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毕业论文写作 > 文章内容

银行业论文范文参考 银行业毕业论文范文[精选]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银行业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2-20

银行业论文范文

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银行业论文范文参考:日本银行业国际竞争力变化研究
  2. 第二篇银行业论文样文:巴塞尔协议框架下的中国银行业监管
  3. 第三篇银行业论文范文模板:基于系统视角的银行业与保险业协同发展研究
  4. 第四篇银行业论文范例: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研究
  5. 第五篇银行业论文范文格式:基于宏观审慎监管的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研究

★100篇免费优秀的关于银行业论文范文资料,适合作为银行业方面相关硕士毕业论文和本科毕业论文写作参考的免费论文范例格式模板,【快快阅读吧!】

第一篇银行业论文范文参考:日本银行业国际竞争力变化研究

1955年日本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从1955年至1973年,年均实际经济增长率高达9.3%,在1968年其经济总量超过原联邦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日本银行业国际竞争力也奠定了雄厚的资本基础.20世纪80年代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全球化日益发展,日本在金融领域逐步放松一些规制促进了其金融国际化的发展.日本金融机构开始大举进入海外,促使*国际金融市场的地位大大提高,日元走向国际化.1986年末,日本商业银行的海外资产已占其资产总额的20%,国际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达到了22%.整个20世纪80年代,日本银行业全行业实现大规模盈利;全球银行产业的利润主要来自日本银行,这让欧美竞争对手望尘莫及.

20世纪90年代初“泡沫经济”崩溃,日本经济陷入了长期萧条.但是,国际银行业掀起的并购浪潮促使日本银行业在这次变革中规模更加扩大.1992年,排在世界前九位的商业银行均为日本所有,世界前五十家商业银行中也有近一半(22家)是日本的银行.1994年,日本银行业在这两项中所占位置有所减少,但世界前六大商业银行仍为日本所有;在全世界银行业总资产中,日本占了近40%.

1995年“住专事件”这一导火索暴露了日本银行业的巨额不良债权问题,日本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由此急转直下.从1992年至2002年这10年间,日本的银行已处理了大约90万亿日元左右的不良债权,这一数额己达到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日本经济“泡沫”繁荣时银行所增加贷款额的80%.“泡沫经济”崩溃使得日本银行业累积了巨额不良债权,日本银行业国际竞争力大幅削弱,将日本经济拖入了长期萧条泥潭而难以自拔.日本金融当局并没有从1997~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和1998年日本“金融大爆炸”之中切实理清日本银行业危机的深层原因,始终在制度疲劳和制度惯性形成的路径依赖以及政府作用之间找寻解决出口.这种牵制作用体现在政府出台的各种处理措施、改革方案和政策对策方面都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最终拖延了时间和贻误了最佳时机,使得日本银行业国际竞争力一蹶不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及随后延伸演化且日趋恶化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使得日本政府疲于应对外部冲击而相应推迟了国内的改革,这也阻碍了日本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通过梳理日本银行业的形成与发展历程,可以从中找寻出其国际竞争力兴替的演化路径、深层原因和生成机制,这对于中国金融深化进程中提升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防范金融风险和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文分为7章.第1章为导论.本章主要论述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梳理和评述相关国内外文献,而后进一步探讨论文的逻辑结构和主要研究方法,最后指出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第2章为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理论及其评价标准.本章首先介绍银行业国际竞争力及其相关理论,然后阐述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标准,最后介绍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体系.

第3章为日本银行业国际竞争力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变迁.本章日本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发展变化划分为由弱变强和由强变弱两个演变阶段进行详细梳理.在日本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由弱变强的演变中,文章进一步从经济萌芽和起飞时期(1955年以前)、经济高速增长时期(1955~1973年)和经济低速或稳定增长时期(1974~1985年)三个阶段分别进行展开;在日本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由强变弱的演变中,文章进一步从泡沫经济时期(1986~1990年)和经济长期萧条时期(1991年~至今)两个典型阶段展开论述.

第4章为导致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银行业国际竞争力变化的宏观动因.本章从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两大方面进行分析:在国际环境分析方面,主要围绕跨国并购浪潮高涨、国际资本流动规模急剧膨胀、全球经济失衡与金融危机和新资本协议四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在国内环境分析方面,主要集中在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下降、流动性陷阱和量化宽松政策、日元持续升值和“住专事件”五个方面进行展开.

第5章为导致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银行业国际竞争力变化的微观动因.本章论述导致日本银行业国际竞争力下降的银行自身原因,这一部分主要从银行特许权价值、治理结构、内部控制和审计监管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第6章为导致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银行业国际竞争力削弱的生成机制.本章将日本银行业国际竞争力削弱的生成机制归结为两大方面:一是制度疲劳和制度惯性形成的制度僵化“硬约束”;二是政府作用弱化形成的“软约束”.“硬约束”体现了制度变迁所具有的路径依赖属性,制度惯性和制度疲劳使得日本银行业和企业之间的利益纽带难以割舍,这样会增加银行不良资产的存量积累;“软约束”体现了政府在经济中主导作用的弱化,从“政府主导型经济”转向“市场主导型经济”过程中原来经济鼎盛时期的强政府作用被经济萧条时期的弱政府作用所替代,这样在处理银行业巨额不良资产等重大问题上极易贻误时机而陷入恶性循环泥潭难于自拔.

第7章为结论和启示.本文的结论归结为三个方面:(1)日本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兴衰变化反映了日本经济从高速增长、泡沫经济转向长期萧条的内生演化路径;(2)日本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兴衰变化具有深刻的宏观动因和微观动因;(3)制度僵化和政府作用弱化共同促成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由盛及衰的变化.日本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兴衰变化对于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1)实施基于Basel III的新资本监管标准,增强中国银行体系的稳健性和风险可控性;(2)构建价值创造导向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3)强化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互动;(4)信息披露与外部监管的强化约束有助于夯实中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基础.

第二篇银行业论文样文:巴塞尔协议框架下的中国银行业监管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监会)成立于2003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于2004年2月1日开始实施,我国银行业发展自此翻开了新的一页.中国银监会成立的八年,是我国银行业在实体经济带动下快速发展的八年,是中国银监会各项制度不断完善,符合我国实际的银行业监管理念框架体系得以构建的八年.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银行监管体系在制度上与国际银行监管框架的对接是关键内容.对接并不是全盘接受,而是在全面评估我国银行监管体系的有效性与效率水平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银行业发展的现实状况,根据国际银行监管框架的基础架构和新发展趋势,提高我国银行监管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制度化水平.对接也并不是目的,而是要通过对接这一过程,促进国际社会对我国银行监管的认识和认同的深入,更好地将我国银行业发展融入到国际金融发展的浪潮中,用好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我国银行业金融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更好地促进我国银行业金融服务水平的提高和整体竞争优势的培育.

本文《巴塞尔协议框架下的中国银行业监管》在银行监管理论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按照以下两条主线展开.第一,巴塞尔协议的演变与国际银行监管框架的发展.这一主线主要描述国际银行监管框架变化的历史进程,勾勒国际银行监管当前发展的主要趋势,在此基础上,探讨国际银行监管实践发展与银行监管理论研究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二,中国银行监管发展的历史进程与现状分析.这一主线主要描述我国银行监管发展的历史进程,分析我国银行监管当前需要应对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银行监管在巴塞尔协议框架下需要进行的变革.

论文包括六个部分.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导言,简要介绍论文研究的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主要观点、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研究所涉及的关 键 词 汇

第二部分,银行监管理论基础探讨.在简要回顾银行监管的发展历程之后,讨论其理论演进脉络,分析为什么要对银行监管,由谁来监管,怎样监管,监管要达到什么目的,监管的收益与成本等基本理论问题.主要观点包括:①银行监管先后经历了自由银行时期、从自由走向全面管制、放松管制到金融自由化时期,以及再管制等四个阶段.然而,尽管银行监管目标、具体内容、监管方式在不断变化,但银行监管的核心——管风险,始终未变,不论从宏观金融调控角度还是从微观金融管制角度看,均是如此.②风险,无论其分类如何,一定要认识到,它是一种波动性.这种波动性可能会带来收益,也可能会产生损失.因为追求可能的收益而放弃对可能的损失的防御固然是监管的重点,正如传统的银行监管所做的那样;因为防御可能的损失而放弃可能的收益同样也是现代银行监管必须为自身行为设定的必要界限.③尽管成本与收益分析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成本与收益的比较和分析,是对银行监管制度必要性在实践中的不断验证,其有用性需要引起重视.④要控制系统风险,最根本的方法是创造一套激励相容的监管制度(Incentive-compatible Regulation),矫正消费者和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得风险损失的承担与风险收益的享有对等,进而使得市场本身能够内在地衍生出低风险的银行资本结构从而最大化社会福利.控制系统风险和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这两个监管目标在实现过程中均面临着较为尖锐的制度设计、政策决策和工具选用问题.⑤银行监管作为一种经济规制制度的目的,就在于控制银行业作为一个整体风险溢价的规模、变化趋势,银行监管内容的实质,就是要在银行业乃至金融业领域内,实现风险溢价的合理配置.⑥银行监管的手段,无论数量化到什么程度,其所要完成的一个基本功能,就是提供监管决策中权衡的基本依据.银行监管必须要权衡,在损失和利润之间的权衡、在宏观调控和微观规制中权衡.权衡就必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对于风险溢价的估计应当贯穿于这一过程的始终.

第三部分,巴塞尔协议的演变及实施.本章对巴塞尔协议的实施、发展演变过程进行回顾、介绍、比较和分析.主要观点包括:①理解协议本身所针对的银行业风险、理解银行监管,是理解巴塞尔协议演进的关键所在.②风险为本的真实含义是风险损失,所有规则的设定都围绕如何防范风险损失的发生、提高银行机构和银行业自身提高风险的能力来展开.而银行对风险溢价的追求依然被放在了依靠市场机制自身调节来实现的位置,未能在监管的核心目标中加以体现,只是在对银行监管者的约束条文和自我评估方法中加以工具性地体现.这种设定对于市场经济发达的经济体系的银行监管可能是合适的,但对于市场经济不发达的经济体系而言,则存在根本性的矛盾.③风险本身就包括了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监管所竭力要防范的损失,另一方面是风险本身所代表的银行业市场化运行的基本动力——不确定性,作为银行监管核心原则的基础或者说前置条件,应当体现这样一种思想,即在不断强化成熟的风险监管体系的同时,给予监管者在风险损失和风险溢价之间进行权衡的制度空间.④新旧资本协议相比,无论巴塞尔协议的具体内容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作为巴塞尔协议本身所体现的银行监管理念、以及在相同的监管理念下对于监管实践的评价标准是始终如一的.⑤新资本协议所针对的,是过于简单化的旧资本协议不能对全球化进程作出恰当的反应这一系统性弱点;新资本协议所增加的,是旧资本协议没有涵盖的操作风险和资产证券化;新资本协议所强化的,是旧资本协议表达不充分的风险管理.尽管纵向来看,新资本协议确实是对旧资本协议的改进.但在核心的风险资产计量和定价方面,新旧资本协议所面临的问题实质是一样的.⑥对于风险价值(VaR)方法来决定银行资产组合所要求的最低资本额度能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银行监管资本套利的行为存在争议.

第四部分,全球金融危机下的银行监管争论与变革.本章对全球金融危机下的银行监管争论与变革进行描述、总结与分析.主要观点包括:①从风险分散的角度看,以证券化资产为基础再进行复杂的金融衍生品创造不仅技术上可能,而且也有着充分的激励.②在市场的作用下,金融体系能做什么,金融创新之所以要发展到特定的层次和水平,受经济活动规模、方向和结构的影响.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正向联系的建立,取决于金融作为工具主要被应用于实体经济的哪一个具体的方向.金融体系自身对处置系统运行中可能出现问题的能力,是金融体系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的重要保证.强化监管未必是提高金融机构应对风险能力的正确手段,在特定的情况下,强化监管可能还会有反作用.③新资本协议中所涉及的风险,仅仅是在银行业发展实践中出现的、必须要加以重视和设定资本标准来加以监管的风险,并不是一个银行机构在其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所有风险.监管之所以如此选择有着现实的理由.④监管决不可能解决银行业发展所固有的内生矛盾,也绝不可能杜绝危机的发生.每一次的银行危机、每一次的监管失败,都为银行监管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教训与指向,银行监管所必须的中心内容就是在这样的实践基础之上逐步完善起来的,这就是巴塞尔协议演进所依赖的“危机刺激—制度调试”循环.⑤巴塞尔协议,无论是新资本协议还是旧资本协议,尽管说协议要达到的目标,是实现“风险为本”的监管,但就监管基础理论而言,很难在其中找到风险的影子.风险是监管的原因,但却不是监管的基础.⑥就风险而言,如果将其看作一个发生的过程,显然包括了风险源、风险类型、风险累积、风险传导等多个环节.作为对银行机构的监管,监管的重点应当放在组织和人方面;由于在风险类型监管中面临着这样的约束,未来银行监管的重点,应该放在有限的监管资源能够发挥最好效率的环节上;更多的监管资源应当放在风险累积和风险传导方面,作为更关注银行业整体发展和宏观经济稳定的监管机构而言,不能过分依赖银行自身来实现阻断.⑦在现时的风险交易操作中,例如抵押贷款的证券化和再证券化,所交易的对象并非都是风险.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作为风险交易主体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当掌握了风险交易工具之后,在客观上存在着以风险替代成本的可能性和内在激励.如果不阻断风险—成本替代机制,风险分散就会扭曲为一个寻租过程,理论中合理的风险分散机制就会变成一个规模不断膨胀的恶性循环.从理论上看,这是未来银行监管变革的关键所在.⑧一个以风险为核心对象的银行监管必须要搞清楚风险的基本发展规律和趋势.按照实践的经验和教训来构建监管体制在监管初期是必要的,但当基本框架已经建立起来之后,就有必要为整个制度框架加上一个内核,使其成为制度调整和演进的一致性基础.

第五部分,中国银行业监管的现状.本章主要讨论新中国成立后银行业监管演变过程、现状及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观点包括:①中国想要进一步在国际组织中拥有话语权和影响力,需要首先成为新资本协议的不折不扣的执行者,从短期看,实施新资本协议,包括巴塞尔协议Ⅲ,将对银行业乃至整个经济生活产生很大影响,但我们不能为短期利益忽视长期利益,不实施新资本协议,中国将付出巨大成本,包括银行和整个经济的影响.②中国实施新资本协议不仅要考虑中国银行业的实际情况,同时要考虑中国经济的发展,这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因实施新资本协议对经济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那么就失去实施新资本协议的实际意义,这是监管当局在实施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③随着新资本协议的逐步实施,中国银行业提升资本充足率和资本补充的压力将会很大.④中国银行业机构整体数据基础依然薄弱,可以说数据问题是当前制约中国银行业有效实施新资本协议的最大障碍之一⑤我国在风险管理领域与国际最佳实践相比有着极大的差距,无论在风险衡量模型的开发还是在运用金融衍生工具转移风险的实际操作中,都落后于国际上风险管理技术的发展.⑥新资本协议框架主要参考公司治理、风险管理水平相对较高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银行的做法,因而对于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国家来说,商业银行在实施新资本协议过程中首先遇到的挑战是对现有的风险管理政策和流程、风险管理文化、组织架构、内部风险评级方法等形成重大冲击,需要对相关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⑦监管当局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要维护银行业的公平竞争.然而,实施新资本协议却加剧了大中小银行间参与市场竞争的不公平性.实施新资本协议对银行机构信贷支持中小企业起着反向激励作用,无疑对中小企业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这是监管当局必须考虑的现实问题.⑧当前我国银行监管面临五大问题:大而不倒与尾大不掉、存款隐性担保与市场约束弱化、信贷投放集中与风险积聚、混业经营与分业监管、市场化经营原则与金融支持经济薄弱环节.

第六部分,新资本协议下中国银行业监管改革的思考.本章结合当前我国银行监管的现实发展,对新资本协议下我国银行监管改革的主要趋势进行了探讨.主要观点包括:①目前的监管目标定位过分强调微观审慎性监管,未能体现风险为本原则,未能体现银行监管体系变革的趋势.②我国银行业监管重点应借鉴新资本协议的理念,逐渐向全面风险管理和宏观审慎角度转变,以提高银行的抗风险能力,保证整个银行体系的稳定和健康发展.③在监管目标定位上,可以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调整.其一,充分考虑新资本协议的原则和宗旨,不拘泥于具体的条款和指标.其二,充分认识当前监管目标定位上存在的缺陷以及缺陷形成的原因,有针对性地、稳健地展开监管目标调整.其三,重视监管改革,充分认识监管目标的过渡性特征.必须认识到,银行业监管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等同于宏观调控体系和机制的改革,不可轻动,但决不因此就不动,主动的改革一定比倒逼改革要好.④尽管规制导向监管向原则导向监管转变是发展的趋势,但在当前的约束条件下,合理的选择应当是:在当前的金融监管框架下,进一步加强规制导向监管;同时,在金融监管改革的进程中,逐步为原则导向监管的实现创造理论、技术和基础设施条件.⑤微观审慎性监管和宏观审慎性监管的有机结合在于:第一,微观审慎性监管应当致力于阻断银行的风险—成本替代机制,以减小风险规模和发生的频度.第二,宏观审慎性监管应当致力于培育各个层次的风险阻断机制,控制系统性风险的发生.

本文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历史分析、制度分析、比较分析和文献分析等.

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观点创新之一:应当以包括风险损失和收益的风险溢价概念来替代当前在银行监管中采用的风险损失概念,进而构建银行监管的风险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促进“风险为本”的监管向“风险导向”的监管转变.

2.观点创新之二:控制系统风险,最根本的方法是创造一套激励相容的监管制度,矫正消费者和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得风险损失的承担与风险收益的享有对等,进而使得市场本身能够内在地衍生出低风险的银行资本结构从而最大化社会福利.

3.观点创新之三:应当彻底反思巴塞尔协议演进所依赖的“危机刺激—制度调试”循环模式,通过银行监管的风险理论基础研究及其成果的应用,将更多的监管资源放在风险累积和风险传导的阻断方面,作为更关注银行业整体发展和宏观经济稳定的监管机构而言,不能过分依赖银行自身来实现阻断.

4.观点创新之四:作为风险交易主体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当掌握了风险交易工具之后,在客观上存在着以风险替代成本的可能性和内在激励.如果不阻断风险—成本替代机制,风险分散就会扭曲为一个寻租过程,理论中合理的风险分散机制就会变成一个规模不断膨胀的恶性循环.从理论上看,这是未来银行监管变革的关键所在.

5.视角创新:银行监管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领域,在银行监管的研究中,更多的

第三篇银行业论文范文模板:基于系统视角的银行业与保险业协同发展研究

摘 要 :作为金融部门的主要组成部分,银行业与保险业产业资源在金融功能方面存在相似性和互补性,从而决定了产业间存在复杂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以保险分销为主的银行保险业务是目前我国银行业与保险业合作的主要内容,但是这种合作并没有最大程度有效整合两大产业资源,最大化实现银行业与保险业间金融协同效应.随着保险新规的出台,以保险分销的银行保险业务急剧萎缩,银行业与保险业间合作因先前浅显的合作形式陷入发展瓶颈.如何实现银行业与保险业在产业资源方面实现有效的整合,最大程度实现协同发展,依然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银行业与保险业间竞争和合作是其产业资源整合的实现方式,两种不同性质的作用使得产业间存在非线性作用,从而具有形成复合系统的作用基础.本文从系统视角对我国银行业与保险业协同发展进行研究,进而探索寻求提高我国银行业与保险业产业资源整合效率,实现产业协同发展的途径.

银行业论文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银行业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3000字函授论文、5000字在职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4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银行业专业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银行业论文范文选题

本文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内容开展研究工作:

运用系统论构建了我国银行业与保险业协同发展的理论框架.首先基于银行业与保险业复合系统要素经济功能对银行业子系统与保险业子系统间作用进行讨论;然后依据自组织理论对银行业与保险业复合系统的自组织特征进行全面分析;最后从内涵、特征、目标、内容、运行框架、经济效应等方面分析了银行业与保险业协同发展的机理.

银行业与保险业间作用关系是两者所构成的复合系统协同演化的内在动力.为论证两产业间作用存在及其现状,运用基于bootstrap改进的检验方法和滑动窗口方法分别对我国银行与保险间短期作用关系及其动态特征进行实证分析.构建了以银行与保险作为金融部门的经济增长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我国银行业与保险业相互间所存在的替代和互补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实证表明我国银行业与保险业间存在短期因果关系,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与银行间累积作用性质存在差异且随时间发生结构性变化,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与银行信贷间替代和互补关系区域差异化特征明显.

作为研究对象,银行业与保险业复合系统本质上是由银行业子系统与保险业子系统耦合而成的复杂性系统.为研究复合系统耦合和协同现状,基于系统论方法构建了各子系统所对应的序参量,然后分别采用耦合协调度和协同度对银行业系统与保险业系统良性耦合程度和相互促进程度进行测度及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银行业与保险复合系统内子系统间耦合程度较高,但是良性耦合程度较低,且相互促进的协同程度较低.

协同演化是银行业与保险业协同发展的实现方式.运用系统协同理论深入分析了银行业与保险业复合系统协同演化机制,构建了考虑系统间滞后影响和重大经济事件的复合系统动态协同演化模型,并对模型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基于省际面板数据,利用基于动态邻居和局部搜索的粒子群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同时根据估计结果对我国银行业与保险业系统协同演化状况进行深入探讨.最后,通过构建基于记忆性分数阶导数的银行业与保险业复合系统模型对各子系统有序度进行预测.协同演化分析结论表明,我国银行业系统与保险业系统有序度水平不断提升但进化缓慢,两系统间虽然存在竞争代替关系但依然处于协同进化状态.子系统有序度预测结果表明,银行业子系统和发展环境子系统有序度逐年递增,而保险业子系统有序度将会出现下降.


https://www.mbalunwen.net/kaogu/92962.html

银行业与保险业协同发展是一个评价、调整、再评价、再调整周而复始的过程.从目的和内容两个方面深入探讨银行业与保险业系统协同发展评价的内涵,构建了银行业与保险业系统协同发展评价方法,并运用所构建的评价方法对当前我国银行业与保险业系统协同发展效率现状进行评价,为我国银行业与保险业系统协同发展路径的改进和选择提供了依据.结论表明我国大部分省域银行业与保险业系统协同发展处于非协同有效且非发展有效的状态.

根据银行业与保险业协同发展的运行机理及实证结果,分别从扩大银行业与保险业复合系统主体间作用、推动银行业与保险业协同发展系统有序化、优化银行业与保险业协同发展的组织模式、完善银行业与保险业协同发展外部环境四个方面向产业主体及政府提出加速我国银行业与保险业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建议中指出可以通过积极开展信贷与保险复合型金融产品创新、建立合理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健全产业主体合作信息共享机制、加强产业间资本合作四个方面实现银行业与保险业复合系统主体间作用,通过正确定位产品协同创新方向、规范产品市场秩序、提高银行保险复合金融产品消费意识可以推动银行业与保险业协同发展系统有序化,通过构建基于产品创新的战略联盟合作模式和清晰的产业协同发展组织结构可以优化银行业与保险业产业发展的组织模式,通过从税收、监管、法律三个方面改善银行业与保险业协同发展的系统外部环境.

第四篇银行业论文范例: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研究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和金融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金融业面临的竞争环境日趋复杂化和激烈化,全球银行业掀起了新一轮的兼并和收购浪潮,银行业市场结构不断优化.与此同时,电子信息化和金融创新使银行机构有更多机会从事风险投资活动,经营风险不断加大,导致银行业脆弱性日益增加,银行危机发生的频率和范围呈显著上升趋势.我国的金融体系是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以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方式占我国融资方式的主导地位.我国在历次金融危机中都保持了较强的抵抗冲击的能力,使得我国实体经济得以持续快速发展.但未来随着中国金融业所处的宏观发展环境的变化,其面临的风险也会更加复杂化,如何调整银行业结构以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发展,对于中国经济能否继续稳定发展意义重大.现有文献对银行业市场结构与金融稳定的研究大部分是基于发达国家的实践展开的,对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金融稳定的研究还较少,因此分析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以产业组织理论、银行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运用计量经济学的基本分析工具对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对金融稳定的影响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研究.首先,论文对典型国家银行业市场结构变化对金融稳定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得出重要启示,为下面的理论分析提供了重要的实践检验和经验支持.其次,分别运用结构主义和非结构主义方法对中国银行业总体市场结构和省际及东中西部地区银行业市场结构差异以及金融稳定状况进行了衡量.接着探讨了银行业市场结构影响金融稳定的作用机制,银行业市场结构主要通过对银行业自身效率、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操作工具、银行监管目标和监管方式、外资银行进入动机和进入模式四个方面的影响作用于金融稳定.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对金融稳定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金融稳定长期与短期所表现出的关系特征,并从中小企业融资角度提出了我国最优银行业结构的路径选择.最后,提出优化银行业市场结构促进金融稳定的对策建议.

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对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总体状况的衡量,无论是采用结构主义还是非结构主义方法,结果都表明:我国银行业竞争程度在1986-2008年间得到显著加强,但在考察不同的市场时,银行业竞争程度的变化有所不同.(2)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在省际之间和东、中、西部之间都存在着显著的差距.各省区间贷款市场的竞争强度的差异要大于存款市场,我国的银行业市场结构改革效果在存款市场上政策效果明显,而在各地区贷款市场之间不具同步性.东部地区银行业市场竞争程度高于全国和中、西部银行业市场,中部地区内部银行业市场结构已呈现较微弱的趋同现象,而东、西部地区内部银行业市场竞争程度的地区差异越来越大.(3)运用计量分析法对我国金融稳定状况的衡量结果表明:1986-2008年间,我国金融体系没有出现高度不稳定的情况,基本上保持了稳定发展.(4)从理论上看,银行业市场结构影响金融稳定的传导机制是:通过银行自身效率和竞争程度的改变直接作用于金融稳定、通过宏观经济政策(货币政策和银行监管)和对外开放程度来间接影响一国的金融稳定.(5)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金融稳定之间表现为长期的正向关系.从长期来看,银行业竞争程度的提高,伴随着我国金融体系稳定性趋势的增强.如果金融稳定与银行结构之间处于非均衡状态,将以一定的调整比率回到均衡状态,银行业结构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存在着滞后现象.(6)从中小企业融资角度分析,国有商业银行垄断的打破和银行业市场竞争的增强,并没有改变原来的银行业规模分工格局,中小企业依然还是从中小金融机构获得贷款,而大银行对中小金融机构的贷款非但没有增加,还呈现出下降趋势.在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阶段中,主要能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还是地方性的中小银行,中小金融机构市场份额的上升更有利于金融稳定.

本文尝试在以下四个方面能有所创新:(1)分别运用结构主义和新产业组织理论衡量方法对我国银行业市场总体结构和竞争状况进行多角度考察.(2)尝试将综合差异指标运用于银行业市场结构区域差异分析上,考察了我国省际间和东中西部地区内部银行业市场结构竞争程度的差异化.(3)从产业层面深入分析了银行业市场结构影响金融稳定的机理.分别从银行微观效率层面和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对外开放三个宏观层面提出银行业市场结构影响金融稳定的机理,并对此进行了实证检验.(4)从金融稳定的微观基础中小企业融资角度分析了金融稳定下我国最优银行业市场结构.

第五篇银行业论文范文格式:基于宏观审慎监管的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研究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突显了关注系统性风险、维护宏观金融稳定的重要性.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是指由经济周期、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动、外部金融冲击等风险因素引起的一国银行体系发生激烈动荡的可能性,这种风险具有强力的隐匿性、积累性和传染性,对国际金融体系和全球实体经济都会产生巨大的负外部性效应,并且系统性风险不能通过一般的风险管理手段相互抵消或者削弱,即系统性风险只能防止其积累和爆发,但不能根本消除.

系统性风险会呈现出许多与一般风险不同的特征,系统性风险一般很隐匿、较难察觉和评估,当系统性风险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则会急速暴露,迅速变为系统性危机,且极具传染性和破坏力.

全球银行机构紧密互联,一国银行体系对全球银行体系具有巨大的溢出成本,全球银行机构已明显呈现出系统性关联的风险(Too-Connected-to-Fail, TCTF),该风险属于系统性风险的一种演化类型.本文引入了基于资产负债表的网络传导模型,并对我国17家主要商业银行进行网络传导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尽管我国主要商业银行没有出现如国外银行那样高度的系统关联度,但也呈现出较为明显的TCTF风险,尤其是中国银行.同时也发现TCTF脆弱性机构,如中国光大银行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其脆弱性较强.网络传导研究也验证了资金冲击比信用冲击更能破坏银行业的稳定,说明监管部门需更加关注银行业的流动性风险.

本文基于银行宏观稳定角度,提出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子系统包括经济子系统、银行子系统、国际收支子系统和证券市场子系统.通过对我国银行业的实证研究,验证了所选取的评价指标是适宜的,模型结果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基于银行宏观审慎监管的角度来研究银行业系统性风险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盲区,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深刻警醒学术界,太过专注银行微观审慎监管只会使研究者的视野变得狭隘,看不清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本质,无法准确测量其风险规模和冲击影响,更无法提示监管当局应该采取何种防范手段.本文对比了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的异同点,总结了我国银行业成功抵御金融危机、维持国内银行稳定的宏观审慎监管经验,并构建了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展望未来银行业的监管.

为您写银行业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参考文献.

银行业引用文献:

[1] 银行业毕业论文题目大全 银行业论文标题怎么定
[2] 银行业反腐倡廉方面论文题目 银行业反腐倡廉论文题目选什么比较好
[3] 银行业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银行业专著类参考文献哪里找
《银行业论文范文参考 银行业毕业论文范文[精选]》word下载【免费】
银行业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