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集 > 文章内容

百顺胡同长庚居

主题:程长庚故居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1-18

简介: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长庚故居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长庚故居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长庚故居论文范文

程长庚故居论文

目录

  1. 程长庚故居:小马 长庚 110311

程长庚在安徽潜山老家的故居,我是去过的.他的家乡王河程家井,而今已改为“薛家岗”.这是一个值得访游的地方.

程长庚幼年时住的房子已不复存在,原址上早已盖了新房子.程长庚少年时翻越的围墙还留下一段残垣.上面虽早已没有了大师的体温,但似乎还能让人看见当年顽皮的孩童骑在墙头上的身影.

程长庚的家乡是至今尚存的“弹腔”发祥地,也是当时在全国被称为最佳的“安庆花部”即徽班之乡.程长庚自幼酷爱戏曲,聪慧悟性强,经舅父介绍,入怀宁石牌镇一弹腔小科班习艺,工老生兼学净,深得班主喜欢.为了深造,12岁时与舅父步行进京,入三庆班,有幸拜米喜子(应先)为师,成为“戏剧之杰”.作为古都常住居民,直至光绪五年(1879)69岁逝世,居京岁月长达57年之久.

程长庚故居:小马 长庚 110311

我多次在京城小住,没能拜谒乡贤程长庚的故居,心中总觉欠缺什么.一日,从《北京日报》上得知:“百顺胡同36号是文武老生程长庚故居,四大徽班之一三庆班在那里.”心中一阵惊喜,决计要去寻访程长庚故居.

百顺胡同,一条散发着浓浓京味文化的老胡同,深幽而静谧.街道东西走向,寓所坐南朝北.程长庚故居的墙上.看不到惯例悬挂的某某故居的标牌,原大门封闭,东侧另开一门.临街的墙几经修补,刷过黑灰、白灰,成了一片斑驳的杂色,乍看就是地道的民居.遥想当年,“三庆班”群英荟萃,弦歌不断,而今那些论文范文事早已风流云散,只剩下有些剥落的朱色厚门,风化了的精美木雕房檐,透着被时光打磨的风情,不欲诉说,却引人遐想.

和许多民宅一样,程长庚故居现已租给外地人居住.从墙上排列的分户电表,可知这里住着18户人家.尽管以走道为界,隔成若干小间,但还是基本保留了四合院院落的风貌.从格局上判断,原先南北房各3间半,南房为上房,据说是程长庚的居室.北房西侧占用半间为门道,东西配房各两间,方木花架,合瓦盖顶.双层房梁与乡间大户的祠堂并无二致.仰头细看,宽宽房梁上的大红颜色还没有褪尽.早些年前后院均有花坛,南房前的两株海棠,不知何时何人所伐.室内光线暗淡,过道狭窄,杂物堆积,穿行不便.每户一间一二十平方米,吃喝拉撒睡都在里面,虽拥挤不堪,但租金比楼房低,很受打工者青睐.询问他们可知道这房子原先是“京剧鼻祖”程长庚的故居,都摇着头.一脸茫然,他们只知道每月向房东交租金.

“聊慰留旧名,景物已全非.”对寻访者来说,这是一种悲哀.驻足其间,一股莫名的沉寂和失落感袭上心头.转念一想,民居又何尝不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虽然人去楼空,老屋颓败,当年“四箴堂”的戏台没了痕迹,但程长庚毕竟在这里住过,脉脉流动的气息就足以使眼前的一切都变得亲切、动人,京腔京韵的那种感觉飘忽还在,能够让你迎风怀想.那时,程长庚主演《文昭关》一鸣惊人,“每登一场,万人空巷”,成为三庆班头牌老生和班主.他采昆曲、微调、西皮诸家唱法之长,形成别具风格的“徽班老生”唱法.其嗓音宽亮沉雄,字眼清楚,既有穿云裂石之高亢激越,又有余音绕梁的无穷韵味.他精通唱、念、做、打之“四功”和手、眼、身、步、法之“五法”.擅长塑造端庄凝重的人物,《群英会》、《捉放曹》、《战长沙》都是其代表剧目.《中国戏剧史》谓其“精通戏剧,治班严整,实不啻一尊剧神”.光绪五年(1879)十二月十三日,程长庚准备告别舞台回归故里颐’养天年,决定抱病演出谢幕戏《华容道》,多人相劝均被婉言谢绝,孰料“关云长”出场不久,竞口吐鲜血倒在红氍毹上,一代大师驾鹤西去等恍惚间,仿佛看见程长庚与卢胜奎在灯下研读《三国演义》、《三国志》,精雕细琢,编创《三国》那36本连台轴子戏的不倦身影.

不知为什么,百顺胡同巷口挺立着一株株直插云天的杨树,而其它老胡同多见温文尔雅的槐树.几位在树下乘凉的老爷子老奶奶,一看就是骨子里浸透着胡同文化的老北京.据他们介绍,明朝时这里叫柏树胡同,因种有柏树而得名.到了清初,借着柏树的谐音,取“百事顺遂”的含义,才改名百顺胡同.在老北京八大胡同中,百顺胡同名气最大.这里曾拥有众多会馆(现已无踪迹可寻),但戏剧才是这条胡同的精髓.当年流传一句口头禅:“人不辞路,虎不辞仙,唱戏的不离百顺韩家潭.”这是说梨园唱戏的名角住在百顺胡同和韩家胡同的居多,且几乎遍布前门外大栅栏一带,彼此相距不远.老人们指着身边的老宅说,38号是武老生迟月亭故居,40号是著名武生俞菊笙的故居,四大徽班之一的春台班曾经在这里安营扎寨.斜对面路北55号是青衣前辈陈德霖故居.陈德霖11岁时,入程长庚养子程章圃主持的“四箴堂”学艺,尚小云、梅兰芳、程砚秋等都得其教益,有“老夫子”之美称.陈德霖故居保存得要好一些.街门外为三层青条石台阶,大门外三个墙垛子前面,各竖有一块厚青石板护墙,又颇似无字石碑.风吹雨打,石阶开始风化,唯有石碑成了故居的标志,耐人咂摸.

名角为什么都扎堆儿把家安置在这里呢,老人们说道,中国传统戏曲的辉煌时期是在清朝乾隆年间.乾隆五十五年(1790),为庆贺这位太上皇八旬大寿,闽督伍拉纳命子率领“三庆”徽班进京贺喜.之后,“四喜”、“春台”、“和春”等徽班前后相随,拉开京剧在戏曲舞台上独领论文范文的序幕.“四大徽班”进京后,分别落脚于前门韩家潭、百顺胡同、陕西巷、铁树斜街等处.这种群居的连锁效应,和他们都是梨园行有关,彼此感染,相互照应,并非“同行是冤家”;也和千金买宅、万金择邻的传统观念相关.梨园相互结亲,甚至近亲联姻构成家族.200多年来,南城居住着数以百计的梨园世家,有的已延续到第六代、第七代.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与清朝禁止内城开设戏院有关.老北京有“五子不登科”的说法.“五子”,即戏子、澡堂子、窑子、厨子、剃头挑子.把戏子视为“下贱”,因而戏院都在前门一带.

老人们依稀记得,程长庚故居原两扇街门上方有彩色玻璃装饰,女儿墙上有盘龙,墙顶上还有一对石狮子,可惜都毁于“论文范文”之中.至于故居的来龙去脉,则不甚清楚,只知抗日战争胜利后,这里曾是“中西旅馆”,解放初期关闭,后又成为一家电机厂的仓库.“一篷衰草,伴着几声蛐蛐儿叫”,故居历经100多年,几经沧桑,已无法证实哪是原建筑,哪是后改建的了.

告别故居,觉得长庚先生那睿智深沉的目光在恋恋不舍地目送着我.先生如若能言,见到我们这些老乡,一定会执手相握,倾诉那飘泊异地的孤独和浓浓的思乡情结,且让我带回对家乡父老乡亲的问候和致意.

可以告慰的是,家乡戏校的校园里已矗立着先生的铜像;家乡人还临着宋时的太平塔,筑室布馆,长怀先贤.先生虽没有留下雕梁画栋的府邸,但京剧国粹,将历久弥新,万代传扬.

总结:主要论述了长庚故居论文范文相关参考文献文献

程长庚故居引用文献:

[1] 扬长教育毕业论文题目大全 扬长教育论文题目如何定
[2] 扬长教育类论文参考文献 扬长教育专著类参考文献哪里找
[3] 扬长教育论文大纲模板范本 扬长教育论文大纲怎么写
《百顺胡同长庚居》word下载【免费】
程长庚故居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