史研究中引入媒介环境视阈的主张.认为文学史研究需要从文学属性多样化和文学价值多元化的理论基点出发,改变“唯杰作”传统,重新阐释已有的历史文献,重新发掘整理与媒介演变、编辑出版以及跨文化跨地域的文学传播活动有关的史料,在媒介环境的视阈下重新审视一些习以为常的结论,或者曾被忽视的见解和史实,揭示它们新的价值和意义.

第四章在前两章宏观论述的基础上尝试进行立足于当下电子媒介环境的微观研究.借助麦克卢汉、戈夫曼、梅洛维茨等人的理论,考察文学传播活动在媒介构筑“情境”的过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将研究引向深入和具体,弥补媒介环境学研究过于空泛的不足.情境是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人与感知场之间信息流动的方式.情境是媒介环境的产物,它把媒介和人的行为联系起来,其本质是一套行为规则,每套行为规则就像一层“膜”一样包裹着情境,各种情境的膜相互融合交错共同构成社会环境的“皮肤”,是社会得以维持行为合理化和信息流动的保障.电子媒介的视觉听觉再现和传递能力使信息视觉化、即时化,使我们的生活在真实和虚拟之间模糊了界限.从而改变了原有媒介环境建构起来的情境之膜,重构了情境的“前台”和“后台”区域,使后台前台化,前台后台化.文学既是情境的“档案”又是情境产生的来源之一.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文学记忆”对情境的塑造发挥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电子媒介的编码行为产生了两个后果:一个是创造了表征性的视觉媒介,一个是创造了远程通讯媒介.这两个后果虽然创造了新的情境,但是并不意味着改变了人们选择行为范式的方法和原则,人们对待新情境的方式从根本上说是适应而不是断裂.因此,电子媒介环境中的情境依然需要文学记忆,文学与电子媒介环境在塑造情境过程中同样存在互动共生的关系.但是文学记忆的主要来源是文字传播渠道,显然无法完全处理汇聚在电子媒介信息流中呈现多种形式的非线性编码信息,由此可能导致信息的失真和耗散,增加信息的熵值.

结语部分对文学传播活动以及媒介环境的演变做了比较乐观的预测.文学是人类观照内心世界的“镜子”,文学的边界会随着媒介环境的变化而相应发生变化,但是文学依然存在.我们要客观地分析“文学消亡论”的言说立场.从文学与媒介互动的视角来看,媒介影响文学的同时,文学也在向媒介进行全方位的渗透和影响,随着文学观念、文学话语、文学叙事等的扩散,文学的深度模式等本质特征会慢慢从其他媒介艺术中体现出来.但是文学观照人的心灵世界的重要作用和价值是其他媒介形式的艺术无法替代的.最后总结了论文的借鉴意义以及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今后研究工作的方向.

这篇社会传播学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社会传播学引用文献:

[1] 比较好写的社会传播学论文题目 社会传播学论文题目怎么定
[2] 关于社会传播学的论文参考文献 社会传播学论文参考文献数量是多少
[3] 社会传播学论文摘要怎么写 社会传播学论文摘要范文参考
《社会传播学论文范文参考 社会传播学毕业论文范文[精选]》word下载【免费】
社会传播学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