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开题报告 > 文章内容

学校教育德育论文范文参考 学校教育德育毕业论文范文[精选]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学校教育德育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3-14

学校教育德育论文范文

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学校教育德育论文范文参考: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学校德育体系问题研究
  2. 第二篇学校教育德育论文样文:社会教育的德育功能研究
  3. 第三篇学校教育德育论文范文模板:身体德性论: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育的德育使命
  4. 第四篇学校教育德育论文范例:高等学校生命教育的德育功能研究
  5. 第五篇学校教育德育论文范文格式:自砺教育研究

★100篇关于学校教育德育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学校教育德育相关的本科毕业论文和硕士论文写作提供学校教育德育相关优秀论文范文格式模板参考.【赶快阅读吧!】

第一篇学校教育德育论文范文参考: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学校德育体系问题研究

百多年来,教育现代化每跨越一个历史阶段,作为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德育体系都会发生深刻变化.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标志着教育现代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也给学校德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建立现代教育体系,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因此构建现代学校德育体系,是建立现代教育体系必须解决好的重大问题.


https://www.mbalunwen.net/chaonengli/92239.html

教育思想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要求,教育制度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证,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求,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重要基础,教育国际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实现教育现代化,应当把教育理念从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上来,牢固树立全面发展、人人成才、多样化成才和终身学习的教育观念;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教育体系,与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相衔接的、公平合理的现代学校制度;更新教育内容和知识传承体系、技能教育体系;推进教育信息化,创新教育手段与方法;提升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加强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学习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和教育国际化水平的提升,深刻影响着学校德育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和方法体系.

构建现代学校德育体系,应当坚持五大原则:一是方向性原则,解决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二是适应性原则,解决好现代学校德育的适应性问题;三是整体性原则,解决好各个学段德育目标、德育内容的有机衔接;四是科学性原则,解决好德育要素选择是否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问题;五是可操作性原则,解决好为学生接受并取得积极效果的问题.现代学校德育体系的总体框架是,横向贯通、纵向衔接的德育目标体系,系统科学、传承创新的德育内容体系,先进灵活、务实高效的德育工作体系,统筹协调、形成合力的德育环境体系.

德育目标对整个学校的德育过程起着指导、调节、控制的作用.学校德育目标的设立,应当充分考虑不同教育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思想实际、认知能力等,并结合德育的最终目标,确立不同教育阶段的德育目标.实现德育目标的每一进程,既需要发挥总目标的导向和保证作用,还需要相应的具体德育目标来发挥选择、激励、纠偏和评价的功能.德育目标体系既是学校德育活动的方向和旗帜,同时也是评价学校德育活动效果的标准和依据.德育目标体系不是一成不变、一劳永逸的,应当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和社会进步的要求而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

德育内容是学校德育目标的体现和具体化.学校德育内容具有很强的政治性,这是由学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决定的.学校德育内容体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对学校德育内容有不同的要求.学校德育内容来源于实践,它不仅应该是深刻的,而且是应该生动的、丰富的、形象的.思想道德教育是现代学校德育的核心内容,应当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道德*教育;引导行为规范是现代学校德育的重大责任,应当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意识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加强艺术素养教育并纳入德育范畴;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现代学校德育的历史使命,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要更加重视传统文化教育,防止丢弃优秀文化传统,把传统文化教育贯穿学校教育始终;创新教育是现代学校德育的时代要求,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应当把创新教育作为现代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德育课程.

德育工作体系是德育目标实现的保证.更新德育理念,把德育摆在学校教育的首要位置,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学校德育的根本宗旨,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责任;创新德育方法,从德育对象的具体实际出发,创造、确定具有现代意识和价值思维,能够积极反映、促进和引导德育科学的发展的方式和方法;拓宽德育途径,强化德育课程的主渠道作用,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把握网络阵地的主动权,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完善德育机制,形成有效的领导体制、管理体制、预警机制和保障机制;加强队伍建设,切实提高班主任、辅导员和德育课程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解决好他们的地位、待遇等问题.

现代社会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特别是网络环境,对现代学校德育效果至关重要.学校德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当处理好现代学校教育、现代家庭教育与现代社会教育的关系,真正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和强大合力.

第二篇学校教育德育论文样文:社会教育的德育功能研究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学校德育的实效性遭遇着严峻的外部冲击,而社会教育的德育功能却长期受到忽视,这是现代德育面临的客观现实境况.社会教育是人类教育的基本形态和永恒存在,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其内在的德育功能对于和谐社会秩序建设具有不可或缺性.因此,必须摒弃德育即为学校德育的固化理念,在创新学校德育的同时,加强社会教育的德育功能理论研究,确立社会教育德育功能的德育地位,探寻社会教育德育功能的实现规律,这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具有基础性和长远性意义.

社会教育的德育功能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和社会交往中所受到来自于社会制度、社会组织、大众媒介、社会活动、社区文化以及人际交往等各种德育影响的总和效应,其根本特征在于实施主体的多元化和受教主体的全民性.在实践特性上,社会教育的德育功能具有自主性、创造性、交往性以及情境性,体现了人追求生命意义和精神价值的主体性文化自觉,是社会道德秩序自我调整和完善的内在机制.对社会教育德育功能理论演变的研究,不仅能够确证社会教育德育功能的客观存在,更在于对社会教育德育功能的认知发展逻辑的深入探寻.本文探索性地将社会教育的德育功能理论划分为混合共生、相对分离和趋向统合三个发展阶段,研究发现社会教育德育思想经历了从关注社会生活德行*,到倡导人道主义帮助*,再到追求完整社会人格*的理论致思进程.这一辩证性思想进程不仅反映出社会教育的德育功能内涵逐渐变得丰富全面,而且更加关注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德育功能实现,折射出社会教育德育功能向人的类本性的复归趋势.

社会教育的德育功能具有客观自在性,关键在于如何得到真正实现,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实现程度存在明显差异.依据马克思的人类社会发展“三阶段”理论,社会教育德育功能实现随着人类交往关系的阶段性演变而呈现出强势主导、整体式微和全面实现的历史发展动态,表明社会教育德育功能的实现与人的社会交往关系结构存在着内在因果相关性.这种相关性在对中国社会教育德育实践的历史考察之中得到了进一步确证,从而尝试探索出社会教育德育功能的实现规律,即不同的社会交往关系结构决定和制约着社会教育德育功能的实现程度.在人的依赖性社会交往关系中,社会教育的德育功能只能在生活*秩序上得到实现;在物的依赖性社会交往关系中,由于人的原子化生存社会教育德育功能的实现受到抑制;在人的平等自由社会交往关系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社会教育的德育功能才能得到全面实现.

在现代社会中,正是由于以人为中心的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整体性社会交往关系结构遭遇了工具理性和物质主义的侵蚀和消解,使得社会教育德育功能因主体缺失而陷入现代性困境.而在当代中国人的社会交往关系结构同样由于急剧社会转型过程中主体利益观念、主体正义行为、主体意义关怀、主体价值取向的深刻变化而出现现代性异变.基于现代公共领域的不断扩张和传统共同体的日渐消逝,西方学者们提出了在公共理性基础上建立具有*精神的普遍性制度规范,以及以共同体化的现代社会生活培育人的德性品格的学理性致思努力,对构建现代社会交往关系结构具有重要的借鉴参考价值,但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互为前提,才能形成突破社会教育德育困境的现实逻辑理路.

当代中国社会教育德育功能的实质是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应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扬弃与超越中国传统社会教化和民国时期社会教育,积极借鉴西方社会教育德育实践的有益经验和中国*所领导的社会教育的成功经验,着眼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新社会德育主体的生成和新型社会交往关系的型构.在社会教育德育功能实现的路径选择上,关键在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加强各个社会教育德育主体的良性互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行动准则;坚持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开展社会德育活动,不断扩大社会德育活动的参与主体,充分彰显社会德育活动的人民性;全面建构现代社会生活共同体,积极建设人们的精神文化家园,在现代化社会生活的和谐互动中陶冶和培育人的德性人格.

第三篇学校教育德育论文范文模板:身体德性论: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育的德育使命

改革开放以来,历经三十年经济高速增长之后,中国社会道德生态出现了大幅度滑坡的怪现象.在大量社会道德滑坡的案例中,比较凸出的是社会公众身体*退化的现象,这种退化实则是公众在身体*领域的共同道德信仰,趋于瓦解和崩溃的一个重要信号.作为一项客观的事实,改革开放以来诸多不利的社会因素和不良的社会思潮,在身体*领域对中国社会传统的道德信仰造成了挑战.

学校教育德育论文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学校教育德育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2500字高校毕业论文、5000字专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6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校教育德育专业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学校教育德育论文范文选题

与此同时,学校道德教育对身体*层面日渐浮现的危机面前集体失语、鲜有作为,也折射出了当前教育系统在与身体*相关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环节上的缺陷与不足.当然,近些年来,作为一种反思,诸多德育领域的先驱在学校道德教育领域完成了大量基础理论方面的奠基工作,也提出了一些主张,如生命教育.但是,就关于如何发展和培养人的身体德性发展的议题而言,学校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何界定身体德性的概念以及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如何确立学校教育塑造教育对象身体德性的教育发展原则以及应当确立哪些原则、在身体德性塑造领域学校教育系应当设立何种教育目标、以及作为在校学生身体德性发展的责任主体的现行学校教育系统应当进行什么样的教育分工来开展身体德性塑造的具体工作等,一直是道德发展理论中的真空地带.

本研究着眼于义务制教育阶段在校学生身体道德发展的基础教育理论环节,致力于在该阶段与身体道德发展相关的德育原理的基础理论研究领域作出突破.在梳理和归纳前人观点的基础上,通过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语言分析法、文氏图法、历史研究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等方法,对身体德性的概念与属性、身体德性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结构、身体德性异化现象问题,以及由此造成的身体*道德危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并以学校道德教育作为危机破题的关键策略,就现行教育系统如何进行合理的教育分工以实现重构国民身体德性的进行了论证并做出了具有现实操作性的理论构想.

在文章的第一部分中,本研究从本体论的角度对身体德性的基本概念展开分析并指出,作为一个身体*学的实体范畴,身体德性在内涵上并不等同于对身体制度性的立法,而更应该被视为一种基于自然*与社会*的双重取向上的一种价值关怀.从对道德、身体、这些基本的概念的分析和考证的基础上,本研究对“身体德性”及其相关的诸般概念进行了分别的探讨和辨析,并对一些可能产生混淆和歧义的相关概念进行了阐释和澄清.

在与本研究相关的诸般基本概念得到阐明和理清的前提下,第二章从认识论的角度出发,主要进行了三个主要领域的研究.一是对近代以前的东西方身体道德观念的历史沿革进行了梳理,并结合前人的文献,勾勒了东西方两大文明发展线路中人类身体道德文明的不同发展理路.二是对现代化社会中的道德危机进行了观察和分析,从分析全球道德危机爆发特征与本质,再到探讨中国道德危机的形成背景与影响,最后聚焦到中国社会面临的身体领域中道德问题,并提出身体领域的道德问题,不仅是一个社会问题,而更应当看做是身体的教育问题.三是从课程与教学两个角度,对当代学校教育中的身体道德教育所面临的困境进行了阐述和探讨.

接下来的章节中,在前面章节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用两个章节的篇幅对身体道德教育问题展开理论研究.在上篇中,首先将身体道德教育定位于身体教育,讨论了什么是身体教育,并从身体教育的视角出发,将现代德育理论的基本观点应用于对身体道德发展规律的探索,最后对学校身体教育活动中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的理论谬误和教育偏见进行了批判和剖析.在下篇中,本研究着重从目的论、内容论的角度对身体道德教育问题进行了分析,其中,目的论部分着重讨论了如何界定身体道德教育中教育目的的问题;内容论部分则侧重讨论了身体道德教育的内容选取范畴的问题.通过将这些研究结果进行归纳和整理,在第四章结论中以结论提纲的形式提出了身体道德教育的基本范畴.

最后,综合前面的研究,本文提出欲重构身体的德性,教育工作者必须有勇气承认当前这一领域教育理论到教育实践处于空白区间的现状,并致力于完成身体道德教育从无到有的变革,而这一系列的变革必然由体育学科来承担和完成.文章进一步论述了在现行的学校教育系统中,身体教育作为一个与身体发展高度相关的学科,在重新构建国人身体道德面貌中的基础性地位,并提出将重构身体的德性作为历史性的教育使命纳入到学校体育的教育职能中,是一种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必然.作为对身体德育在体育课程中运作层面上的探索,研究主要从课程论、教学论以及教师论三个关键因素入手,对如何建构身体道德教育的实施体系进行了研究.

第四篇学校教育德育论文范例:高等学校生命教育的德育功能研究

随着中国社会转型节奏的加快、力度加大、广度的扩展,处于这一情境下的高等学校的现代德育逐渐显得捉襟见肘,这需要德育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创新.高等学校校园中自杀、投毒、*事件屡见不鲜,诉诸报端.无论是现代社会的现实需要,还是德育理论的不断探索,都不约而同地关注着生命和生命教育.

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财富,是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的统一.当我们以生命为教育起点时,这意味着现代高校德育也应从生命视角出发,建立起以生命为基础的思维模式、逻辑体系;同时,在学科大交叉、大融合的时代,生命教育和德育相互交叉,相互贯通,并可以互为发展动力,相互促进.

本文的立意就在于从生命教育的视角切入到高校德育,以高校生命教育的德育功能作为研究对象,充分挖掘生命教育的育人资源,研究生命教育德育功能实现的主要内容、机制、意义及其示范价值,形成高校生命教育的德育功能的理论框架.本论文主要围绕四个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一是生命教育的德育功能界说,主要回答什么是生命教育的德育功能的问题.通过对生命、生命教育,德育和德育功能的概念、内涵、相互关系的解读和分析,层层深入、最终推定出生命教育德育功能的内涵.二是研究高校生命教育德育功能的主要内容,主要回答生命教育的德育功能是什么的问题.在第一个问题研究的基础之上,分别从生命意义层面——探寻生命意义的指引功能,从生命信仰层面——确立生命信仰的导向功能,从人生理想层面——明确生活目标的促进功能,从人生责任层面——承担生命责任的体验功能,从人生幸福层面——创造幸福生活的提升功能,五个层面分析构成发挥生命教育的德育功能的主要内容;三是研究高校生命教育德育功能的实现机制,主要回答高校如何实现生命教育的德育功能.分别从推进生命教育德育功能的实现机制,教育者教育引导的推动作用,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作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动,校园文化在实现过程中的濡染作用五个方面展开,研究高校生命教育德育功能过程的实现机制.四是研究高校生命教育德育功能的意义.分别从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及发挥生命教育德育功能的示范价值三个方面进行总结和概括.

本文主要创新之处一是在高校生命教育基础之上,研究其德育的功能.其德育功主要体现在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地人生观和世界观;指引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信仰;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遵守社会公德和树立家庭美德的品质;坚定中国*领导的政治立场四个方面.二是在提炼生命教育资源的基础之上,概括其德育功能的主要内容,建构高校生命教育德育功能的实现机制,总结和归纳发挥生命教育德育功能的意义,切实让高校德育回到关怀生命的原点.

综上,本文研究和论述了高校生命教育的德育功能的界定、主要内容、实现机制及其意义,为我国高校生命教育和德育的创新和发展提供实践和理论借鉴.

第五篇学校教育德育论文范文格式:自砺教育研究

随着重视创新、重视发展的变革时代的到来,主体意识、主体能力、主体精神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人才素养的必备要求.顺应时代的呼唤,中国基础教育必须在受教育者自我教育意识、能力、精神的形成和主动发展上有所作为,因为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意识、能力和精神是其主体意识、能力、精神形成和发展的基础.自砺教育研究正是在素质教育实践深化的背景下,从自我教育的角度来对旨在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精神和能力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所进行的探讨.

自砺品质的养成,离不开自砺活动的开展和推行.自砺是主体自我认识、自我规划、自我践行与自我反思的活动.从历时态的角度看,自我认识、自我规划、自我践行、自我反思是自砺活动的四个环节,有相对的阶段划分;从共时态的角度看,自我认识、自我规划、自我践行、自我反思是自砺活动的四个方面,共存于一体.自砺教育,是指教育者引导、帮助、指导和激励受教育者自我认识、自我规划、自我践行、自我反思的自我教育活动.

自砺教育的心理机制是活动影响论,即学校教育要想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教育者不仅要创设有利于受教育者发展的各种有利条件,而且更重要的是精心设计和展开有利于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各种活动,并在指导和帮助下促进受教育者发展;自砺活动并不是与一般学习活动、道德学习活动、交往与社会实践活动(其中,交往与社会实践活动是蕴含于一般学习活动和道德学习活动之中的)相独立的单独一类活动类型,而是蕴含于一般学习活动、道德学习活动、交往与社会实践活动之中的一种活动类型,是一般学习活动、道德学习活动、交往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展开.

依据活动影响论,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必须改善教学活动,尤其要改进学习活动,特别是要增强学生学习活动的自主性(本文理解为自砺性),这是现代教学论的根本任务.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都是具有自砺性的一般学习活动,其中,自主学习是强调学习活动过程的自觉主动性的学习活动,探究学习是强调学习活动方式的自觉主动性的学习活动,合作学习是强调学习活动组织形式的自觉主动性的学习活动.要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必须改善德育活动,尤其要改进道德学习活动,特别是要增强学生道德学习活动的自主性(本文理解为自砺性)这是现代德育论的根本任务.活动学习、情感体验、制度参与是具有自砺性的道德学习活动,其中,活动学习是强调活动过程的自觉主动性的道德学习活动,情感体验是强调活动过程的主体感受性的道德学习活动,制度参与是强调活动环境的主动参与的道德学习活动.

以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自砺性的学习活动方式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视角,来审视现实学校中学生的一般学习活动方式和教学活动模式,以活动学习、情感体验、制度参与等自砺性的道德学习活动方式和生活德育理论为理论视角,来审视现实学校中学生的道德学习活动方式和道德教育活动模式,现实学校中的自砺教育还存在着诸多的缺失.首先,在教育教学认识方面,重对教材知识的掌握,轻对自我认识的引导,表现为:重教材知识的客观性,轻教材知识自我认识的文化性;重教材知识的掌握性,轻教材知识自我认识的理解性.其次,在教育教学设计方面,重对教的进程的预设,轻对自我规划的帮助,表现为:重教什么的设计,轻学什么的设计;重怎样教的设计,轻怎样学的设计.第三,在教育教学实施方面,重对教的安排的推进,轻对自我践行的指导,表现为:重知识的积累,轻批判、综合和合作意识的培养:重各种形式的灌输,轻亲身体验的讨论、实验和研究.第四,在教育教学评价方面,重对教的结果的评价,轻对自我反思的激励,表现为:重总结性评价,轻形成性评价;重标准化结果,轻个性化理解.

自砺教育实践的缺失,不仅违背了现代学习方式和现代学习理论的理念,违背了现代道德学习方式和现代德育理论的精神,而且也不利于培养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为建构自砺教育模式,现代学校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首先,重塑“以人为本”的学校与教师、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通过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建设教师发展学校来重塑“以师为本”的学校与教师的关系;通过从学生的心理出发来思考教育教学实践、从学生的自主学习态度与能力出发来思考教育教学实践、从学生的自我认识、规划、践行、反思出发来思考教育教学实践来重塑“以生为本”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其次,重视自砺品质的培养,不断丰富教育教学的自我教育目标,着力培养学生学习自主、心理自尊、性格自强、行为自律、生活自理等自砺品质.第三,深度开发教育教学的自我教育资源,完善自砺品质培养的课程体系,将有关学生自身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个性的知识直接列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改革课堂教学,激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个性;完善班级管理,搭建学生自砺品质发展的平台.

H学校自砺教育理念与提出者的个人成长渊源、教学实践反思和治校理想追寻密不可分.H学校探索了学习自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了活动自治的学校德育特色.

这是一篇与学校教育德育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

学校教育德育引用文献:

[1] 学校教育德育方面论文选题 学校教育德育论文题目哪个好
[2] 新颖的学校教育德育论文参考文献 学校教育德育期刊参考文献哪里找
[3] 学校教育德育论文提纲范文大全 学校教育德育论文大纲如何写
《学校教育德育论文范文参考 学校教育德育毕业论文范文[精选]》word下载【免费】
学校教育德育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