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学术论文 > 文章内容

道路工程设计论文范文参考 道路工程设计毕业论文范文[精选]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道路工程设计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2-08

道路工程设计论文范文

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道路工程设计论文范文参考:重庆丘陵山区土地整理模式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2. 第二篇道路工程设计论文样文:西南丘陵山区农村道路构建及其景观效应
  3. 第三篇道路工程设计论文范文模板:西部山区道路工程与环境的相互影响机制及其评价
  4. 第四篇道路工程设计论文范例:可持续农地整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5. 第五篇道路工程设计论文范文格式:城市发展背景下的城市道路景观研究

★100篇关于道路工程设计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道路工程设计相关的本科毕业论文和硕士论文写作提供道路工程设计相关优秀论文范文格式模板参考.【赶快阅读吧!】

第一篇道路工程设计论文范文参考:重庆丘陵山区土地整理模式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目前,土地整理正在运用自然环境格局、经济态势以及资金、技术、管理水平等创新驱动力,形成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模式.西南丘陵山区是我国特殊的生态脆弱区,人地矛盾十分突出,农村土地整理实现项目选址判别、资源环境效应诊断、产业发展培育、生态景观再造等方面的创新,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农村土地整治理论与技术的基础上,创新适合西南丘陵山区农村土地整治需求的新模式,是目前西南丘陵山区土地整理问题研究的主要方向.本研究以重庆丘陵山区柑橘园建设土地整理、蔬菜基地建设土地整理、粮油基地建设土地整理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为实例,针对丘陵山区土地整理的规划布局和工程设计面临的制约因素及困境进行系统分析,以期提出适宜于丘陵山区的土地整理模式及其关键技术,为实现丘陵山区可持续土地利用、提高土地生产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以及相关建设规范和标准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

(1)柑橘园建设土地整理模式:以重庆市万州区甘宁镇永胜等(2)个村土地整理项目(柑橘园建设)为例,研究了柑橘园建设的改土工程、灌排工程以及道路工程,并提出了柑橘园建设土地整理的关键技术.(1)海拔低于500m,坡度控制在25°,以内适宜种植柑橘的水田采用垄畦改土法;而旱地中土层较深的坡耕地采用定植穴改土法,土层较浅的坡瘠地采用壕沟改土法.(2)研究区水资源供大于需,根据各地块实际情况,设计排灌沟渠,布设一定量的周转池等,形成一个完善的综合排灌体系,以调节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造成季节性缺水现象的情况.(3)整修原有田间道,连通横跨研究区的主要对外交通道,进而与县城主干道连为一体;考虑到水田、旱地集中成片改建为果园,整修部分骨干生产便道,使其将田块与每条支田间道、主要对外交通相连接,使各级道路均与农田水利系统、田块、居民点、对外交通干道结合,构建完善田间道路网系统.(4)柑橘园建设土地整理关键技术:①采用定植穴改土(坡地)和垄畦型改土(水稻土),回填有机物料,达到土层深厚,有机质高,质地疏松,通透性、排水性良好;②采取修建壕沟、背沟及箱沟等多种沟渠构成排水系统,以一级主管道与蓄水池、天然河沟以及灌溉渠等水源相连接,并配套一定数量的阀门与二级管道连接,将水输送至田块实现灌溉;③生产作业道和生活便道宜采用平直式,当道路纵坡大于10°,时宜采用凹槽防滑处理的平直与台阶结合式,以便于柑橘园内小型机械车、摩托车通行.通过土地整理建设柑橘园,坡耕地土层变深厚,耕作层结构改善,肥力水平提高,生态服务功能提升,并且,柑橘园能提供与耕地同等重要的产品,因此,柑橘园应作为耕地的一部分.

(2)蔬菜基地建设土地整理模式:以重庆市璧山县璧北蔬菜基地建设土地整理项目为例,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区域优势品种,立足蔬菜生长特性,因地制宜进行宏观规划与微观土壤改良,并提出了蔬菜基地建设土地整理的关键技术.(1)大气、灌溉水质、土壤单项污染指数Pi均≤1,未受污染.大气质量综合污染指数为0.56,污染水平属清洁;灌溉水质综合污染指数为0.69,污染水平属尚清洁;土壤综合污染指数为0.74,污染水平属尚清洁.可见,大气、灌溉水质、土壤所有指标均合格,符合蔬菜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质量标准要求适合蔬菜基地的建立和选择.(2)依据地形、地貌、土壤和水系分布及产业发展定位,宏观上布局为“一心两基地四区一点”八个功能区,即种苗培育中心、设施蔬菜生产示范基地、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蔬菜良种试验示范区、农耕体验区、观光休闲区、综合配套服务区和农民新村点.(3)在农田规划上,首先,将研究区耕作田块设计为条田,条田可以改善农田生产环境,消除农田利用中对作物生长发育的限制因素,促进农田利用的有序化和集约化;其次,进行了水利管网系统以及配套管网建设,使灌排系统配套,使规划的田块具有保水、保肥的目的;最后,还设计了保障蔬菜销售运输和田间作业的完善快捷道路网体系.以此实现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销售品牌化和经营产业化.(4)蔬菜基地建设土地整理的关键技术:①通过对环境空气质量、灌溉水质量与土壤环境质量进行监测与评价,以此检验是否适合建设蔬菜基地;②耕作田块修筑工程,以此消除农田利用中对作物生长发育的限制因素;③通过设计排除地面水和控制地下水结合使用的排水农沟,以实现田块保水保肥.④通过重点建设环状机耕道和板车道,完善道路交通网络,以解决运输问题.

(3)粮油基地建设土地整理模式:以重庆合川区大石镇高川村等四村粮油基地土地整理项目为例,从制约因素,工程措施和效益分析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粮油基地建设土地整理的关键技术.(1)从基础设施条件、土地利用限制、士地适应性、水资源供需等四方面分析了研究区建设粮油基地的制约因素.研究区基础设施条件较差,且遭受一定程度的干旱、水土流失和洪涝灾害;研究区水资源总量上可实现供给平衡,但可能出现季节性和区域性干旱问题.为此,需要通过粮油基地土地整理来实现研究区田、水、路、林的改造,以实现旱涝保收、稳产高产、节水高效.(2)通过土地平整、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及其他工程等工程建设,以提高基础设施配套程度,改善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生产条件,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改善生态景观,提高粮食生产保障能力,促进粮油基地持续利用.(3)通过对田、水、路的综合治理,可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基本实现稳产高产,优质高效,符合粮油基地要求.(4)粮油基地建设土地整理的关键技术:①丘陵山区耕作田块以修建梯田为主,田(地)面坡度水平(水田)或<,6°,(旱地),耕作层厚度>,25cm,有效土层厚度>,50cm;②充分利用水资源,完善灌溉体系,灌溉设计保证率不低于70%;水源受空间和时间限制不稳定区域的耕地,每亩耕地可用于补充灌溉的设施蓄水量宜在4m3以上.③田间道路面宽3.0m~4.0m,设置必要的错车道和回车道,同时应配套桥、涵和农机下田(地)设施,便于农机进出田间作业和农产品运输;主干田间道宜硬化;生产路采用横向、纵向交叉布置,路面宽宜为0.8m~2.0m.生产路可沿沟渠或田埂灵活设置,并形成网状.


https://www.mbalunwen.net/ufo/78774.html

(4)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模式:以重庆市合川区钱塘镇大柱村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为例,对研究区的土地利用、产业发展、新居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系统研究和规划,并提出了农村综合整治的关键技术.(1)结合当地实际进行产业规划,把研究区建设成以有机农业、现代设施农业和高新农业为核心的产业,并打造出了产业的休闲观光的多重功能,形成了蔬菜种植区、粮油种植区、林木种植区(包括果园、苗园)、养殖中心(包括家畜养殖中心、水产养殖中心)、中药种植区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2)通过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建成“钱塘人家”新型社区.通过农村居民点复垦,可补充耕地25.50hm2,有利于维持耕地占补平衡;农田土地整治实现田块规整,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完善田间道路系统和农田灌溉系统,满足规模化经营、机械化作业,农业新技术能得到有效推广.(3)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模式的目标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基本一致的,二者之间是互相促进、互为基础的关系;研究区通过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土地质量将提高39.5%;生态环境水平将呈上升趋势,且年均生态环境综合水平进步显著;景观破碎度指数由综合整治前的0.0021降低为0.0013,聚集度指数由0.67增加为0.71.通过田块合并,渠、沟、路的重新布设,使原来破碎杂乱的斑块镶嵌格局进行了规整,总体格局趋于简单,斑块的团聚性得到增强.(4)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关键技术:①针对不同类型区的资源禀赋和农业产业规划,提出与产业协同的农村土地利用配置模式,编制符合“四生”(生态、生产、生活、生财)理念的农村土地整治规划;②针对山地耕地组织利用方式和耕地规模经营水平,实施耕作田块整治及耕地质量保育;③从自然、经济、社会、生态多角度,设计促进村镇建设用地潜力挖掘与释放.

综上所述,本研究提出了重庆丘陵山区四种土地整理模式:柑橘园建设土地整理模式、蔬菜基地建设土地整理模式、粮油基地建设土地整理模式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模式及其关键技术,丰富和完善了丘陵山区土地整理实践研究.但以项目为载体的土地整理模式,缺乏对新形势下相关政策工具的运用.因此,将来应以项目、工程为载体结合政策工具的运用转变,特别是将农用地整理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相结合进行丘陵山区土地整理模式研究.并且本研究提出的土地整理关键技术,还需在实践中验证,反映其适用性,推导其广适性.

第二篇道路工程设计论文样文:西南丘陵山区农村道路构建及其景观效应

近年来,农村道路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之一,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发展平台上,得到了迅猛扩展.目前,对大地貌单元内高等级道路系统关注较多,如高速公路、铁路、国(省)道或县道等路网联贯对沿线物流和信息交换的集聚与辐射,所具有“通道-阻隔”效应对大地貌单元地表覆被和景观利用的异质性和多样性的驱动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低等级的农村道路则集中于道路网布局与评价、道路工程设计与造价的控制、工程施工与质量监管、养护管理、以及路面排水、边坡水土流失与道路侵蚀防治等方面的研究.然而,在西南丘陵山区广泛分布的农村道路,不仅受到人为经济活动的影响,而且深受自然环境条件的制约,农村道路建设及其运营过程为社会发展提供保障,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的分割、干扰、破坏、退化等景观生态问题.为此,本文通过实地调研西南丘陵山区农村道路现状,选取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飞仙关镇凤凰、三友2个行政村(样区Ⅰ),贵州省桐梓县九坝镇白盐井、水河、槐子3个行政村(样区Ⅱ),重庆市合川区大石镇高川、柿子、竹山、懑井4个行政村(样区Ⅲ),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梅江镇新联、关田2个行政村(样区Ⅳ)和重庆市忠县拔山镇拔山、石联、苏家3个行政村(样区V)等五个样区,分析了不同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气候、土壤、植被等地理环境和农业人口、耕地数量、人均耕地、基础设施、农业生产条件、耕作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等社会经济综合要素融合下的农村道路类型与功能,明确了西南丘陵山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其未来发展态势对农村道路的需求,结合当地农业机械使用状况及常用建材特色,研究了农村道路路面(基)控制等结构层次工程设计技术,构建西南丘陵山区农村道路体系,分析了农村道路体系的网络特征和景观效应,从而为西南丘陵山区农村道路体系布局与设计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1)农村道路布局

农村道路按功能和路面宽度可分为田间道和生产路两级.田间道应沿田块的短边布设,在旱作地区,田间道也可布设在作业区的中间,沿田块的长边布设,使耕作机械两边均可进入工作小区以减少空行.在梯田区布置田间道应按照具体地形,采取通梁联峁,沿沟走边的方法布设.田间道多设置在沟边、沟底或山峁的脊梁上.山低坡缓,田间道呈斜线形;山高坡陡,田间道可呈“S”形、“之”字形或螺旋形迂回上山;生产路宜纵横交错布置,因地制宜地与田间道形成网状,设在田块的长边,并分旱地区和水田区采取不同的方式布置.旱地横向生产路为40~200m,布置一条生产路.在石坎较多的地区可与石坎结合设置,以节约用地.纵向生产路多布置在丘陵山地的脊部,根据田面长度,一般200~500m布置一条.如果生产路与沟渠组合设置不利于排水或不利于通行时,应分开布置.水田生产路可设置在农沟外侧与田块直接连接.横向生产路可间隔100~300m布置一条,纵向生长路可间隔200~500m布置一条;与紫色岩溶区相比,石灰岩溶区的地质条件更具有复杂性,应绕避溶蚀洼地、溶洞发育区和大断层破碎带.农村道路应尽可能地结合地形地貌条件及生产方式进行布置,体现因地制宜原则.田间道可与支、斗渠沟结合布置,生产路可与农渠沟结合布置.因此,西南丘陵山区农村道路布局不仅要充分考虑农村居民点分布、农田水利设施和耕作田块设置等,还应顺应自然环境条件、融于农业自然人文景观.

(2)农村道路工程设计

紫色岩区路面设计高出原地面约20~30cm,路面垫层采用20cm厚手摆片石,路面基层为10~15cm泥结碎石稳定层,路面面层采用15~20cm厚C25~C30水泥混凝土进行铺设.该区域土基强度较高,可采用原土路基夯实,压实度在90%以上.路基的宽度为4.5~5.0m,边坡采用1:1.5.同时考虑到本区域降雨期较长,集雨面积较大,可在路基来水一侧布设边沟,沟底宽0.25~0.30m、净深0.3~0.4m,沟壁采用M10~M15水泥砂浆砌毛条石或浆砌块石,沟底铺设8~10cm厚C15~C20水泥混凝土.为了保证路基的稳定,设计在田间道的另一侧利用条石修建条石路肩、预制混凝土或土质路肩;石灰岩溶地区常常遭受两侧山坡水土的冲蚀,三水转化快,因此,路基和路面设计比紫色土区厚,高出原地面约30~40cm.路面垫层采用20cm厚手摆片石,路面基层为15cm泥结碎石稳定层,路面面层采用18~20cm厚C30水泥混凝土进行铺设.路面宽度净宽为3.5~4.5m,横坡为0.3%~0.5%;田间道的平曲线半径(转弯半径)应不小于15m,特殊困难地段不得小于10m,平曲线长度不得少于15m.当平曲线半径等于或小于150m时,应在曲线上设置超高,在曲线内侧加宽,并在平曲线两端各设置一段不少于10m的超高缓和段,超高横坡度最大值不超过8%,积雪冰冻地区不超过6%.田间道最大纵坡宜取6%~8%,特殊情况下,丘陵地区不宜大于11%,山区不宜大于13%;在海拔2000m以上或严寒冰冻地区不宜大于8%.无论是紫色岩区还是石灰岩溶区,当田间道路面宽度小于4.0m时,均应在适当距离内设置错车道.错车道应设在有利地点,并使驾驶员能看到相邻两错车道间驶来的车辆.设置错车道路段的路面宽度不应小于6.5m,间隔宜为300~600m,有效长度宜为15~25m;紫色岩区生产路宜采用片石、块石垫层,路基宽宜为0.6~2.7m,路面宽度设计为0.6~2.5m.无积水和流水冲刷的地区可采用夯实素土路基,生产路路基宜高于路面0.1~0.2m.石灰岩溶区宜采用浆砌石质路基,高出田面高程0.2~0.5m.生产路路面均可采用砼现浇、预制砼板、青石板等材料,砼路面厚度宜为5~20cm,预制砼板、石板宜为6~15cm,其他材料宜为8~20cm.田间道、生产路跨越沟渠或溪沟处可布置农桥,农桥分为田间道桥和人行便桥.结构设计安全等级不低于*.农桥的结构形式可采用梁式和拱式.建筑材料可用砖、石、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等.道路穿越渠道时,宜在渠、路下或地下设置涵洞.涵洞的顶端距路基要有一定的距离为20~30cm.涵洞水流的方向,应与洞顶填方沟渠或道路正交,与原水道的方向一致.涵洞的形式可采用圆形、箱形、盖板式和拱式等,选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管.因此,西南丘陵山区农村道路工程设计,除充分考虑道路所经路段的地质地貌、水文、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壤特性外,还应就地取材,降低建造成本.

(3)农村道路体系网络特征

五个样区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等差异加剧了区域各级道路体系构建重点的差异,但整体上道路体系均更加趋于健全和完善,网络特征存在一定差异但有所缩小.从廊道指数来看,五个样区农村道路建设后较建设前的总长度、密度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建设前,各行政村道路总长度变化范围为6.73km~76.36 km,相差11.4倍,建设后其为7.88km~82.15km,变化范围缩小至10.4倍;建设前,道路网络密度为38.18 m/hm2~149.6 m/hm2,相差近4倍,建设后其为65.87 m/hm2~159.6 m/hm2,相差仅2.4倍.此外,五个样区农村道路建设前后道路类型组合的结构变化也较为明显,整体上,田间道比例提高幅度较大,但生产路在整个道路体系中所占的比例仍最大,其次为田间道,等级公路最少.建设前,样区Ⅰ、样区Ⅱ、样区Ⅲ、样区Ⅳ、样区Ⅴ的等级公路:田间道:生产路的比例依次分别为11:15:74,0:31:69,9:12:79,3:17:80,8:28:64.建设后,样区Ⅰ、样区Ⅱ、样区Ⅲ、样区Ⅳ、样区Ⅴ的等级公路:田间道:生产路的比例依次分别为9:17:74,0:27:73,7:23:70,3:16:81,6:25:69.

从农村道路网络指数来看,网络密度d指数、网络闭合度α指数、线点率β指数以及网络连接度γ指数均有所提高,而成本比C指数则有一定程度降低.建设前,网络闭合度α指数变化范围为0.126~0.361,线点率β指数变化范围为1.242~1.681,连接度γ指数变化范围为0.419~0.577,成本比C指数变化范围为0.9908~0.9971;建设后,道路网络的α指数变化范围为0.312~0.370,β指数变化范围为1.614~1.707,γ指数变化范围为0.542~0.582,C指数变化范围为0.9913~0.9956.同时,在西南丘陵山区,随着道路的扩展,道路网络的节点数和廊道数也呈增加趋势,这种增加为直线关系,而且不同区域节点数和廊道数差异较大,造成区域之间道路密度存在一定差异.此外,道路密度与网络闭合度α指数、线点率β指数、网络连接度γ指数呈正相关关系,而与C指数呈显著负相关,即随着道路网络的扩展,成本比逐渐降低.Moran指数进一步表明:建设前,样区Ⅴ的道路密度较分散,而样区Ⅰ、Ⅱ、Ⅲ和Ⅳ均是相对聚集,建设后,样区Ⅰ、Ⅲ和Ⅴ道路密度显著增加,而样区Ⅱ和Ⅳ道路密度增加的幅度不大,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样区Ⅱ和Ⅳ地形相对陡峭,而样区Ⅰ、Ⅲ和Ⅴ的地势相对较平坦.因此,农村道路作为一个农村景观廊道或农田物质流、价值流通道,可用网络结构分析进行表达(评价),并实现农村道路体系网络优化.

(4)农村道路体系景观效应

在类型水平上,农村道路对周边土地利用格局的干扰程度以道路为中心线,向两侧大致呈现逐渐衰减的变化规律.田间道主要穿过水田、早地及居民点人类活动最频繁的区域,对三者的破碎化干扰最显著.田间道25m以内对景观连接度干扰最明显,25m以外干扰度逐渐衰弱.田间道10m以内对土地利用干扰强度最剧烈,10-25m以内干扰强度较为剧烈,25m以外随着距离的增加,干扰程度逐渐衰减.0-25m干扰带内田间道对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割破碎程度大致呈现此规律:早地>,水田>,居民点>,水域>,林地.25m-250m干扰带内,水田>,旱地>,居民点>,水域>,林地.生产路2.5m以内对土地利用格局干扰强度随距离增加反而增强,2.5-10m以内干扰强度随距离增加减小且干扰最剧烈,10-30m以内干扰强度相当,30m以外随着距离的增加,干扰程度逐渐衰减.0-20m干扰带内生产路对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割破碎程度大致呈现此规律:水田>,旱地>,居民点>,水域>,林地.20m-120m干扰带内,旱地>,水田>,居民点>,水域>,林地.

在景观水平上,田间道对周边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干扰程度基本也以田间道为中心线,向两侧大致呈现逐渐衰减的变化规律,但生产路向两侧大致呈现先增强再逐渐衰减的变化规律.田间道5m以内对土地利用景观干扰强度最强,5m以外随着距离的增加,干扰程度逐渐衰减乃至不明显.田间道建设后,除样区Ⅳ在0~10m内景观破碎情况略有加剧外,其他四个样区在10~250m内基本不变,在0~10m内基本得到改善或缓解;景观边界的复杂弯曲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均略有提高,类型景观形状规则化程度有所增加,样区优势土地利用景观类型相邻斑块的连续性总体上有所提高,主要土地利用景观类型优势地位未受威胁甚至有所提高.生产路5m以内对土地利用景观干扰强度随距离增加而增强,2.5~5m以内干扰强度随距离增加干扰最为剧烈,5~10m以内干扰强度较大,10~30m以外随着距离的增加,干扰程度逐渐衰减乃至不明显.生产路建设后,景观破碎度在0~30m内得到改善,在30~120m内基本不变外,但其景观边界的复杂弯曲程度在一定程度上略有提高,类型景观形状规则化程度稍有降低.因此,农村道路作为一种土地利用(景观)类型,它的重建能优化农村局地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实现土地高效利用.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以生产路、田间道的布局与结构设计阐明了西南丘陵山区农村道路等级结构体系的构建思路;从廊道结构指数、网络结构指数、空间自相关Moran指数三个层面分析了西南丘陵山区农村道路体系构建前后的网络特征;在这两者的基础上

第三篇道路工程设计论文范文模板:西部山区道路工程与环境的相互影响机制及其评价

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道路工程与地质环境的关系尤为密切.道路工程建设和地质环境的失调可导致地质环境的恶化,产生次生地质灾害.因此,对区域大开发、运输需求急剧增长而地质条件复杂的西部山区,加强对山区道路工程地质环境影响机制的研究,以期减少对地质环境的扰动及由此造成的次生地质灾害,保障工程建设与运营安全迫在眉睫.本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西部地区重大道路工程与环境相互作用机制”,四川省交通厅项目“复杂地质条件区道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及“西-攀高速公路地质灾害研究与对策”等科研项目,以西(昌)-攀(枝花)高速公路为背景,分析了山区道路工程建设环境背景条件,从道路沿线地质环境质量及道路工程建设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因素的分析着手,研究了地质环境对山区道路工程的制约与影响、山区道路工程地质环境影响机制、道路工程与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及道路工程建设期间水土流失规律,建立了道路工程地质环境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以及道路工程建设期间水土流失模型,提出了道路环境灾害防治对策.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

1、较为详细地分析了西(昌)-攀(枝花)高速公路所处区域的区域地质背景条件及道路沿线工程地质条件,认识到山区道路工程由于地质环境复杂,线路等级较低,施工条件差,加上施工不当等原因,使工程的抗灾能力低,山区道路工程具有明显的易损性.地质环境对山区道路工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线路走向的制约,对施工方法及施工条件的制约,对个体工程抗灾能力的要求高,对道路养护要求高.不同地质环境条件对道路工程影响的程度和方式不同.

道路工程设计论文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道路工程设计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3000字在职论文、2500字自考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0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道路工程设计科目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道路工程设计论文范文题目

2、对道路工程建设环境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道路工程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体现在道路建设各阶段.例如,道路设计阶段,由于工程勘察的疏忽、选线及设计的不合理,均可造成各种短期的或潜在的地质环境影响和破坏;道路施工过程中,由于土石方工程的开挖、填筑及各种弃土的处治不当,将对地质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3、在道路沿线地质环境质量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包括地质构造、地形坡度、地层产状、地震、岩体结构、岩性组合、地质灾害等因素的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利用GIS数据库、层次分析模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等方法对西攀高速公路沿线2 km范围内地质环境质量进行了分区评价.

4、通过道路工程建设对地质环境的影响机制分析,选择地质构造、地层产状、岩性组合和高填深挖等12个子因子,从地质体稳定性、岩土体稳定性、工程活动强度和地质灾害等4方面建立了公路工程对地质环境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层次分析模型,利用GIS、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公路工程建设对地质环境影响的程度进行了分区评价.

5、对西昌-攀枝花高速公路不同下垫面边坡进行了天然降雨条件下水土流失观测试验,探讨了道路施工期不同人工边坡的土壤侵蚀规律并得到了施工期土壤侵蚀实验模型.实验结果表明:

(1)高速公路建设期间不同人工地貌边坡水土流失主要以沟蚀为主,坡面冲刷物质大部分堆积在边坡坡脚(或边坡台阶)和施工便道上,随水流汇集到河网中的物质一般不超过侵蚀总量的10%.

(2)路堤边坡土壤侵蚀强度主要影响因素为次半宽雨量,其侵蚀量及产沙量与次半宽雨量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路堑边坡土壤侵蚀强度主要影响因素为次汇水面宽雨量,其侵蚀量及产沙量与次汇水面宽雨量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具有汇水平台的弃土场边坡土壤侵蚀强度主要影响因素为次平台雨量,其侵蚀量及产沙量与次平台雨量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

(3)据初步实验研究结果,各种边坡的汇水面是影响土壤侵蚀的主要因素.因此,山区公路建设中作好各种汇水面的排水和防护是减少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

6、在分析了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机制基础上,探讨了道路工程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规律.分析了道路工程建设与地质环境之间的互馈关系.

第四篇道路工程设计论文范例:可持续农地整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实施农地整理不仅可以增加耕地面积,而且可以改善农地生产环境,这已被国内外乡村土地整理的经验充分证明.例如德国、日本、澳大利亚,我国的台湾地区、江苏、浙江、上海、安徽、山东等地的实践都表明,通过农地整理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5~10%,工时耗费下降20%,产量增加10~20%.有鉴于此,我国目前正在全国范围内普通开展农地整理工作,预计国家今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每年将投资20~40亿元左右,建立土地整理示范区.尤其是在沿海各省,如浙江省、江苏省等,已在全省各县普遍实施较大规模的农地整理工程.

农地整理作为一项旨在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集约性以及改善农村生活、农地生产环境质量的综合性基础工程,是通过融入相关学科在土地利用方面的基础手段来实现的.这一工程技术横跨多个学科领域,客观上要求有一套完整的专业技术支持体系,才能为实践操作提供指导.但是,由于以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PRED)问题为导向的现代土地整理在我国刚刚起步,多数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整理的内涵和政策方面,工作的开展以行政推动为主.因此,本研究集中在技术方法层面,探讨可持续农地整理的理论和方法,对土地整理理论的发展和实践都有重要的意义.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 1. 在系统总结国内外土地整理及可持续土地利用研究动态的基础上,对农地整理的概念、可持续农地整理应坚持的原则、等级缀块动态范式、重要理论依据、土地整理的运作程序、技术体系及运作模式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

2.提出了可持续农地整理项目规划的内涵,认为它是基于长期最佳利用和环境资源保护,并满足公众需求和渴望,集制定农地整理可持续性政策,规划各种土地利用和空间 配置、编制改善土地生态环境方案的农地整理项目指南.同时提出了它对政府管理制度构 建和政策制定的内在要求.详细研究了可持续农地整理项目规划的程序和内容、泛目标规 划思维和操作性策略、项目区土地资源分配的基本模型.在对农地整理项目敏感度、风险@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专项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敏感度评价模型和风险度度量及评价模 型.以福建省长泰县雪美洋土地整理项目为案例,应用可持续农地整理项目规划的理论和 方法,对土地利用、道路工程、沟渠工程、生态防护林工程进行了规划布局,并从生态可 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和经济可持续性三方面共选择了12个指标对规划方案的可持续性 进行了评价.

3.提出了可持续农地整理项目工程设计的概念、特点、原理和基本原则.阐述了可 持续农地整理项目工程设计的方法和流程,认为其步骤应包括分析或解析、制定设计总则、 研究确定设计标准和框架性要求、工程措施设计、设计的可持续性评价以及可持续性监测 等.提出了耕作田块优化设计的原理,并以雪美洋农地整理项目为例进行了田块的优化设 计,结果表明格田长度宜取80~120米,宽度宜取20~40米.构建了生态环境保育型农地哨 整理设计模式,提出了生态环境保育型农地整理结构设计、道路设计、河渠沟设计的方法.

以福建省长泰县雪美洋农地整理项目为例,对道路工程、沟渠工程和生态防护林工程进行 了可持续性设计.

4.提出了整理区土壤建造的概念,认为它是以土壤学、生态学和工程学等学科理论为 基础,采取适当的农地整理施工工艺,并应用物理、化学或生态措施,对整理区农地建造 一个更加适宜的土壤剖面和综合土壤肥力因素,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善土壤的内部结构和环 境质量,恢复并提高土壤质量水平的过程.研究了农地整理对土壤性状的影响,经对绍兴 县齐贤镇、钱清镇上地整理项目区土壤样本的分析结果表明:整理前土壤的速效磷、速效 钾和活性有机质均高于整理后土壤的速效磷、速效钾和活性有机质.在己进行了平整的农’ 地中,从挖方地块到填方地块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和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减少.

采用不同的工程技术对农地进行整理后其土壤的性状也有明显的差异.可见土地整理会在 一定程度上改变土壤性状.提出了土壤剖面建造的技术要点、工艺流程、过度渗漏防治和 表土处理方法以及可持续农地整理的工艺流程.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和工程实践的基础上, 根据可持续农田整理的要求,提出了农田平整的工艺标准、田面高程设计方法和施工工艺.

探讨了土壤建造过程中填挖方土壤的养分差异状况,并提出了相应的培肥管理措施.以绍 兴县齐贤镇土地整理区为例,在一般的农地评价基础上,根据空间变异理论,借助地统计 学的方法,绘制土壤养分分布图,解诀了农地整理区非均匀条件下的土壤养分评价问题.

. 5.权属调整是实现农地整理社会可持续性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详细研究了农地权 属调整的理论基础及法律依

第五篇道路工程设计论文范文格式:城市发展背景下的城市道路景观研究

城市道路景观涉及城市交通、建筑、园林、市政、水利等诸多方面.构建城市道路景观理论体系,将城市道路景观提升到城市景观整体营造的高度.通过对其价值体系的探讨,让城市道路景观空间承担起更多的城市空间责任,还原城市道路景观形态的原来面目.

论文上篇采用文献整理总结和将同时期东西方城市比较研究的方法,系统的回顾了城市道路景观形态与城市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首先,根据不同时代城市发展背景下,传统城市、现代主义城市、新城市的城市道路系统的特点,提出推动城市道路形态演变的动因和后果;根据不同城市发展阶段城市道路景观形态,提出街道时代、大道时代、道路时代和后汽车时代的道路景观发展阶段的划分方式,并总结其特征.最后总结提出新城市道路景观的理论体系,包括:城市道路景观的三种尺度(城市尺度、汽车尺度、人的尺度);三个构成要素(空间要素、行为要素、文化要素);四个特性(空间的延展性;动态与静态统一性;意向、意象和意义的统一性;连接和空间二元对立性);四元价值构成(场所价值、连接价值、环境价值、文化价值);基于四元价值构成的城市道路景观形态层面模型和评价原则.

论文下篇采用专题文献研究与现场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北京二环路景观展开研究.首先,将北京二环路的历史渊源与北京旧城城防体系和京师环城铁路建立关联,从城市发展的角度,回顾了北京二环路从规划到落实的全部过程,提出北京二环路建设与北京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其次,从空间、行为和文化三个方面对二环路景观进行研究,提出北京二环路景观空间构成以及道路、建筑、绿地和水系空间各自的特点;提出北京二环路景观中行为要素研究方法和内容;构建北京二环路景观的文化体系,包括“五色两极”的文化构成,景观的文化核心,以及文化景观内容在空间上的分布特点.最后采用调研、问卷和访谈结合的方法对二环路景观进行的评价,针对北京二环路景观特性,提出都市型环城绿道的定位.借鉴国内外城市道路景观案例,以及已有针对二环路改造的提案基础上,为北京二环路景观的未来发展,提出理想化的远期发展目标和现实的近期完善策略.

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传统文化和生产能力背景下,东西方传统城市道路均以街道的形态存在.工业革命的发展以及现代主义城市规划理论造成传统城市街道空间在新的城市发展中消失,甚至遭到破坏,现代交通技术的发展,主要是汽车,促成现代城市等级道路体系的形成.新城市道路景观回归传统的同时,创新适合新城市发展需求的景观形态.城市道路景观空间是城市景观空间类型中最具控制性和综合性的空间类型.北京二环路是北京城市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北京城市景观发展的核心.北京二环路具备都市型环城绿道体系的特质.北京二环路景观将是北京新城市发展阶段的标志性景观体系.

这篇道路工程设计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道路工程设计引用文献:

[1] 道路工程设计方面论文选题 道路工程设计论文题目怎么定
[2] 道路工程设计学论文参考文献 道路工程设计英语参考文献哪里找
[3] 道路工程设计论文提纲格式模板 道路工程设计论文大纲如何写
《道路工程设计论文范文参考 道路工程设计毕业论文范文[精选]》word下载【免费】
道路工程设计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