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参考文献 > 文章内容

民族团结和时政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民族团结和时政方面有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10000字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民族团结和时政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1-31

民族团结和时政论文范文

论文

目录

  1. (一) 坚持中国领导
  2. (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 (三) 坚持人民
  4. (四) 堅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5. (一)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6. (三) 坚持统一与自治相结合
  7. (一)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
  8. (二)传承发扬优秀民族文化
  9. (三) 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10. 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基础
  11. 二、坚持民族区域自治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基础
  12. 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

《民族团结思想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本文是民族团结和时政方面有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和民族团结方面论文范文集.

关键词 民族团结思想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启示

作者简介:罗乐,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2019级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D610.1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3.352

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显著优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我国新时展民族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新方向[1].中国地域宽广、族群众多的具体实际,决定了开展民族工作时需要博采众长.同志参加中国革命、建设、改革70余年,他高度重视我国的民族问题、民族工作,在长期参与地方民族事务和同各民族同胞交流交往的过程中,形成了既科学、又务实创新的民族团结思想,其主张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民族区域自治”“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等重要思想,为我国创造经济长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做出了重要贡献,对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辟民族工作新局面具有重要理论指导价值.

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基础

民族团结是我国各项事业竿头日上的定海神针.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加强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中国的领导是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核心”.[2]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基础,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让全党干部群众、全国各族人民心中有明镜,做到爱憎分明、有所为有所不为.

(一) 坚持中国领导

马克思、恩格斯说:“要使各民族真正团结起来,他们就必须有共同的利益”.[3]中国代表最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长久以来,代代中国人在民族复兴的接力赛中接续奋斗,将人民的利益扛在肩上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坚持中国在民族团结工作中的绝对领导地位,全党全国上下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方针,在思想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保持一致.

同时,加强民族团结首先要做到保持全党的团结统一,全体党员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民族团结事业的蓬勃发展垫定稳定的政治基础.

(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更加高效、灵活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更加公正、法治的社会环境让中国各族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幸福指数大幅提高,我们国家的制度优越性进一步显现,各民族同胞更加团结紧密.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一条适合中国人民的道路才能走的越快越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国各族人民的同一性才能更加发展,大团结才能更加巩固.

(三) 坚持人民

坚持人民,就是要坚决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民族分裂暴行是破坏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祖国统一的最恶劣行径,也是阻挠民族团结进步、共同繁荣的最大障碍.

目前,部分境外敌对势力活动猖獗,妄想破坏中国民族关系,阻挠中国崛起.全国各族人民要团结一心,坚决同一切破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敌对分子做斗争.同时,我们还要在坚持“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做好新时代对台工作,铸牢两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争取早日实现两岸的和平统一.

(四) 堅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中国的客观实际决定了民族问题较为复杂、长期存在,中国也正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指导各民族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实现自由和全面发展,是在实践中检验和证明的科学理论.新时代,要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民族理论指导中国民族工作,正确认识处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最终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伟大复兴.

二、坚持民族区域自治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基础

同志曾说:“解决民族问题,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的制度,而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我们认为这个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我们有很多优越的东西,这是我们社会制度的优势,不能放弃.” [4]实践证明,这项制度是我国民族团结根本所在,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基础,既是物质保障,又是权利保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培养少数干部,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不断满足各民族同胞对教育、医疗、交通等各方面美好生活的向往,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一)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民族地区经济搞不好,政治就会动摇,民族区域自治的好处就没办法体现.搞好民族团结,首先要解决民族地区经济不发达、生产生活较为落后这个主要矛盾,要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充分挖掘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文、生态价值,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帮助少数民族群众丢到“穷”衣服,不断提高生活水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同时,要充分考虑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加强中东部发达地区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的帮助协作;要加强民生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加大对民族地区教育、医疗卫生、就业、交通、环保等方面的投入和援助,切实增加各民族同胞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

(二) 加强少数民族干部培养

加强少数民族干部培养是我们党历来主张的民族团结政策,一直处于极端重要的地位.少数民族干部熟知本民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心理特点,是我们党正确处理民族事务的桥梁纽带,发挥的作用是汉族干部不能替代的.选拔任用一大批政治立场坚定、综合能力强、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忠诚、干净、担当的少数民族干部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群众之基、力量之源,是各族人民团结簇拥在祖国母亲怀抱周围的关键所在.与此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好汉族干部“及时雨”“智多星”的关键作用.、地方要选拔大批懂政策、不怕苦、素质过硬的优秀汉族干部支援少数民族地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榜样典范,为民族地区带去不一样的活力与能量.

(三) 坚持统一与自治相结合

坚持统一、自治相结合的重要原则,能够确保民族团结之花的枝繁叶茂.坚持统一与自治,首先要使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同胞充分享受自治权,感受优待、关怀,体现民族地区的特殊性,通过政策缩小民族地区因为历史、地理条件等原因和内地发达地区产生的差距,提高民族地区发展的积极性,更好的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其次,要确保民族地区各民族都能够享受到同等程度的政策和待遇,体现民族地区的同一性,避免因偏向任何方面带来的不良影响.坚持统一与自治,关键还在于民族地区要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战略方针,少数民族要以维护国家利益为最高原则.

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

1979年,同志指出:“我国各兄弟民族经过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早已陆续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结成了社会主义的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新型民族关系”[5].几十年来,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成为了各民族同胞共同维系的社会共识.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要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加强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调动各民族群众的积极性,让中华民族大家庭在互相帮助、团结融合中实现民族复兴.

(一)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

教育是形塑正确的三观、培养五个认同的重要途径.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科学、正确的民族团结教育应该包括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民族政策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对两个民族主义.加强民族团结教育,還要继续办好民族教育,开好高质量的内地西藏班、新疆班和民族类院校,鼓励大学毕业生支援边疆建设,不断为民族地区培养和输送人才资源.

(二)传承发扬优秀民族文化

文化是叶,文化是根,文化是一个共同体的灵魂.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首先要把握中华民族共有的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继往开来.这些中华民族共享的符号和记忆,是中国56个民族共同的认知基础和情感归属.各美其美不是美,美美与共才和谐.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还要大力保护和传承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让广大人民群众在欣赏民族文化艺术中,增进对少数民族的认识和理解,珍视民族团结,构建起更加包容的民族关系和氛围.

(三) 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没说清楚、没道明白,互不了解,是民族问题的一个主因,也是大家群策群力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加强各民族的“三交”,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寻求探索各民族之间的最大公约数.交往交流交融,就是在尊重各民族客观事实的基础上,不刻意、不强求,通过民族间的自然往来,增进了解、消除隔阂、寻求共识,最终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自然融合[6].在这个过程中,交往是基础,交流是媒介,交融是关键.民族团结一定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团结,各民族同胞一定要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环境里,尊重理解、互相学习、交流借鉴、缩小差距,最终实现共同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沈桂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工作的核心理念[J].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6):103-107.

[2].《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06.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8.

[4].《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54.

[5]冷溶,汪作玲主编.年谱:1975-1997(下)[M].北京:文献出版社,2004:981.

[6]王云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建构:从自然生成到情感互惠[J].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7(1):43-52.

此文总结:这篇文章为一篇关于经典民族团结和时政专业范文可作为民族团结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民族团结和时政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民族团结和时政引用文献:

[1] 民族团结和时政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民族团结和时政相关论文怎么撰写2万字
[2] 民族团结和时政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民族团结和时政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3000字
[3] 民族团结和时政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民族团结和时政方面有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10000字
《民族团结和时政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民族团结和时政方面有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10000字》word下载【免费】
民族团结和时政相关论文范文资料