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大全 > 文章内容

“美元陷阱”人民币国际化四维路线图

主题:人民币日元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1-15

简介:关于人民币美元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人民币美元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人民币美元论文范文

人民币日元论文

目录

  1. 二、交易分布维度——人民币国际化的分布不是随机散落,而是更多依靠人民币交易需求的市场选择
  2. 人民币日元:人民币低点或已不远:美元强势未泯 外储连续下降

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使得新兴国家直接面对着“美元陷阱”问题.所谓“美元陷阱”,即一方面可以通过美元贬值,使美国赖掉大笔债务而猎取其他国家的发展成果;另一方面,通过美元升值,将可以使许多发展中国家遭到资本外逃的冲击而陷入债务危机之中,使美国的竞争对手力量急剧削弱.从本质上说,“美元陷阱”问题在于美国单方面主导世界金融格局,谁对它更依赖,谁的风险就更大.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形成了货币印刷、产品制造、购买美债的中美之间新型共生关系,到目前已经积累了价值3.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其中有三分之二是以美元计价的,这导致它时刻在担心美元贬值.由此,使得中国无法回避“美元陷阱”问题,这也是今天全球经济失衡和系统紊乱的集中表现.

出口导向型经济直接使 中国走向潜在的“美元陷阱”

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中国的整体发展战略目标日益清晰和固化——即基于中国独特地缘政治的国家的现实,崛起为一个经济政治强国.由此,一切经济发展方式都要围绕这一目标展开.

中国要崛起为一个经济政治强国决定了其最初要走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这是有国际成熟经验参照的.也就是说,该目标不是创建一个市场经济体,而是使中国成为一个富裕强盛的国家.英国、美国和德国在19世纪以及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在工业时代实现脱贫致富政策的国际经验表明,采取出口导向型增长方式可以快速实现国家经济实力的阶段性有效提升.因此,中国可以探索通过管理汇率,全力支持出口,正如其通过管理国内经济的其他市场和论文范文以实现发展目的一样,例如培育基础行业和基础设施.也就是说,出口导向战略是唯一经过证实的实现国家昌盛的途径.当然,中国决策者也看到了美元主导下的国际金融格局的弊端,特别是当年日元升值的严重后果.正如法国经济学家雅克·鲁夫在上世纪60年代就曾尖锐地剖析美元货币体系的不公正性:“当代国际货币体系已经沦落为小孩子的过家家游戏.欧洲各国辛辛苦苦赚回美元和英镑,然后又毫无代价地拱手返回给发行这些货币的国家,就好像小孩子玩游戏一样,赢家同意将赚回的筹码奉还给输家,游戏却继续进行.”但是,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日本不同,中国是一个独立的地缘政治强国,它完全能够抗拒要求其改变汇率政策的国际压力.

汇率乃至一般意义上的论文范文和市场机制只是实现中国整体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工具之一.市场机制仅是手段,而非目的本身.进一步说,为了实现目标,中国政府采取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使其符合自身经济发展需要.这与美国和其他主要发达经济体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均将汇率简单地视为一种论文范文有着比较鲜明的区别.因此,中国允许人民币汇率更快地升值既符合整体国际经济的利益,也符合中国自身的利益.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由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以加速经济增长.与此同时,人民币逐渐贬值,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从1978年的1.8提高至1995年的8.7,累计贬值达80%.自此之后,人民币仅在1997年有过一次升值,美元兑人民币汇率降至8.3,该汇率一直稳定不变,直至2005年中期以后,人民币汇率才再次升值.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积累了价值3.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当然,中国政府采取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使其符合自身经济发展需求,一方面鼓励了对出口制造业的大规模投资,但同时也抑制了对国内消费市场的投资,从而也逐步造成中国自身的经济结构失衡.

中国成为“美国银行”最大储蓄者是没有选择的选择.首先,美国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且中国逐年保持明显顺差,大量出口顺差自然换回美元资产,仅2010年中美双边贸易额超3800亿美元,同比增长29.2%,中国贸易顺差1813亿美元;其次,美元是占绝对比例的交易货币比例,据国际清算银行的资料,在2010年,世界外汇交易仅有1010按人民币结算,相比而言,美元占85%;最后,中国以每年4000亿美元的速度累积外汇储备,而世界上除美国国债市场之外,并无任何市场组合足以吸纳如此庞大的金额.因此,中国的论文范文人民银行成为美国政府债券的最大的单一外国持有者成为必然选择.

此外,从政治角度考量,通过购买巨量美国国债这种利益交换,实现中美一定程度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结合点,一定程度上维持了两国之间现有的利益交换.由此,中国资本得以较为顺利地走向海外,中国也获得了急需的原材料和能源等生产要素,中国的海路运输安全也暂时得到了保证.

总之,中国外汇储备的问题——这种潜在的“美元陷阱”是中国资本管制时论文范文展外向型经济的必然结果,也是今天全球经济失衡和系絮紊乱的集中表现.

美债危机使中国直接 踏进现实的“美元陷阱” 全球金融危机特别是美国信用评级被下调直接拉开了中国踏进“美元陷阱”的序幕.2011年8月5日,标准普尔将美国长期主权债务评级由AAA下调至AA,同时将评级的前景展望继续维持为负面.这是美国历史上首次丧失AA论文范文主权信用评级,也使得美国的主权信用评级降低至英国、德国与法国之下.作为美国国债最大的海外持有者,不管美国出现债务违约还是评级下调,都将导致美国国债市场收益率的攀升.同时,一旦美国国债市场收益率上升,整个金融市场的融资成本都将会水涨船高.因此,这将导致持有美国国债和其他各种类型债券债权人的资产大幅减值,而中国首当其冲.进一步来说,虽然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显性资产减值的可能性不大,但中国债权的实际购买力下降是必然的.

美国面临的是不可持续的债务负担以及持续的政治瘫痪,直接表现为天量财政赤字的积累.本世纪的头些年世界感到不安的主要原因是美国过于强大,而如今美国的没落趋势也将令世界经济忐忑、飘摇.美国的信用评级已被下调,美国政府正陷入长期的政治僵局.虽然论文范文党和共和党在最后一刻就债务上限问题达成了协议,避免了一场灾难性的违约.但一块“创可贴”不会弥合两党在税收和支出方面“针尖对麦芒”般的分歧——这种分歧让赤字越积越多.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可以在弥补政府财赤融资的缺口方面立竿见影.美国政府每年需要借钱的规模是过去的2-3倍.2010年的财政赤字是1.35万亿美元,而2011年预算财政赤字为1.65万亿美元,这便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融资缺口.当盖特纳要借、钱时,不太独立的美联储或将只能被迫购买公共债务.

无论是显性还是隐性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诸如QE、QE2或QE3等都将会制造通货膨胀,这是美国减债战略的首选和重要途径之一.前IMF论文范文经济学家、哈佛教授罗格夫的研究结论是,如果美国目前的通胀率达到6%,则政府债务在GDP中的比例仅用四年时间就能下降20%之多.他的研究表明,国债期限越长,外国投资者所持国债比重越高,债务国越可能以通胀来降低债务率.当然,美国需要把握的是通胀水平要适度温和,而使外部世界能够承受.但是,不管这个度处于哪个层级通胀都是必然的,中国已经实实在在走进了“美元陷阱”.

欧债危机或使中国进一步深陷“美元陷阱”

从诞生之日起,欧元就作为全球最有力的潜在竞争对手全面挑战着美元的霸权地位,如今欧元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储备货币.在汇率制度上,人民币受美元直接影响较大,欧元币值变动的影响会通过美元币值相应的变动影响人民币对美元以外的、包括欧元在内的其他主要货币的汇率.因此,欧元汇率的走势及其易变性对人民币汇率没有直接的影响,但其间接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欧债危机即欧洲主权的债务危机,是指在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希腊、意大利等欧盟国家所发生的债务危机.欧元是迄今为止唯一能够和美元抗衡的国际储备货币,而欧债危机或使欧元区濒临塌陷.进一步来说,欧债危机正在考验欧盟各国政要的选择:是否让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破坏单一货币制度的存在基础.其实,只要政界能对欧元投入如此高的政治资本——绝不让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破坏单一货币制度的存在基础,欧元货币联盟的噩梦就不会成真.欧元区的噩梦可能开始于希腊.如果希腊违约,其影响将不仅局限于希腊.连锁反应导致那些“高危”国家的主权债务价值缩水,可能对欧洲众多银行以及市场对欧元区的信心造成进一步损伤.如果一个国家脱离欧元区,恐慌情绪就可能滋长;如果欧元区各国无法如此团结一致(迄今为止的情况就是如此),其他国家可能会发现自己别无选择,只能追随希腊的脚步,脱离单一货币体系.可以这样说,欧债危机的最终解决是在欧元大跌之后才能评估的.

除了欧盟各国巨额国债及无原则的财政赤字、金融市场对欧元的不信任感等原因外,欧债危机背后掺杂的是更深层较量——美国与欧洲正在展开一场货币主导权与债务资源的大战.首先,欧元提供了一种能够替代美元的结算货币选择,作为结算货币,欧元削弱了美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定价权.其次,欧元冲击了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根据IMF的论文范文外汇储备构成数据统计,欧元诞生之后占全球总外汇储备量的比重不断上升,而美元的比重截至2010年已经滑落到62.1%.最后,还有一个最大的挑战就是美国债券与欧洲债券的资源争夺.与美国相似,欧洲国家也基本是“债务依赖型国家”.根据IMF的数据显示,世界外债发行数量最多的前10个国家,包括了美国、7个欧洲国家以及亚洲的日本和澳大利亚,这10个国家对外发行的债券占全球的83.8%,而这其中欧元区各国债券市场加总后规模占到了全球的45%,已经超过了美国32%左右的份额.

从战略角度讲,如果中国想要逃出当下束缚其经济的“美元陷阱”,那么欧元屹立不倒就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发达经济体疲弱的态势和较高的通胀率会拖累中国经济增速,尤其是中国最大贸易伙伴欧盟经济的不确定性对中国影响最大.在中国外贸出口的主要对象中,占据前三位的分别是欧盟、美国和日本,这三者就占到中国出口总额的60%以上.特别是欧盟,更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第一大技术引进来源地和第二大进口市场.因此,随着欧债危机的深化,中国对欧元区乃至整个欧盟外贸以及投融资依存度或受损.欧债危机的延续,还可能加剧欧元对美元和人民币的贬值,人民币有效汇率也将有所回升;这又将进一步影响中国的出口.一些国际证券研究机构的专家测算,欧元对美元每贬值1%,短期内中国对欧洲的出口增速将下降0.65%;若欧盟经济增速下降l%,中国的出口增速就会下降6%.此外,欧债危机恶化会否影响到中国的货币政策操作也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因此,欧债危机或使中国进一步深陷“美元陷阱”.围绕经济转型摆脱“美元陷阱” 的人民币国际化路径选择

中国已经是国际体系中一个重要的利益相关方,而今后,中国政府应该会成为全球性问题解决方案中的一个关键参与者.欧洲和美国的政治生态决定了其政府目前无力解决削减社会福利和对富人增税之间的失衡,了无新意的经济发展战略导致国际经济不停地在不确定的漩涡中打转.今天,中国的整体发展战略目标更加明确,那就是中国将于2020至2030年左右发展成为一个高收入国家,同时能够保护其环境和自然资源,鼓励科技创新特别是发明创造,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这就需要中国实现经济转型,而关键问题在于:中国该如何完成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一个广义议程应该包括重新界定政府和法治的作用,扩展私人部门,推动竞争,深化土地、劳动力和金融市场等方面的改革.必须面对的是,欧美利用通胀稀释债务的方向是明确的,目前中国最为迫切的是遏制外汇储备持续迅速增长.中国的决策者认识到过分依赖美元可能带来经济风险,于是从2009年开始大刀阔斧地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因此,人民币国际化不仅关涉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更是中国国家大战略的关键一环.

一、战略转型维度——人民币国际化的形式是成为国际储备货币,而实质则是为了改变既有经济增长模式

摆在中国面前的首要挑战是目前经济增长方式的不可持续.过去30年,中国经济平均每年增长10%左右;1990年,中国人均收入比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还低30%;而如今,其人均收入已增长3倍,超过了4000美元;到2030年,如果中国的人均收入能达到1.6万美元(这很有可能实现),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将相当于增加15个现在的韩国.中国的增长一直是一个力量源泉,而这样的增长由出口和投资拉动的增长模式则无法实现.其实,这种战略是依靠压低人民币估值和对海外资本封上经济大门,进而导致经济结构严重失衡来推动增长的.因此,中国必须推动国内需求、降低储蓄水平并增加消费,以期实现经济再平衡.

中国政府一直在寻找一种办法——重商主义现状的路径,退出已延续几十年、备受争议的出口导向型增长战略.人民币国际化就提供了这样一种退出办法,其核心把人民币打造为一种储备货币.更大的可能是,推动人民币崛起为储备货币而给国家声望带来的好处,要大于人民币升值给经济造成的损失和混乱.需要强调的是,人民币国际化必须把握两个政治经济背景因素:首先,中国的整体发展战略目标是崛起为一个经济政治强国,市场机制仅仅是实施这一战略的工具,而非目的本身;其次,中国具有独特的地缘政治地位.

经济转型要求前提下的人民币国际化有着特定的内涵.也就说,人民币国际化必须有利于提升中国在世界货币背后全球贸易和分工的地位.具体来说,中国既要拥有真实财富创造中心,也要成为世界货币金融中心之一;中国既要制造真实产品,也要参与创造货币购买力;中国既要为全世界制造产品,也要参与全世界的产品定价;中国既要参与发行债券和创造各种国际性金融产品,也要能自主决定自己的积蓄去购买这些金融产品等等.中国是实业大国,人民币背后有中国13亿人辛劳工作和巨大的市场潜力作为信用基础,一个大国经济体当然可以将自己的货币培育成国际储备货币.

可见,从战略转型维度来说,人民币国际化一定是服务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进而,由中国自主实施的经济转型过程也就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路径.

二、交易分布维度——人民币国际化的分布不是随机散落,而是更多依靠人民币交易需求的市场选择

人民币国际化已经以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方式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全球贸易过程.由于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领导地位,中国确实可以扩大人民币在贸易计价和结算中的使用,但这与使人民币成为具有吸引力的储备货币之间还存在巨大的距离.据国际清算银行的资料,在2010年,世界外汇交易仅有1%按人民币结算.从交易分步维度来将,人民币国际化只有两个主要方向:一是在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公共服务,确保社会保障体系的经济有效,动员私论文范文公共部门承担起为社会服务提供资金、执行和监督的责任等全力发展扩大内需基础上,增加进口,购买欧美国家的企业股权、土地矿产、高科技产品等;二是多用人民币,尽快扩大人民币的对外结算规模和范围.可以预见,这是一个受到微观管理、推崇政府调控、以试点国家和地区为基础的过程;每一天似乎都有某个国家或某家外国企业获准,在有选择性的更大范围内使用人民币.必须强调的是,上述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主要取决于市场选择,而非哪个人的主观愿望.

人民币离岸市场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试点.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与中国迅猛发展的制造业与出口经济严重不适应,加之中国国内的金融制度难以与国际接轨,建立人民币离岸市场便是合适的可操作实验方案.离岸市场的建立一方面为人民币走向国际舞台提供渠道,将直接削弱中国对外贸易过程中的“美元陷阱”基础;另一方面能够避免完全开放带来的金融冲击,即便金融风暴来袭,中国也可以获得一定的缓冲空间.香港与新加坡将会成为人民币在亚洲地区迈向国际化的南北支点,而香港作为人民币离岸中心的霸主地位无可撼动.此外,伦敦有可能成为人民币在欧洲地区迈向国际化的重要窗口.中国与英国的贸易额不断攀升,2015年将达到1000亿美元,而英吉利海峡对岸的欧元区是中国更大的贸易伙伴.同时,伦敦也一直是老牌的金融中心,是欧元、美元的离岸中心.通过伦敦这一窗口,人民币流通与使用将扩大到欧盟.正如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所说,人民币海外业务发展比过去想象中要发展更快,外界的积极性也高,但中方的原则是只能促进人民币投资便利化,至于哪里会成为人民币离岸贸易中心,还要更多尊重市场的选择.

扩大人民币的对外结算规模和范围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最能快速见效领域.首先,瞄准能够扩大人民币的对外结算规模和范围的潜在国家或地区,建立直接而平等的经济循环.如中国可以进一步强化同亚、非、拉等资源国家建立直接而平等的经济循环——中国购买这些国家的资源,承接它们的基建工程,这些国家获得人民币,再用人民币购买中国的商品和服务.据非洲最大的银行——标准银行集团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2000年,中非贸易额仅100亿美元,而到2010年已达到1269亿美元,约有1500家中国企业在该行设有分支机构的17个非洲国家运营;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稳步推进,到2015年中国同非洲的贸易中至少有40%(即1000亿美元)将使用人民币结算,这一数字接近2010年的中非贸易总额.其次,继续扩大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从2009年中国启动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国家一直鼓励机构和企业在贸易和投资中更多使用人民币.2010年12月末,参与人民币结算试点的企业由最初的365家扩展到67724家;2011年2月,跨境人民币业务的结算量已经攀升至10482亿元;中国央行已与韩国、阿根廷等12个国家和地区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数额已上升至8412亿元人民币.最后,要更多依靠市场选择来提高人民币业务的利润回报.离岸人民币业务起步很快,但它仍是一个极不均衡的市场.由于国际上对人民币计价贷款的需求几乎为零,加上中国政府严格限制人民币回流内地,香港的人民币业务迄今还谈不上利润丰厚.截至6月末,香港人民币贷款额仅为1 10亿元人民币,而人民币存款额多达5500亿元人民币.究其原因,其一在于只要市场预期人民币对美元会升值,香港企业就不会愿意借人人民币;原因之二是中国政府对跨境贷款和投资进行了严格调控,使得中国内地企业无法从香港的银行借入离岸利率比在岸利率低的人民币资金.

可见,从交易分布维度来说,人民币国际化一定是基于市场选择条件下的交易需要.进一步说,以人民币为结算货币的交易分布广度和深度的拓展过程就是市场选择导向下的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路径.

人民币日元:人民币低点或已不远:美元强势未泯 外储连续下降

三、制度设计维度——人民币国际化的目的不是一个简单的货币国际流动,核心在于为中国经济转型创造一个实业换资源的良性循环

人民币国际化不是一个简单的货币流动过程.从制度设计维度来说,既要让人民币“走出去”,又要在海外“留得住”,还要能通过畅通的渠道“回得来”.只有这样,中国经济才能从根本上摆脱对美元或者欧元的依赖.美元发展到今天已经“空心化”了——实体的产业大多转移出去,只剩下军工和金融,而中国经济以制造业和实体经济为根基,人民币国际化可以走以实业换资源的“实心化”循环路径.这也是继续推进中国“走出去战略”的必然选择.即在中国完成经济转型之前,对原材料、能源等生产要素的需求量持续增加的趋势不会根本逆转,而拥有这些生产要素的国家,要么属于美国的势力范围,要么是亲美的政府在执政,特别是中国在大宗商品的国际定价权方面一直没有话语权.

以实业换资源的“实心化”循环载体必须是具备安全、流动性好、低风险可供外国投资者购买的资产,并且这些资产必须在透明、向外国投资者公开的市场上交易.例如,持有美元和欧元的各国央行可以简便地购买大量美国国债和欧元区主权债券,但持有人民币的外国投资者除将论文范文存入银行之外几乎别无选择;中国国内债券市场不对外国人开放,而在香港新设立的人民币债券市场(即所谓的“点心”债券市场)规模狭小;为了自身金融安全,中国政府暂时无法放松资本管制,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必然是巨大的.无疑,上述诸如汇率、利率乃至资本项目自由化程度偏低等障碍环节都将是人民币国际化无法逾越的制度之门槛.

可见,从制度设计维度来说,人民币国际化必须以国际社会能够理解的市场的语言进行沟通.当中国在实业换资源的“实心化”循环过程中可以以共同的市场价值观和专业语言来与国际进行沟通的时候,就表明人民币国际化的制度设计已经较为成形.

四、时间进程维度——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可控的、渐变的、长期的过程

前已述及,人民币国际化必须把握中国的整体发展战略目标是崛起为一个经济政治强国和中国具有独特的地缘政治地位这两个前提条件.同时,中国经济转型将是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因此,从时间进程维度来说,在保持可控前提下人民币国际化将是一个渐变的、长期的过程.

人民币国际化的时间进程根据国家战略目标推进的需要而定.就汇率自由化而言,所有这些目标均表明政府应该服务于经济增长的需要并实现可控与渐变.表现一,从1978年的1.8提高至1995年的8.7,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累计贬值达80%;表现二,人民币仅在1997年有过一次升值后美元兑人民币汇率降至8.3并一直稳定不变;表现三,根据实际需要2005年中期以后人民币汇率才再次升值.这是当时为保证出口增长谨慎管理汇率的结果.超低的汇率使生产超级低廉产品的制造商不成比例地受益,而其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利润率均很低.尽管这些行业提供数百万的就业岗位,它们并未对中国的技术升级做出太大贡献.随着经济结构调整成为国家战略后,2006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年均升值5%,目前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约为6.4,预计人民币的这一平均升值幅度在未来数年还会持续. ’中国的独特地缘政治决定了人民币国际化不会为外界力量随意干扰.例如,要求人民币加快升值步伐的国际压力不可能产生太大影响,原因是其他国家对中国的影响力微乎其微.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之所以能迫使德国和日本使其货币升值是因为两国在军事上均依赖美国;中国在地缘政治上处于独立地位,不必屈服于美国有关汇率的压力.

可见,从时间进程来说,由于中国特有的独立地缘政治属性决定了人民币国际化始终是从属于经济转型的不同时间阶段安排,进而决定了人民币国际化将是一个可控的、渐变的、长期的过程.

建国60年的历程表明,中国人那种令人钦佩的、在矛盾与混乱中找出持久模式的性格更加理性、更加固化,这也注定了人民币国际化上述四个维度将会形成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币的国际货币化道路.人民币国际化的使命在形式上将是摆脱“美元陷阱”,在本质上仍是服务于中国经济转型战略之需要.

(作者单位:北京科学学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徐海娜)

总结:本论文可用于人民币美元论文范文参考下载,人民币美元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人民币日元引用文献:

[1] 人民币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币汇率和美元指数方面有关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2万字
[2] 人民币论文选题推荐 人民币论文题目怎么定
[3] 人民币外文文献 人民币外文文献怎么找
《“美元陷阱”人民币国际化四维路线图》word下载【免费】
人民币日元相关论文范文资料
热门人民币美元相关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