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集 > 文章内容

基础教育管理论文范文参考 基础教育管理毕业论文范文[精选]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基础教育管理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3-10

基础教育管理论文范文

基础教育管理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基础教育管理论文范文参考:中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2. 第二篇基础教育管理论文样文:论教育管理的*基础
  3. 第三篇基础教育管理论文范文模板: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中小学校多样化研究
  4. 第四篇基础教育管理论文范例:论高校德育校本研究
  5. 第五篇基础教育管理论文范文格式:城乡基础教育均等化供给研究

★100篇关于基础教育管理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基础教育管理相关的本科毕业论文和硕士论文写作提供基础教育管理相关优秀论文范文格式模板参考.【赶快阅读吧!】

第一篇基础教育管理论文范文参考:中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基础教育的改革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也伴随着政府机构改革,不断深化、不断向前推进.但目前基础教育管理体制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教育不公平、不均衡的现象有日益严重趋势;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开展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教育行政部门权力分配力度不够;因体制原因造成的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的不完善;依法行政程度不够,阻碍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变革.本文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试图对如何解决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做一些有益的探讨.综合运用文献法、调查法、比较法、系统分析法,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方面的研究,其意义在于:第一,深化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能够促进教育主管部门职能、内部机制改革.第二,深化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能有效地促进教育的公平、均衡.第三,深化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能有效地促进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

依据“提出问题——对相关理论进行论述——探究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总结”的思路,本文对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了研究.

首先,在引言中提出对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总结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及成果,寻找可以借鉴的经验以及捕捉出仍亟待解决的问题,说明研究的思路和研究方法;其次,梳理目前相关研究的成果,总结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在第一章,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及其管理体制改革的各个阶段的相关成果及出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和评述.包括:全面恢复计划管理体制阶段(1978年-1984年),改革计划管理体制阶段(1986年-1992年),深化管理体制改革阶段(1993年-2002年),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阶段(2003年-至今)等四个阶段.通过对这四个阶段的对比梳理和评述为全文研究提供理论背景及参照.

在第二章,以较大的篇幅从官僚制的角度对我国现行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现状及其现存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对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相关措施和制度进行了具体阐述,对目前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特点和现存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与教育发展的关系,与经济、政治、社会的关系,提出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构建的难点和重点问题.最后,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现行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所提出的要求,以及参考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优秀成果,结合我国实际国情,提出今后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路线及方向.

在第三章,主要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对现行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所提出的要求进行评析,从中总结相关要求.


https://www.mbalunwen.net/dajjemi/083243.html

在第四章,主要对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基础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作出总结及论述,并依此总结今后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路线及方向.

在第五章,对治理理论相关理论及治理方法进行论述,并以治理理论为依据,结合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操作层面的具体策略.

第二篇基础教育管理论文样文:论教育管理的*基础

我国教育管理理论研究水平相对低下和教育管理实践活动中*缺失或道德失范的现实状况,决定了无论着眼于进一步抬升我国教育管理的理论水平,提高我国教育管理理论的理论品位,还是为改善我国当前教育管理实践活动中*基础严重缺失的状况计,都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对教育管理*基础的研究.有基于此,笔者将教育管理*基础的研究确定为博士论文的选题,希望通过对该论题的深入研究,对改善我国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的现实状况都有所助益.本研究内容,概括而言,就是在科学阐明教育管理*基础的内涵与特性基础之上,从教育管理与*之间的双向价值互动关系入手,通过对教育管理何以以*为基础的学理追问,以及对教育管理以何种*作为基础的科学求证,揭示教育管理活动中所蕴涵的基本道义精神和应遵循的基本*准则,为教育管理探询科学、先进的*基础,并藉此关照我国当前教育管理实践,分析了我国当前教育管理*基础缺失的原因,进而提出了我国教育管理*基础重建的具体路径.

本研究除导论外,共分为六章.其中,第一、二、三、四章属于理论方面的探讨,第五、六章属于实践方面的关照.各章内容具体如下:

第一章:什么是教育管理的*基础.本章首先在对教育管理、*等概念理解的基础之上,阐述了教育管理的*基础概念的内涵,即所谓教育管理的*基础,乃是指教育管理作为一种教育活动的有效组织方式所要求的“*价值取向模式”或“*范型”,这种“*价值取向模式”或“*范型”乃是在*方面对教育管理活动起主要支撑作用的观念和规范所构成的一种*价值体系.继而探讨了教育管理*基础的特性问题,认为教育管理*基础是教育性与管理性、理想性与现实性、相对性与绝对性的统一.

基础教育管理论文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基础教育管理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3000字学院论文、5000字函授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6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基础教育管理科目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基础教育管理论文范文题目

第二章:教育管理何以以*为基础.本章从可能性与必要性两个方面回答了教育管理何以以*为基础的问题,即教育管理内在具有*的属性为教育管理以*为基础提供了可能,*的教育管理价值与功能又使教育管理以*为基础成为必要,必要与可能的合题,证明了教育管理活动必然需要相应的*价值体系作为支撑,或曰其必定要求建立在一定的*追求基础之上.另外,还对教育管理*基础与教育管理科学基础、教育管理法律基础等其他相关基础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应的分析与论述.

第三章:教育管理应以何种*作为基础.追问教育管理应以何种*为基础,也就是探讨教育管理的善恶(*)标准问题,即教育管理应该秉执何种的*价值观(善恶观)、遵循什么样的*价值规范.首先,本章介绍了*目的论(效果论)与*道义论(义务论)这两种*学上相互对立的学派的善恶标准观点,分析了它们各自理论上的缺陷,继而,以马克思所创立的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通过对*道德起源原因的分析,指出了善恶判断的两个标准,即人性尺度和社会尺度(其中,人性尺度是善恶判断的终极标准,社会尺度是人性尺度的具体展开和体现,它以人性尺度为中心,服从、服务于人性尺度),认为它们共同统一于人的自由发展这一“马克思主义确立的‘至善',目标”,并在此基础之上,确立了教育管理应坚持的基本*立场,即科学、先进的教育管理善恶标准乃是以人的自由发展为基本规定性的.最后,具体讨论了教育管理应该遵循的*原则,即恪守人道、发扬*、崇尚公平、坚持公益等,并对其进行了学理上的论证.

第四章:西方主要教育管理*观及其启示.本章通过考察西方主要教育管理*观(西方主要教育管理观所体现的*观),即科学主义教育管理*观、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观、自然连贯主义教育*观,在详细分析西方主要教育管理*观不足的基础上,重点阐释了其对我国教育管理的重要启示.

第五章:我国教育管理*基础之反思.本章通过对我国当前教育管理现状的深入考察,指出当前我国教育管理*基础缺失的具体表现,即人道之残缺、*之遮蔽、公平之戕害、公益之褪隐,并深入分析其成因,认为传统文化消极因素之影响、市场经济负面效应之作用、现行教育管理体制之缺陷、教育管理*研究之缺失这四个方面是造成我国当前教育管理*基础缺失现状的主要原因.

第六章:我国教育管理*基础之重建.本章根据前述相关理论,以及对我国当前教育管理*基础缺失的成因分析,提出重建我国教育管理*基础的具体对策与路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树立主体教育管理观、创新现行教育管理体制、加强管理主体的人格塑造、推动教育管理*制度化、发展教育管理*学学科等.

第三篇基础教育管理论文范文模板: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中小学校多样化研究

如何构建形式多样、各具特色,并适合学生个体多方面需要的学校教育机构及其课程与教学模式,是各国基础教育改革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兴起了一股对统一的学校体制的批判热潮.人们认为,传统单一的公立学校体制缺乏灵活性,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学校效率不高.在此背景下,美国教育界开始了新一轮旨在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教育改革——“学校重建”运动.在改革的呼声中,美国创建了许多不同于传统公立学校的新型中小学校,如磁石学校、特许学校、家庭学校、独立学校及其他一些另类的学校教育机构,形成了学校多样化发展的新局面.而建基于学校多样化基础上的各种学校选择计划近年来在美国各地大规模推广,甚至在美国以外的许多国家传播开来.学校多样化成为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明显趋势之一.它引起了美国公立学校体制的深刻变化,也对世界基础教育改革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本文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中小学校多样化的学校制度为研究对象,其目的正是为了研究学校制度改革领域的新成果,探究在全球化、多元化、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学校教育多样化的制度机制,为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本文所定义的学校多样化,是指学校组织多样性的外部表现形式,主要体现为一定区域和学段内学校机构及其管理模式有差异的构成状态或发展趋势.本文重点探讨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中小学校机构的多样化,包括多样化的办学主体、办学形式和管理制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追溯美国学校多样化历史形成的轨迹,分析其具体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归纳美国多样化学校组织的表现形式及其特征,探究美国学校多样化改革的价值取向、改革策略及实际成效.本文研究由以下几部分内容组成:

第一章首先论述美国公立学校制度的形成及其危机.美国在20世纪初期形成了统一的公立学校体制.它将西欧多轨而相互脱节的学校机构连接成一个单轨而贯通的“教育阶梯”,特别是发展出具有美国特色的综合中学制度,通过设置一系列平行课程而将不同学习倾向的儿童集中于“同一个屋顶下”,这种统一的公立学校体制充分体现美国教育的“熔炉”性质,曾被标榜为“最佳体系”.然而美国公立学校制度也蕴含着深刻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矛盾.学校形式上的统一与根植于美国文化中的种族、宗教、价值理念的多元化之间形成冲突,二者矛盾斗争的发展演变构成了理解美国学校多样化改革的逻辑起点.

第二章论述美国学校多样化的演变进程.通过追溯美国二战以来基础教育改革的历史,以制度理论为依托,试图整理美国教育改革制度性转变的历史脉络.进入20世纪以来,困扰美国教育的基本问题是如何解决因学生能力和水平的差异而带来的教育多样化问题.50年代的课程多样化改革和60-70年代学校内部种族多样化的教育改革,虽然展示了教育多样化的多种途径,但就教育质量的提升而言,却被事实证明是不成功的.而制度理论认为,只有从制度变革入手,走学校多样化的道路,学校改革才会有新的出路.这一理念的变革导致了80年代学校多样化改革的兴起.

第三章论述美国学校多样化的思想基础和改革背景.学校多样化改革背后有形形色色的理论和动机,它们基于不同的理论流派,从不同角度解释了实施多样化学校制度的原因和意义.首先是自由主义对统一的学校体制的怀疑由来己久,其次,对学校科层制的批评唤起了改革的呼声,还有20世纪后期个性化教育和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以及组织生态学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都为学校多样化提供了理论基础.而学校重建运动的兴起和新自由主义在教育领域的渗透分别形成了美国学校多样化改革的内外动因.此外,美国的经济、法律、教育管理体制及信息技术的发展等为学校多样化提供了社会支持.

第四章归纳美国学校多样化的形态与特点.通过对磁石学校、特许学校、独立学校、教会学校、家庭学校和另类理念学校的考察,归纳当代美国学校多样化的几个主要特点.在美国多样化的学校体系中,公立学校仍是主体,但公立、私立学校相互影响;教育市场化、民营化是强劲的趋势;通过学校选择满足不同人群多样化教育需求;学校多样化既是办学模式的多样化,又有办学理念的多样化.

第五章在质量、效能、自由、公平等四个维度上分析美国学校多样化的价值取向.从整体改革目标而言,学校多样化通过学校选择和市场竞争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在学校管理的层面上看,学校多样化通过借鉴企业管理模式、绩效问责和鼓励教师专业发展等方式提高学校效能.学校多样化还通过培养目标、课程、教学和管理方式的多样化满足不同人群的教育需求,以最大限度实现教育自由.从公平的维度上看,学校多样化提倡多元尺度的公平,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种族融合,有利于弱势群体的教育补偿和学校的均衡发展.

改革者针对传统公立学校的失败提出了学校多样化的新价值取向和相应的改革策略,由此产生的问题是,学校多样化是否实现了预期的目标第六章通过对美国中小学校多样化发展的实际经验和学术界的理论探讨分析学校多样化良性发展的实施策略;并以学校多样化的核心理念和价值取向为参照,探讨当前美国基础教育中学校多样化面临的问题及其可能的发展趋势.美国教育改革的实践表明,学校多样化的发展必须要有多样化的教育质量观,不能单纯依赖市场化因素的介入,也不能过分强调学校的独立管理权.

最后一章在上述几章的基础上提出“有意义的学校多样化”的核心理念,并试图探讨美国学校多样化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多种学校形态根源于学校内在的理念和动力,多种办学模式并不必然导致多种学校形态,区别于“形式上的多样化”,“实质上的学校多样化”更有意义.构建有意义的学校多样化要在机构改革的基础上围绕学校的办学目标、课程资源、教学方法、校园文化等开展各赋特色的内部建设,使一个个形式不同的学校显示出内在生命的活力.借鉴美国学校多样化改革的思路,我们应反思教育评价机制和学校改革策略,着力于构建多样化学校教育质量体系,使学校成为自身改革的主体,以多样化的策略因地制宜地推行学校改革.

第四篇基础教育管理论文范例:论高校德育校本研究

德育的实效性一直是德育研究力图攻克的难关和始终难以解决的难点.德育理论源于德育实践并指导实践的开展,以确保德育目标的实现.近些年来,我国德育理论界通过世界关注、传统回归和现代创新,在前一种理论体系“还没有足够时间在实践中生根”就义不断创新德育新理论,在德育目标、德育本质、德育功能等诸多方面开展百家争鸣,比较有代表性的如“生活德育理论”、“生命德育理论”、“生态德育理论”、“生本德育理论”等,开始重视德育在物质、制度和理念等全方位构建,反映了德育人学研究的走向.

但任何德育的理论研究最终还是要回归实践的验证,要不然,德育始终想“一个能用健全的双腿走路的人却拄着拐杖走路”一样,只有象征意义而没有实质意义.仅仅持有德育的知识、理念和思维并不能令德育发挥作用,只会加剧社会对德育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争论.德育研究要想取得新进展,需要在研究中回避两类问题,一是就理论谈理论,或者借用时髦的命题或哲学思辨直接和德育实践中的复杂现象挂钩,生搬硬套政治学、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另一类是仅停留于经验研究之上,缺乏科学定量分析和理论概括.这两类问题,都忽视了对德育学科中间层次的研究,没有建立起德育学的中层理论.在理论和事实结合上,缺乏内在的必要的场所,“应把一般经验升华上去,把一般原理渗透下去,在这两方面的结合上,建立这种上下之间的中层理论.”在这个过程中,要加强“问题意识”和“交义学科视野”,尽量回避传统研究中只关注单个学科及其发展的“体系取向”,而以德育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和着眼点,深入研究对象实际,在具体的对象环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研究解决问题,同时,在大量的问题研究基础上积累经验,拓展研究视野.

校本研究是面向“问题”的一种教育教学研究方法.“校本”概念在国外兴起,发展的原因是人们对教育领域中与工业化运动相匹配的“工具和技术理性”的批判和反思,主张回归到教育实践中.风靡全球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及其所提倡的社会现象“多元”形态、“之中心”、“反对同一,崇尚差异”等思想极大地增强了教育界对“校本”理论的认识程度和运用决心,校本运动在国外教育界蓬勃发展.80年代“校本”理论传入我国并在基础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究其原因,85年我国中小学校开始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校长负责制的推行以及学校办学自主权日益扩大,成为“校本”进入教育研究视线的先决条件,而95年国家中小学课程改革成为校本实施的直接动因,“校本课程”成为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参考指标.从源头考察,“校本”能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得以广泛应用的根本原因在于教育发展促进了人的个性张扬,教育激发了社会对人的创造精神的高度关注,以及教育理论与实践日益扩大的张力使得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共同转向具体的学校实践,校本成为教育振兴的巨大实践.

基础教育领域的校本理念能否为高等教育服务,能否为高校德育研究作用回答应该是肯定的.就目前看,“效果危机”正成为高校德育的严峻现实,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则进一步强化了危机,教育部16号文件中提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够适应,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一些地方、部门和学校的领导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不够,办法不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不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思想实际结合不紧,少数学校没有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学生管理工作与形势发展要求不相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少数教师不能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①文件还提到,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努力探索高校德育工作的新方法、新实践是德育实践和德育理论研究亟需攻克的难题,校本研究的问题导向、实践导向、效果导向为高校德育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基于此,本文以马克思人学理论为基础,着眼当前德育研究范式转换的趋势,运用德育学科交义的视野,引入和使用基础教育领域“校本研究”理念,开展德育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旨在面向具体高校用学校的方法解决德育实效性问题,为学校德育实践的开展提供范式指导.论文从三个步骤分五个部分展开,三个步骤按照解决问题的一般逻辑陈述论证,即首先回答“是什么”,介绍并指出基础领域的校本研究可以为高校德育所用,也即校本研究的高校德育研究形态,并在此基础上对高校德育校本研究进行了界定,讨论了高校德育校本研究的内涵;其次回答“怎么用”,对德育校本研究的主体和方式方法进行了阐述,并基于校本研究的特征和德育实践的需要论述了方式方法实践取向的特征;第三步着重回答“使用效用”,阐述了德育校本研究对现实的推动,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分别展开.理论层面德育校本研究推动了德育理论研究的发展,包括德育观、德育范式、德育模式及德育队伍等;实践上,论文选取了具体的学校为例,对校本研究在具体学校德育实践中的开展步骤、方式方法、表现形态及具体效果进行了现实分析.

论文第一部分为绪论,阐明研究背景,表明德育校本研究的研究原因,并对研究的现状及本文的构想进行阐述.“问题即研究”,德育研究亦是如此,本章从当前学校德育面临的新环境、新情况出发,着眼于当前德育理论研究中关于德育价值观的人本转向、德育研究范式的人学转换趋势,着眼于德育环境中高等学校的异质性竞争及德育工作者的专家化、职业化要求,着眼于德育对象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及德育如何发挥最大效益的问题,提出并引入基础教育领域的校本概念,开展高校德育校本研究.在引入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本研究的思路、内容、方法、难点和创新点等基本研究构想.

论文第二部分为基本理论论述和概念界定,回答了德育校本研究是什么的问题.本章认为,关于校本研究在高等学校的研究和运用在目前只是刚刚破土的嫩芽,在显示其勃勃生机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有关校本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在高校尚未达成共识,没有取得较为一致的认同,比如虽然已有研究者将校本理念引入高等教育的一些领域,但至今尚未有明确提出高等教育领域校本研究的内涵和运用方法.研究高校德育校本研究,首先就要回答什么是德育校本研究,高校德育校本研究的内涵和属性是什么这样的基本问题.文章在深入分析校本研究概念的基础上,首次对高校德育校本研究的概念作出一个相对明确的界定,对其内涵做出揭示,在此基础上概括出其特征,并对其进行分类,为高校德育校本研究的理论分析与实践考察打下基础.

论文第安部分主要回答了怎么办的问题,即德育校本研究开展的主体和基本方法.研究主体及方法的确定是开展研究的基本前提,德育校本研究的主体可从组织层面和个体层面分别界定和阐述,就目前我国高校的组织结构设置而言,学生工作部或者学生工作处是当前德育校本研究的组织实施单位,就个体而言,德育工作者范围较广,目前主要为与学生关系密切的一线学生工作者,本章从辅导员的角度给予阐述.德育校本研究的基本方式和方法,基本遵循了校本研究的一般方式方法,但又充分结合了德育研究的基本要求,提出了校本德育研究的基本取向,即践行务实有效、倡导方法多元、尊重本土知识和关注累积渐进.本章实际上提出并论证了普遍意义或者基础教育领域的校本研究方法在高校德育领域应用的可能性、可行性及其表现的特殊性,是校本研究理论从抽象到具体的阐述.

论文第四部分从理论维度回答了德育校本研究对当前德育理论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本文来源和论述都是基于德育范式转换的历史背景,范式研究一直是德育研究中争论的焦点问题,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德育研究者用“范式”来衡量德育发展水平.随着对德育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德育研究范式也得到更深层次的研究.范式创新不是范式重建和革命,任何一种范式都是对前一种范式的继承,也就是说,任何一种新范式实际上都是对前一范式的改良,或者是前一范式的拓展.本部分从四个和德育范式密切相关的维度,阐述了德育校本研究范式对当前德育范式的历史转型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基于德育观和德育范式的决定和被决定关系,本章首先论述了德育校本研究对德育观人本化演进的进一步推进,并提出了德育校本研究下德育价值的平民化取向;从德育范式转换的角度,基于当前德育范式的人学趋势,阐述和论证了校本研究范式和德育人学范式的本质契合,德育校本研究具有人学范式的基本特征,是人学范式在具体学校中的实践范式;从推动教育管理模式变革角度,德育校本研究进一步推动了校本德育管理,而德育管理的校本化也必然会反过来促进德育校本研究.最后,从德育校本研究的实施主体,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维度,论述了德育校本研究对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推进.

论文第五部分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例,阐述了德育校本研究在具体学校中的运用,从实践维度回答了校本研究的实践模式和表现形态,也从侧面证实了实施效果.校本研究主张,学校中的问题要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解决,要讲究问题的设计、操作的程序、成果的总结等.德育校本研究视野中值得研究的“问题”,一般包含学校中的问题、现实中的问题、相对稳定的问题、关键问题和有能力解决的问题等.本章从校本研究“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在学校中”的逻辑特征,对校本研究如何在具体的学校中开展和实施进行了论述.论述以叙为主,摆案例、讲方法、论实效.如何“基于学校”,本章从学校和学生两个方面,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了详细剖析,对学校和学生的特点、优势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整体把握,重点在发现问题.如何“为了学校”,本章从德育校本研究运行的机制体制角度开展了研究,实际上是从管理如何确保德育校本研究开展的可能性和高效性角度进行论述,列举了学校在保障德育校本研究开展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和办法,从顶层设计到中层管理再到后续评价激励,全面保障德育校本研究在学校中的顺利进行.如何“在学校中”本章从校本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角度,通过对校本文化的内涵挖掘,最大限度发挥校本文化的德育资源对本校学生的德育意义.本章从整体上力图为德育校本研究展现一个具体情境,也是德育校本研究的实践案例分析.

高校德育校本研究承认德育是一项复杂系统,多样性、复杂性是理解、阐释和建构校本德育的基本出发点.德育校本研究尊重和提倡德育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承认德育范式的整体转型、德育观念的历史变迁、德育发生的客观规律,而不是只承认简明性、惟一性和模式化,德育校本研究的实施和完成具有不可精确控制和计算性,但它确实体现了德育从科学范式向人文范式的历史转向,这种转向表明了学校德育研究在方法论层面的进步和提升,丰富了德育理论研究的内容和视野,更为重要的是,切实提高了德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五篇基础教育管理论文范文格式:城乡基础教育均等化供给研究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与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基础教育公共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也是日益显现.向全体居民提供免费、平等和统一的基础教育,以保证任何居民不论其经济状况与政治地位如何,都有机会接受免费的、全国统一的基础教育,不仅有助于改善社会的公平状况,而且对于提高整个社会人力资本的质量和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而,均等化供给基础教育不仅是公共财政和*财政的内在要求,也是现代*国家的一个重要责任.

但在2006年9月1日新的《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之前,我国的基础教育却走了一条不免费、不平等以及不统一的道路.由于户口登记制度将社会人为割裂成农村与城市两部分,且各自实行不同的基础教育管理制度,从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城乡之间的基础教育差异悬殊,主要表现在:首先,城市中“普九”的任务早已完成,“普及十二年”甚至“普及十五年”教育的口号也时常在城市中提及,而与之相反,农村地区“普九”的任务目前依然尚未完全实现,部分地区完成“普九”的标准很低,且相当脆弱;其次,从融资角度来看,城市地区的基础教育完全由财政负担,而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却要由农民承担很大一部分责任,“农村教育农民办”;再次,从办学条件看,城乡间存在巨大差异,许多农村贫困地区的学校甚至无法保障最基本的办学条件;最后,流动人口,特别是进城务工就业的农民工子女入学得不到有效保障,由于难以就近进入公办学校接受教育,大部分农民子女只能选择条件较差的打工子弟学校读书,或者回家成为留守儿童,再或者选择在城市随父母流浪成为新的文盲.

正是这些令人触目惊心的差异促使笔者对我国城乡基础教育发展进行研究,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一方面能够理清城乡基础教育差异的现状、差异的程度,造成差异的原因,以及因差异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希望在弄清差异的基础上,以公共品均等化理论为指导,探讨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均等化发展的制度创新之路.因此,本文的研究不仅对于解决我国城乡基础教育均等化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而且对于丰富和发展相关的公共品均等化基础理论也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本文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基本思路是先分析公共品均等化的基础理论,再进行我国城乡基础教育差异的实证分析,最后提出促进我国城乡基础教育均等化供给的政策建议.

依此思路,全文共分7章,组织结构如下.

第1章“引言”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来源、主要概念界定、文章的结构框架以及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等内容.第2章“文献综述”主要是对目前国内外有关公共品差异性、公共品均等化、我国城乡基础教育差异以及完善我国城乡基础教育发展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总结和评价.第3—7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其中,第3章“公共品均等化的基础理论分析”是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本章从公共品的平等性和差异性分析切入,对公共品均等化的内涵界定、实现途径进行了详细分析.第4章“城乡基础教育差异状况的实证分析”分别从融资制度、可及性和办学条件三大方面对我国城乡基础教育的差异现状进行了系统的描述和分析.第5章“城乡基础教育差异的制度性根源”从户口登记制度和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等制度根源探讨了城乡基础教育差异的原因,并对这种“城市偏向”的制度安排提出了一种政治经济学解释.第6章“城乡基础教育差异的效应分析”主要从人力资本存量效应、收入分配效应与社会流动效应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城乡基础教育差异对我国社会经济所造成的影响和后果.第7章“城乡基础教育均等化供给的制度创新”提出了我国城乡基础教育均等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并在批判“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弊端和缺陷的基础上,设计并测算了“以*为主”的新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最后还相关制度的改革提出了建议.

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共品的平等性、差异性与均等化.平等性是公共品自身的基本属性,但地方公共品的存在和分散的供给制度又造成了公共品需求与供给方面的差异性.解决公共品供给差异性,保证消费平等性的必然选择就是公共品均等化.公共品均等化不是实际消费的均等化,而是重在保证消费机会的均等化;而且,也绝不等于平均化,而是允许在全国均等基础上存在地区差异;再者,公共品均等化内容和标准往往随人们对公平的认识理解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2.公共品均等化的途径.公共品均等化的途径主要有三:其一是收入途径,指在不改变公共品供给制度的前提下,通过转移支付等手段实现供给主体财力的均等化;其二是支出途径,指改变公共品的供给制度,将公共品的供给责任上移,由更高级政府或*政府直接供给;其三是政治途径,指通过谋求地方政府的合并来实现更大区域内公共品的均等化.

3.城乡基础教育差异的制度根源.城乡基础教育差异的根源在于城市偏向的制度安排.户口登记制度将城市与农村人为割裂开来,造成了中国社会发展的二元结构,与户口登记制度相伴随的教育福利政策造成了城乡居民在基础教育起点上的不公平.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忽视了基础教育的公共品属性及外溢性强的特征,固化了“谁办学谁掏钱”的原则,城乡的基础教育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有城乡经济发展程度差异与财力水平差异的痕迹.

4.城乡基础教育差异的效应.其一是人力资本存量效应,分析表明城乡基础教育生均经费的差异确实对城乡初中毕业升高中率的差异有显著性影响;而且由于不同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入能力存在差异,因而城乡人力资本存量的差异还带有地区色彩.其二是收入分配效应,回归分析表明城乡基础教育差距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显著性正的影响,城乡收入差距与城乡劳动力的数量对比呈负相关关系,与第三产业比重呈正相关.其三是社会流动效应,城乡基础教育的差异使得能够进入初级劳动力市场的正式通道越发狭窄,大部分农民只能由非正式通道进入次级劳动力市场谋求工作.

5.城乡基础教育发展的均等化原则.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免费受教育的机会均等,全国范围内保证相同的最基本的办学条件,并且允许存在一定的地区差距.

6.“以*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中国基础教育发展应既要发挥*政府的平衡均等能力和财力充足优势,又要发挥地方政府在信息、效率方面的优势,从城乡基础教育均等化发展的角度出发进行制度创新,笔者构建一个“供给与生产主体分离、分级互补,投入以*为主、分项分级共担,宏观管理以省为主、具体管理以县为主”的新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在具体设计上,笔者将基本的办学条件具体分解到不同的教育经费中,并以生均经费的形式予以表示;不同项目经费在不同级次政府间分配的基本原则是人员经费由*财政负担,公用经费由省级财政负担,而基建经费由县级财政负担,但考虑到不同地区财力水平的差异,又对“二片”和“三片”地区实行两级政府共担的做法.

7.“以*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测算.综合国内外不同学者的测算方法,笔者在结合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测算出小学阶段生均经费标准为1200元,初中阶段生均经费为1500元.根据笔者所设计的“以*为主”的体制,不同级次政府承担基础教育的责任呈现出明显的“倒金字塔”状,即*、省与县级财政的负担比例逐级降低,*财政负担比例最高,为73.28%,省级次之,为20.92%,县级最低,仅为5.80%.这种趋势可以基本与财政收入的分配格局相对应.

主要论述了基础教育管理论文范文相关参考文献文献.

基础教育管理引用文献:

[1] 比较好写的基础教育管理论文题目 基础教育管理论文题目怎么定
[2] 基础教育管理专著类参考文献 基础教育管理专著类参考文献哪里找
[3] 基础教育管理论文提纲格式模板 基础教育管理论文框架怎么写
《基础教育管理论文范文参考 基础教育管理毕业论文范文[精选]》word下载【免费】
基础教育管理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